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剧再现“包子雷”,编剧的良心不会痛吗?

今年两会上有关娱乐圈最热点的问题,第一个就是痛斥小鲜肉。

时下,“小鲜肉”这个词汇似乎已经变成了演技差、找替身、不敬业的代称。

成龙炮轰小鲜肉、吴京炮轰小鲜肉……

难道是娱乐圈新风向?

不过,这些老戏骨们说的也是没毛病。

演员,只有靠实力说话,才能够被人所铭记。

盛世美颜,又能撑多久呢?

另一个就是狠批“抗日神剧”。

而抗日神剧的出现早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产业的浮躁,社会大环境的滋养……

前段时间“包子雷”横空出世,甚至一度霸占了微博热搜,豆瓣2.3的低分真是一度刷新了小万的认知。

众人纷纷表示:我们可能欠编剧一座奥斯卡(微笑脸)。

其实抗日电视剧经常出现一些奇葩情节,比如手撕鬼子。

裤裆藏雷。

想必这些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但这部《敌后便衣队传奇》,里面的情节更是离奇。

小万已经被编剧的想象力深深震撼了!

第一集,我们的编剧大大就放了大招,自称“爆破王”的马洛在红军选拔便衣大队队员时上线。

小万仿佛看到一旁小哥嫌弃的眼神。

“爆破王”掏出随身携带的包子。

表示这不是吃的,是孝敬小鬼子。

然后,惊人的一幕出现了,他拿起包子,咬了一口,随手一丢,炸了!

我……的……天……

紧接着,马洛宝贝似的搬出一个大箱子,丢出一颗西红柿,炸了!

掰成两截的黄瓜胡萝卜,炸了!

辣椒,炸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蔬菜雷”。

能吃还能炸。

如果你以为这就结束了,too young too naive.

马洛紧接着掏出了一个夜壶,没错就是夜壶,这次是他独创的“尿液触发雷”。

化学不太好的小万已经凌乱了,这都是什么鬼原理?

编剧大大的脑洞已经超越了整个世纪。

我们欠英雄们一句致歉

抗日剧因为此起彼伏的夸张情节被网友戏称为“抗日神剧”。

甚至有了属于自己的百度百科。

本应该是弘扬正能量,歌颂在战争中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影片,却活生生变成了一场闹剧。

披着民族感情的外衣,用性和暴力挑逗观众,在历史的疮疤上纵情欢乐。

频现于荧屏的抗日“神剧”呈现出一番“奇观”:

裤裆藏雷、手撕鬼子、单手掏心、石头打飞机……这究竟是艺术创作,还是消费历史和民族感情?


日本媒体对中国“抗日神剧”的新闻报道页面有超过千名网民跟帖。

其中获得支持最多的跟帖分别是“这个情节有点意思”、“日本电视剧也该这样荒诞”与“不必较真,不过是披着抗日剧外衣的搞笑剧”。

抗战剧《兵出潼关》的导演史晨风,是一个拍了几十年戏的老导演和编剧。

他坦言,如今之所以雷剧、神剧特别多,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只想挣快钱,不肯在剧作上下功夫。

做到商业性和审美追求的平衡是很难的,但这不是“堕落”的借口。

其实,随着观众对电视剧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导演与主创团队都开始在积极“去雷化”。

《杀手锏》导演徐宗政,将视角放在了抗日战争时期青年人身上,从他们眼中折射出整个时代对于人们命运、思想、成长的变迁。

《红高粱》导演郑晓龙认为,抗战题材作品应该表现的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批判,而不是对日本人的仇恨。

《飞虎队》导演钱雁秋对此表示如果仍然仅限于打打杀杀的低级描述,这一题材总有一天会被再次伤害。

雷剧或许能带来一时的话题,但是更多的却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英雄们的亵渎。

小万真的希望能看到更多的良心抗日剧,更希望抗日剧能早日摘掉“雷剧”的标签!

  • 发表于 2017-03-18 00:00
  • 阅读 ( 73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