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爱鸟日】小鸟为什么喜欢“排排站”?

每年的4月1日,除了是让大家又爱又恨的“愚人节”之外,还是一年一度的“国际爱鸟日”。

鸟儿是自然的精灵,也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电线上的麻雀挤挤挨挨地站在一起,活像一串被线绳穿起来的小毛球,还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既热闹又可爱。在自然界中,也有许多小鸟喜欢“排排站”、“挤暖和”,有时甚至会出现数十只鸟站在一根树枝上,把树枝压得不堪重负的情形。

它们为什么喜欢这样做呢?

其实动物们发展出各式各样的行为,目的基本上都是同一个——生存。确保自己、自己的后代和自己的种群活下去,是动物们的终极目标。青蛙每次产下数量极多的卵,是为了确保经过天敌捕食和激烈竞争后,还能有存活的后代,牛羊每次只生一个宝宝,但宝宝生下来很快就会跑,母亲还会细心呵护照料它,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策略,目的却是完全相同的,都是确保自己的后代能存留下来。

鸟儿们也是这样,有些鸟类独自生活,常常是为了减少被天敌发现的机会,或者避免同种之间争夺食物,有些鸟类却喜欢群居,群居也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小鸟们集群凑在一起,任何一只发现了危险,就会用叫声通知大家,一群鸟都能及时躲避敌害。有时候一大群鸟共同行动,会给敌人营造出一种“我面对的是一只大型动物”的错觉,从而不敢贸然进攻。尤其各种小型鸟类基本都在蛇类的食谱中,但蛇眼神不好,靠嗅觉和感知温度来捕猎,一群小鸟挤在一起,蛇会误以为是一只大动物趴在树上,就不会靠近了。

群居生活也为繁殖带来了一些便利,很多群居性的小鸟在交配季节虽然成对行动,但也会把鸟巢搭筑在邻近的地方,一大片鸟巢都集中在一个范围内,同样便于预警和防御敌人。在少数群居性的鸟类中还有着“保姆”的角色,在繁殖期,除了鸟爸爸鸟妈妈忙得不可开交,还会有一些“亲戚”一起协助抚育后代,它们多半是鸟宝宝的哥哥姐姐或叔叔阿姨,会帮忙孵蛋、警戒、保护雏鸟或外出捕食。

有些小鸟平时成对或成小群生活,只有在秋冬才聚集成大群。我们知道,体型越小的动物,体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就会越大,要想在寒冷的冬天保持身体的温度就越难,这时候就要靠挤在一起来取暖了。它们觉得冷为什么不回窝呢?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世界上的绝大多数鸟类,只有在繁育后代时才会筑巢,平时都不住在窝里。

来看一下鸟儿们排排站的盛况吧!

喜欢挤在一起的鸟儿们有许多种,例如双色树燕、长尾山雀、蜂虎以及文鸟科的一些种类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银喉长尾山雀和北长尾山雀

长尾山雀科约有10种不同的鸟类,它们都喜欢过群居的生活。

银喉长尾山雀栖息于山地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繁殖期成对活动,秋、冬季节结成小群至大群。

它们通常会在出生地栖息好几年,在繁殖季节如果自己没有婚配,就有可能会帮助其父母鸟或兄弟姐妹鸟育雏。当成对的银喉长尾山雀筑巢、产卵后,会有1~3只“帮手”一同进入巢中,帮忙运送食物、警戒敌人、照顾雏鸟。

北长尾山雀曾是银喉长尾山雀的一个亚种,但近年来已被划分出来独立成种。


红头长尾山雀

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灌木林间,也见于果园、茶园等人类居住地附近的小林内。常十余只或数十只成群活动,性情活泼。

细尾鹩莺

有些品种的细尾鹩莺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群体中,它们多数是棕色羽毛,只有“成家立业”的雄鸟才会换上有着美丽金属光泽的蓝色(或黑色)羽毛,也就是“婚羽”。在聚居地,每个细尾鹩莺“家庭”由2至4只鸟构成,通常包括一只蓝色羽毛的雄性、一只棕色羽毛的繁殖期的雌性,以及1~2只保留着棕色羽毛的雄性或雌性“辅助者”。“辅助者”是这对夫妻前几年抚养的小鸟,在长大后它们会留在家庭中帮着抚养小鸟,即使是雄性也保留着棕色羽毛。几个“家庭”生活在一片领地内,组成一个“家族”,由一只有着婚羽的雄性负责管理,但这只领头的蓝色雄鸟在对“家族”中其他蓝色雄鸟和棕色鸟儿们统治时,只跟自己的“妻子”一同抚育后代。

燕鵙

喜欢群居,群鸟常紧贴栖于一处,相互以嘴整理羽毛或一道晃尾。繁殖也是社群性的,一个巢常由整群成鸟照料。性格喧闹好斗,敢于一大群一起围攻鹰、乌鸦等凶猛鸟类。

蜂虎

集群生活,繁殖期也常常几百对在同一巢区营造群巢,群的大小由数对到近百对,很少单独成对繁殖的。一般在高陡的河岸、悬岩和沟谷地带挖洞为巢,巢呈隧道状,雌雄亲鸟轮流用嘴挖掘,挖出的泥土用脚向后刨出。

斑文鸟

除繁殖期间成对活动外,多成群,常成20-30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活动和觅食,有时也与麻雀和白腰文鸟混群。

营结群生活,伴随着人们生活在农作区或开阔的次生林灌丛中。虽然体形不大,但巢却较庞大,并以精湛的营巢技巧而著称。

白腰文鸟

性好结群,除繁殖期间多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常成数只或10多只在一起,秋冬季节亦见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群的结合较为紧密,无论是飞翔或是停息时,常常挤成一团。

夏秋季节常与麻雀一起站在稻穗和麦穗头上啄食种子,有时还成群飞往粮食仓库盗食,故有‘偷仓’之称。冬季群居在旧巢中,一般10只或10余只同居一旧巢,故又有‘十姐妹’之称。


斑胸草雀

多成对或集群活动,特别是旱季,常在近水域的地方聚集成千万只以上的庞大鸟群。成年雌雄鸟经常形影不离,一同整理羽毛,鸣叫嬉戏。

在繁殖时仍然结群营巢,不哺育的鸟仍然在一起觅食嬉戏。

白领凤鹛

性格活泼又合群,不怕生,常加入混合鸟群。

双色树燕

双色树燕常见于近水的沼泽和开阔的田野中。在非繁殖季节,常常会有上千只双色树燕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巨大的鸟群。主要以昆虫为食,有时也辅以少量的果实。它们有高超的飞行技巧,能在空中用喙扑捉到昆虫。

棕头鸦雀

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秋冬季节会集结成数十只的大群。性格活泼大胆,不怕人。

  • 发表于 2017-04-01 00:00
  • 阅读 ( 99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