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觉:为什么大脑会创造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世界?

阿杰耶布正身处喜马拉雅山北向的喀啦昆仑山脉,独自徒步穿越一座冷寂的冰川。奇怪的是,行进了几个小时,周围的景象仍然丝毫未变。这时,冰的世界发生倾斜,一块巨型冰块时而迫近他,时而远离他……这种景象持续发生,阿杰耶布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他向医生求助,却发现自己的身体一切良好,原来这一切都是他的幻觉。即使明了这一切,但冰的世界还在继续纠缠他,并且持续了9个小时。一夜酣睡之后,阿杰耶布的幻觉才消失。

幻觉是一种非现实的知觉体验,可以涉及视觉、听觉、嗅觉,甚至触觉,虽然幻觉中的事物并未真实发生,体验本身却常常可以让人深信不疑,以至于有人赋予它超自然的意义,如天启、通灵等。为什么大脑会创造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世界?亦或是幻觉构造了我们的现实?幻觉中又隐藏了哪些大脑的秘密?

幻觉是真实的感知

幻觉并非由我们的外部环境所引发,而是一系列真实的感知。例如,一位名叫西尔维亚的幻听者会感觉到她听到的音乐并不像是头脑中想像或萦绕的旋律,而像听着收音机放出的真实的乐曲。

1998年,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几位幻觉经历者的大脑接受了研究者的扫描。研究者发现,当幻觉产生时,大脑的活跃部位与他们经历相似真实情形时的部位相同。例如,当他们在幻觉中看到他人面孔时,大脑中的梭状回会被激活,而这一部位一般只有当人们在现实中看到真实面孔时才会活跃起来。幻觉中看到颜色或文字在大脑中的反应也如此。

因此,当人们产生幻觉时确实会产生真实的体验。我们在做梦时,很多时候我们知道那是梦,但幻觉则常常让你感觉这就是现实。

幻觉源于感官的丧失

人们一般认为,幻觉的产生不是精神疾病所导致,就是吸食了某种致幻药物,然而事实上即使心理或精神健康的人也会产生幻觉。5%的人在一生中会经历一次或多次幻觉;当你超过60岁时,幻觉出现的可能性会增加;许多人在入睡或快睡醒时产生幻觉;当人们刚刚失去亲人而极度悲伤时也会产生幻觉,通常见到他们深爱的亲人。另一类易产生幻觉的人群是那些突然丧失某种感观的人。

英国一位老人的视力因为白内障急剧下降,之后就产生了幻觉:她看到一个身着英国中世纪服装的女子和一名儿童先后来访。她的幻觉征状被称为“邦纳征侯群”,专指在心智正常的人身上发生的鲜明而复杂的幻觉。邦纳征侯群以18世纪的瑞士科学家查尔斯·邦纳命名,因为他是首次描述这种征状的人,他描述的案例发生在他祖父身上。当时,他的祖父也因白内障双眼视力几乎为零。一天,这位老人正在跟他的孙女们聊天,这时两个身披红色和灰色华丽斗篷的男子出现在他面前。他责怪家人没有告知他这两位先生来访,但家人根本没看到这两个男子,老人才意识到这是幻觉。

听力丧失同样会发生幻觉。前文所提到的西尔维亚就是在耳朵感染而听力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发生幻听的。她听到的声音开始只是一些乐器发出的重复的音符,后来出现了整段曲调。

“嗅幻”也让你真假莫辨。在英国,一位70多岁的老人因为帕金森氏综合征损坏了传递嗅觉的神经。然而,一天,他突然闻到树叶燃烧的气味。这气味越来越强,除了树叶,还有烧木头、烧洋葱的各种恶臭,最强烈时就像粪便,呛得他直掉眼泪。

并不只有永久性的感观丧失才会导致幻觉的产生,暂时的感观移除也可以使健康人产生幻觉。如果你采用某种方式暂时移除视觉30~40分钟,你就会产生幻视。在德国弗赖堡的心理和精神健康边缘领域研究院,心理学家瓦克曼运行了一个项目,参与的志愿者在被移除视觉后看到了各种怪异景象。一位志愿者看到一匹跳跃的马,另一位看到了一个怪诞的人体模特。当飞行员在毫无特点的高空驾驶飞机,或者卡车司机在漫长而空荡荡的道路上行驶时同样容易产生幻觉。

