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世界第一支火器军队:大明神机营的秘密武器

明朝永乐年间成立的神机营,被誉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火器为主力装备的部队,开启了世界军队火器化的先河。这只军队自成军后就在永乐北征中大放异彩,永乐十二年北征中的忽兰忽失温之战神机营参战并且决定了这场战斗的胜负。当时明成祖朱棣率大军与马哈木、答里巴汗、太平等瓦剌数万主力遭遇,朱棣先派数骑挑战引诱瓦剌骑兵来攻,马哈木等人中计率蒙古铁骑从山坡上顺势冲下,数万铁骑一跃而下的声势足以让敌人胆寒。

眼看瓦剌就要冲到明军阵前,这时明军列在阵前的神机营突然枪炮齐鸣,其声如毁天灭地,令人瓦剌人心胆俱碎,冲锋在前的数百瓦剌铁骑直接被这神秘武器击毙。瓦剌骑兵士气大挫,不敢再向前冲并向后退缩。这一破绽被经验丰富的朱棣抓住,立即指挥明军铁骑反冲击,并指挥大军两翼夹击,神机营在阵后为明军提供源源不断的火力支援。是役明军大获全胜,斩首数千,马哈木太平等瓦剌将领狼狈逃走。从此,明军的神机营威名远播,但是当时神机营所使用的火器神机枪却因明初对火器的保密而没有得到记载,让人无法窥得真相。这究竟是什么样的火器呢?本文将从史料的只言片语中还原这种神秘的武器。

▲元代至顺三年铜火铳

《明史.兵志》载“至明成祖平交趾,得神机枪炮法,特置神机营肄习。制用生、熟赤铜相间,其用铁者,建铁柔为最,西铁次之。大小不等,大者发用车,次及小者用架、用桩、用托。大利于守,小利于战。随宜而用,为行军要器。”明史这段记载语焉不详,让人难以窥其究竟,甚至容易让人误解为明朝火器是从安南(古越南)学来。实际上,大量的元代火铳与明初洪武永乐火器出土实物都证明火器是明朝永乐时期才从越南学来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

明代兵书《武备志》记载了一种神枪,这种神枪从外形看就是一把火门枪,但是火枪里却塞了一根箭。

此图下还有注解:此即平安南所得者也,箭下有木送子并置铅弹等物,其妙处在用铁力木重而有力,一发可以三百步。

这个注解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线索,永乐神机枪可能就是武备志所记载的神枪,但这种神枪并不是通常发射铅弹的错误认识,而是用火门枪发射一种箭。

这里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名词“铳箭”

洪武二十一年明将沐英在云南作战为了对付象兵“乃下令军中置火铳、神机箭为三行列阵中,俟象进则前行,铳箭俱发,若不退则次行继之,又不退则三行继之”,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明朝三段击,这段史料里除了沐英使用火器进行三行轮射外,还有一段“铳箭俱发”,很多学者认为这里的“铳箭”是分开的,即铳、箭俱发。但是这却是一个天大的误会,“铳箭”实则是用火器发射的一种特殊箭矢,是人类早期火器最为常用的一种子弹。

▲图为洪武铜手铳,铳内塞有木马子,既可以发射铳箭,也可以发射铅弹

大明会典记载,弘治以前,军器鞍辔二局每三年造“铳箭头九万个”,《续文献通考》也记载了这“铳箭头九万个”,同时该书还记载景泰年间,定例每个卫所可造“箭一千二百只……铳箭四百只”,这里很明显“铳箭”与“箭”是分开记载的,这充分说明了“铳箭”是明初独立存在的一个名字,并非一般学者误会的“铳”与“箭”。《续文献通考》接下来还记载“令各处守备官采取杂木制铳箭、火药操演,务要密切关防不许漏泄式样,违者重罪。”正因为“铳箭”是非常重要的火器弹药,才需要严格保密不许泄漏,如果只是普通的箭矢是没必要保密的。铳箭,就是用火器发射的一种箭型弹丸。

因此,沐英所使用的三行轮射的火器实际就是用火铳发射“铳箭”,而非通常认为的发射铅弹或石弹。

▲朝鲜史料记载的发射箭矢的金属管型火器

实际上,人类早期所发明的火器就可以用来发射箭矢。元朝是根据目前出土实物证明首先应用金属管型火器的时期,但是因为元末战乱,元代记载散失无从查找元代火器的使用方法。幸运的是,朝鲜人从元朝学习了火器并记载了下来。《高丽史》1356年“宰枢会崇文馆阅西北面防御兵仗,放铳筒于南冈,箭及顺天寺南坠地没羽。”高丽史所记载的学自元朝的火器,很明显是一种发射箭矢的金属管型火器。又因为明朝对朝鲜火器采取禁运的措施(只有明洪武时期向朝鲜提供过火器),使朝鲜火器到了明朝万历年间,仍然保持元末明初火器的运用形态,这就给了我们通过朝鲜火器了解元末明初火器的机会。

