雄烯二酮是一种在男性性腺、女性卵巢和两性肾上腺中产生的激素。它在睾酮或雌激素出现之前就在人体内产生。在男性中,雄烯二酮通过17β-羟基甾体脱氢酶转化为睾酮芳香化酶被用来将这种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这种化合物也...
雄烯二酮是一种在男性性腺、女性卵巢和两性肾上腺中产生的激素。它在睾酮或雌激素出现之前就在人体内产生。在男性中,雄烯二酮通过17β-羟基甾体脱氢酶转化为睾酮芳香化酶被用来将这种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这种化合物也被称为前体激素,它是一种能产生激素的前体物质,但缺乏真正激素的许多功能特性。

肾上腺和其他腺体都会产生雄烯二酮这种激素最初是在1935年被记录下来的,但是直到1950年代早期,人们才知道它在睾丸激素分泌中的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东德运动员开始使用雄烯二酮作为补充,在比赛前用鼻喷雾剂喷服雄酮。这使睾丸激素短暂地提高了一到三个小时水平,这被认为有助于提高表现。然而,这个过程的确切机制从未被披露。

在女性中,雄烯二酮是一种产生于卵巢的激素。最初,人们对雄烯二酮的全部作用知之甚少,除了它能提高睾丸激素水平外,它在许多国家被商业化地作为一种膳食补充剂生产,并被命名为
andro。美国化学家Patrick Arnold,据说这种化合物被引入北美市场。在2004年《合成代谢类固醇控制法》出台之前,该产品在美国作为非处方药提供。这项立法禁止模拟睾酮作用的合成代谢类固醇和促激素2004年4月11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正式禁止销售雄烯二酮。

雄烯二酮可能会引起合成代谢类固醇的类似副作用,包括高血压。这种激素原被归类为类固醇,尽管是否应该这样做存在一些争论分类为促激素或合成代谢类固醇。它确实符合促激素的定义,但也与类似睾酮功能的合成代谢类固醇的定义非常吻合。根据《合成代谢类固醇控制法》,雄烯二酮被归类为合成代谢类固醇,但是许多运动训练者和互联网网站都认为它是一种激素前体。雄烯二酮可能会导致肝脏损伤。雄烯二酮仅仅是睾酮的前体,实际上并没有模仿这种激素的作用。相反,它导致了它的真正产生。然而,不管它的分类如何,这一点这种物质确实会产生与合成代谢类固醇相同的副作用,包括血压升高、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和肝脏损害。

雄烯二酮最初是作为膳食补充剂制造的。

雄烯二酮只是睾酮的前体,实际上并没有模仿激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