而如果要体验幻听,必须保证无任何外部声源的干扰。无声屋是最佳场所,无声屋不仅隔绝了外部的声音,同时也消除了内部回音甚至电磁波的反射。美国明尼苏达州奥菲尔德实验室里的无声屋应该是世界上最安静的地方,在这里,你甚至可以听到眼球转动或者血液流动的声音。因此一般人在这间无声屋里待上20分钟就会出现幻听。

现实只是受控的幻觉

为什么消除感观会引发幻觉?大脑每秒都处于各种感观信息输入的枪林弹雨之下,然而,大脑却可以为我们提供稳定的意识的涓流。当你眨眼时,周围的世界不会突然从意识中消失。你在认真工作时不会注意到屋外嗡嗡的汽车来往声,也不会注意到裤带勒得太紧,因为大脑省略了这些干扰信息。如果大脑将所有接收到的信息都进行处理,大脑的工作效率将非常低下。于是,它会根据经验筛选重要信息做出预测,如果预测与现实相符,信息会跳进我们的意识;如果预测错误,则根据真实情形予以校正后再传递到意识层面。

正常情况下,预测会与现实并轨,按现实情形来描述外界信息;而一旦现实中断,幻觉就会产生。似乎大脑不甘忍受沉寂,面对某种感观信息的输入中断,虽然失去了现实参照予以校正,但大脑为了给意识提供稳定的信息流,仍然会根据经验继续预测,没有校正的预测就成了幻觉。

反之,只要现实信息能够有输入的通道,幻觉就会被压制,甚至消除。西尔维亚虽然听觉严重受损,但仍然能听到并识别一些声音。比如,当她听协奏曲时,幻听会受到压制而减小音量,而当音乐停止后,幻听的声音又重新增大。

在无声屋中幻觉发生的原理同样如此,只是还有另一种可能性。由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从来没有听到过眼球转动和血液流动等等这样的声音,大脑误以为这些声音来自外部世界。在安静到如此极致的处所,一丁点的声音都变得非常明显,大脑中仿佛播下了一颗种子,幻觉从这里开始生根发芽。我们会称这种情况为“错觉”。

但是,并非所有人在无声屋的表现都一样,有些人根本不会产生幻觉,有些人能够意识到是大脑在作怪。如果能够明白不同的人为何会有不同表现,就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揭示为什么有些人容易罹患与幻觉或错觉有关的精神性疾病。

以精神分裂症为例,患者的感觉皮层往往过度活跃,而与外界联系的能力却比较贫乏。因此,大脑进行了一连串的预测,却得不到现实的校正,就被传输到意识层了,于是,大脑就产生了与现实脱节的幻觉,出现精神分裂症状。当一个人吸食某些毒品或药物时,药物切断了大脑校正的通道,也能够产生类似的幻觉。

了解幻觉同时也能为精神性疾病提供治疗幻觉的策略。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学习幻觉的诱发机制、监控自己的想法,并且重塑自己的幻觉,使自己抱着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幻觉,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幻觉病征,也能减轻患者自身的苦恼。

拓展阅读

应对触觉的逆向幻觉

触觉在大脑中的预测模式与其他感观正好相反,因为触觉信息量太大了:头发在脖子上的轻抚、衣服与皮肤的摩擦、身体与桌椅的接触都时时发生,信息在大脑中以不慢于每条250毫秒的速度倏忽急逝。大脑在处理信息的同时还要及时处理危险信号,譬如让我们在碰到烧热的水壶时及时收缩手臂。为了优化整体信息处理流程,大脑采用了一种被称为“逆向幻觉”的方式筛选掉大多数触觉信息,即对真实的事物视而不见,与幻觉虚构真实的过程正好相反。因此我们平时不会意识到头发、衣服这类无关紧要的事物与皮肤的接触。

但是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无法实现逆向幻觉。纽约罗彻斯特大学的约翰·福克斯组织了3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他们戴上电子手镯,手镯会在一定时长的间隔下振动。对于普通人来说,依据逆向幻觉的标准模式,振动的信息在大脑中引起的反应应该先强后弱。然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习惯了这种振动很久之后,信号仍然很强。这些逆向幻觉失败的信号被大脑编造出故事来解释古怪的感觉经历,这应该可以解释为什么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产生身上爬着昆虫或被昆虫叮咬的幻觉。

本文源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7年第2期杂志 

  • 发表于 2017-03-25 00:00
  • 阅读 ( 77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