▲发射箭矢的朝鲜火器

即使是通过阿拉伯人学到元朝火器技术的欧洲人,最早可查的火器记载也是用来发射箭矢的。如下图所示形似花瓶发射箭矢的火器。

沐英所处的时代为明朝刚创立的洪武时期,火器完整的继承了元代,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沐英三段击所用火器为发射箭矢的武器。

那么,永乐神机枪炮也是发射箭矢的火器吗?答案是明确的,永乐神机枪同样是发射箭矢的火器,邱俊《大学衍义补》记载“近有神机火枪者,用铁为矢镞,以火发之,可至百步之外,捷妙如神,声闻而矢即至矣。永乐中,平南交,交人所制者尤巧,命内臣如其法监造,在内命大将总神机营,在边命内官监神机枪,盖慎之也。”神机火枪“用铁为矢镞”、“声闻而矢即至矣”,这则史料为我们揭开了永乐神机枪炮的神秘面纱,永乐神机枪炮就是用管型火器发射一种特殊箭矢的武器。而《明经世文编》的另一则记录“手把铜铳、以木为矢、其长稍似神鎗、一头以铁为镞、一头本身三面掏陷、类如箭翎”则明确记载,明初的手把铜铳,就是用来发射箭矢的武器。

嘉靖时期的《武编》记载这类手铳的使用步骤:

手把铳歌曰:一装枪、二撚线、三装药、四马子、五投至子、六打三锤、七插箭、八行枪、九听号头。哵哵响单摆开、锣响点火、摔钹响收队。

除此之外,据河北赤城发现的明代窖藏火器遗址出土了多种明初火铳,与这些火器一同出土的还有上百枝铁箭簇,应该是火铳专用的铳箭头,足见明初的火铳是不但可以发射铅子,也可以发射铳箭。

综合上面的分析,永乐出土的铜火铳如果用于发射箭矢就是被神机营视为秘器的神机枪。

▲永乐铜火铳

用于神机枪所发射的箭矢制作需要使用来自东南亚的“铁力木”制作。《阵图纪要》记载神枪“箭下有木送子,并置铅弹等物,其妙处在用铁力木,重而有力,一发可三百步”。《君子堂日询手镜》“铎木,甚坚,色赤,岁贡于京,为神枪中用”。铁力木又称:铁梨木;铁栗木,是产自东南亚的珍贵阔叶树种,其木质最为坚硬,且木质坚密沉重,用来制作箭矢在同等规格下,可以让火器发射的箭矢获得更远的射程。永乐皇帝朱棣彻底占领了越南,越南丰富的铁力木资源为明军所用,源源不断的运往中国,用于制作武器。

▲铁力木制作的工艺品

但是明朝宣德年间,明军撤出越南,东南亚优质的铁力木不再容易获得,即使可以获得,也需要通过贸易以较高的价格获取。箭矢这种大量使用的消耗品再用昂贵的铁力木制作,显然是明朝财政所无法负担的,这就导致景泰时期不得不命令“各处守备官采取杂木制铳箭”,用杂木制作神机枪的箭矢自然质量无法保证,这就导致有官员曾拿库存遗留神机枪试用“公在边试验故言之,曾用火药点放仅去一二十步,不能远致贼前”,这与射程高达三百步之远的永乐神机枪形成鲜明对比。从此,明军不再用铜火铳发射箭矢,全面改用铅弹。从记载看,正德年间恰好西洋火器如弗朗机等传入中国,明军火器也获得了技术上的进步,因此神机枪从此退出历史舞台,结束了它的使命。因年代一久,明人也多不记得神机枪的实际型制和规格,这就导致明末天启年间茅元仪写《武备志》时所用神枪图为臆造出来的。

正因为铁力木是明军占领安南之后才可以非常容易获得的优质木材,因此永乐铜铳配以铁力木制作的箭矢才获得远超洪武朝火器的威力,这也是明朝多个史料记载永乐神机枪炮来自安南的真正原因。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李梦阳,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 发表于 2017-03-03 00:00
  • 阅读 ( 838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