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晚期的人都在想什么?

最近小编拖稿超严重的,因为——

A、我能力太弱了,这稿子我不会写

B、我就是懒得写啊,只要再加把劲就可以完工了

C、今天要写的东西太难了好么,换个题目我肯定不会拖

D、今天就是碰巧没写完啦,我平常都不这样的


不要急着说编编蛇精病这明明是开放题根本没有正确选项什么的,BTW,反正小编为拖稿这件事已经找好借口了——

像小编这样已知结果(拖稿)然后回头去分析「为什么我会这样」的行为过程,心理学家们已经赐予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归因(attribution)。

几十年前,心理学家海德(Heider,1958)就表示早已看穿了人类——

像我们这种的高端生物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做成了一件事又或是搞砸了一件事,都会下意识地去寻求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而一般来说,能找出的原因也无外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

  • 内部原因就是把好坏都揽在自己身上,比如归结到个人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千对万对都是因为我对

  • 外部原因则是不管事情做得好坏都是所处环境害的,比如是受了任务难度、外部的奖励与惩罚、运气等的影响。#千错万错都不是我的错

之后,另外一位大佬韦纳(Weiner,1971)又系统地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证明了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中的中心要素。简单来说,你看待成败的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今后的行为方式

韦纳对成就行为的归因分类沿袭了海德的方法,并且提出了一个新的维度——稳定性

韦纳(1972)的两维归因模式

据韦纳的说法,

  1. 如果一个新结果和过去的结果不同,人们一般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和运气;#就像小编以前都不会拖稿,今天拖了——今天好像特别背哦?再加油一点能写完的

  2. 如果新的结果与过去的结果一致,人们一般会归因为稳定性因素,如任务难度和能力等。#小编以前总是拖稿,今天又拖了——任务难度都是一样的,好像真的是我自己不行呢

  3. 归因会使人们对下一次的行为结果产生预期,具体来说就是已归为不稳定行为的成就因素,人们会预期结果与上一次不一致;#拖稿才不是常态呢,下回一定准时

  4. 相反则是归为稳定因素的会预期结果与上一次一致。#都天天拖稿了,明天一定也是这样啦

不只是预期结果,韦纳还发现归因会使人出现情绪反应

  • 当把成就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时,你成功了会感到满意和自豪,失败了则会内疚和羞愧;

  • 但是如果你是把成就行为归结到了外部原因,那么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你都不会产生太突然的情绪反应。

#为了保持一个好心情,编编可是内外控转换自如呢

既然有二维归因,那是不是还有三维、四维?对啊,是这样没错,就像韦纳也提出了三维,加的那个维度是可控性,比如努力是可控的,能力、任务难度、运气都是不可控的。

而关于动机的归因,要说的还有很多,本文只是开了个头哦~


33IQ,在线思维训练平台。

  • 发表于 2017-03-21 00:00
  • 阅读 ( 1181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