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不是味觉,但各种辣“口感”为何不一样?

所谓“五味杂成”,大多在说酸、苦、甘、辛、咸一起涌上心头,体会不出是哪种味道。古语告诉我们的是人有五味,然后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古语中的“辛辣”并不是味觉,取而代之的味觉“五味”之一是“鲜”。

味觉是化学物质刺激机体的舌苔味蕾味觉感受器,释放神经递质激活神经通路,传导到大脑的味觉中枢,经大脑的综合神经中枢分析而产生味觉。味觉使用的是神经的味觉通路,来对化学物质感应,如氢离子对应酸,蔗糖、果糖对应甜,奎宁对应苦,钠离子对应咸,氨基酸对应鲜。

      但,辣是辣椒素刺激人的舌、口、鼻,机体对这种刺激产生的感觉,与你的舌苔味蕾无关,它行走的神经通路是痛觉的传导通路,是作为一种痛觉而存在,而不是味觉。辣椒素由14种辣椒碱类化合物组成,激活TRP(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TRP是一类在外周和神经中枢系统分布很广的阳离子通道蛋白,参与生物体内感觉信息传递如视觉、温度觉、痛觉、触觉等多项重要生理功能)。辣椒素刺激辣椒素受体TRPV1和TRPA1,舌、口、鼻粘膜受此刺激会分泌粘液,产生刺痛、灼热等感觉。

每个人对辣的痛觉的感受不同,忍受力也不同。那是因为痛觉存在比较大的心理因素以及个体差异,如灼痛、刺痛、麻通等,同时痛常常伴有心里情绪反应,同一种且等量的辣椒素的刺激,个体差异的痛感觉差别较大,有人能忍受印度魔鬼辣,能称霸“吃辣冠军”,而有人却一点辣都碰不得。为什么小朋友小时候抗拒辣椒,长大后却可能很能吃辣?原因是长时间训练自己心理上去接受辣的痛觉,在生理上去忍受辣的痛觉,逐渐练就出来的。这与运动员能承受一定程度的撕拉扭伤痛,长久生病的人对于打针并不十分在意,是类似的道理。

更为有意思的是,有人能吃尖椒,却不能吃芥末,有人爱吃生姜,却对大蒜很抗拒。为什么?其实是因为辣椒素刺激的两个受体的不同,TRPV1是被热刺激激活,TRPA1是被冷刺激激活。辣椒、生姜、樟脑等是作用于TRPV1,而芥末、山葵、大蒜等主要作用于TRPA1,自然“口感”不一样,辣椒辣到我们的时候会有很强烈的灼热感,而芥末却是冰冷的辣感。

而我们常见的“辣口味”之中的麻,其实更类似一种物理感受,既不是痛觉,也不是味觉,是震动感。

  • 发表于 2017-03-21 00:00
  • 阅读 ( 811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