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翅膀残留抗生素不能吃?那些关于鸡翅的谣言你知道几个

作为吃货,蝌蚪君一直对“鸡翅膀不能吃”的各种说法不能释怀。最早的莫过于老辈们常说的“鸡翅膀吃多了就飞走了”,这种当然是一笑了之。可近年来,配合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鸡翅膀不能吃的说法又演绎出新版本,句句看似有理有据,可信度足以秒杀大妈啊。

曾几何时,鸡翅膀就成为了吃货们的梦想。

同事版:

最近,女同事刚查出子宫位置长了巧克力瘤(应为巧克力囊肿———编者注)(居然都有编!者!注!),瘤内积满血,血呈深黑色。满以为割了之后会完全康复,殊不知短短几个月间又再复发,立即向妇科医生求诊。医生随即问她是否常吃鸡翅膀,同事感到十分愕然:为什么医生会知道?原来给鸡打激素注射部位通常在鸡翅膀或鸡颈,所以常吃鸡翅膀再加上女性荷尔蒙分泌影响,会使爱吃鸡翅膀的女士们特别容易患上子宫部位的肿瘤。

明星版:

原来鸡的激素或抗生素,注射部位通常在鸡翅膀、鸡颈位,而鸡脚则会囤积抗生素,故此常吃鸡翅膀或鸡脚,再加上女性荷尔蒙分泌影响,令爱吃鸡翅膀或鸡脚冻的女士们特別容易患上子宫部位的肿瘤。


食品专业本科生版:

记得学医的老师曾经告诉我 鸡从小到大打过的激素之类不会完全代谢掉 一般会在肢体末端累积就是鸡翅尖。

坊间版:

鸡的淋巴都集中在鸡翅尖,所以里面有很多毒素,甚至有致癌物质,常吃的话对身体很不好。而且有些人通过鸡翅尖给鸡注射激素,催促鸡成长,这些激素也会残留在鸡翅尖。

无怪乎有人发出呐喊:鸡翅膀不能吃、鸡腿不能吃、鸡什么都不能吃!这让鸡多为难啊?以后怎么在家禽中混啊?阿猫阿狗鸭啊鹅啊怎么看鸡啊?(不过专家说了,还可以吃板蓝根啊!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

好吧,为了女生、孕妇、孩子以及吃货的健康,咱们今天再八一八传说中“五毒俱全”的鸡翅膀。

误区一:给鸡翅膀打激素?

“肉鸡注射激素”的言论并不新鲜:三岁女童吃含激素鸡肉致卵巢囊肿、某快餐店养殖场惊现六个翅膀的畸形鸡……虽然内容不同,但骇人听闻的程度节节攀升。

网传的多翅鸡

肉鸡被疑注射激素,主要因为肉鸡的出栏周期很短,只有40多天。但其实这个速度在世界上属于正常水平。目前世界商品肉鸡大部分在42至48日龄出栏,最常见的是在45日龄左右。“速生鸡”的秘密是什么?专家告诉你,肉鸡生长快的原因并非激素而是靠育种。

农业部家禽研究所监督检测中心高玉时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完全是育种的结果,从几万只鸡中选择一只留种,长期积累,才有了现在的生长速度。”他表示,生长速度较快的白羽肉鸡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在口味上肯定是与传统的家养土鸡口味有所不同,但这仅仅是口味的选择问题,并不涉及食品安全问题。

有如此高效的生长性能,激素已经变得没有必要了。许多实验也显示添加乙烯雌酚等激素物质并不能对鸡产生什么神奇的催熟效果,甚至会对鸡的心血管、肝脏等机能产生副作用,很容易造成死亡。如今绝大部分养殖者也持这一观点。肉鸡本来就是敏感脆弱、容易死亡的动物,给集约化养殖的集群饲喂同一种含激素饲料很容易出现大批鸡同时死亡的惨状,得不偿失;更不用提激素价格不菲,饲喂、注射、皮下包埋等操作起来也很麻烦。

另外,临床医学博士徐蕴芸也辟谣称:养鸡根本不用打激素,而且,现代女性有90%会在一生中某些时候患有子宫肌瘤,但这不是大问题,如果没症状、不太大,恶变率非常低,可以不处理。

这个说法也得到了科学松鼠会成员、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的支持,给鸡打激素本来就莫须有,所以鸡翅鸡爪致子宫癌的问题完全不成立。


误区二:鸡翅膀打针残留抗生素?

果壳达人、畜牧学硕士“暗号”(网名)曾做过详细解读:鸡的皮下注射给药部位,多选在皮下组织丰富,也就是皮较“松”的地方。在翅膀附近注射一般选取翅下而不是翅尖,比如疫苗的皮下刺种。鸡身上还有其他种种注射部位,并不是这些部位就都不能吃了,毕竟抗生素是要跟随循环系统游走全身的。更何况,许多抗生素还是通过饮水来给的。

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刘佩红表示,动物和人一样,在生长过程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按照禽流感来说,国家规定重大的动物疫病,平时是以预防为主,会用一些抗病毒和抗细菌的药物。国家有相应的规范和要求,有一些是禁用的,有一些是可以使用的,但使用也有标准,比如说要有一定的剂量,也有一定的休药期。

真正使鸡肉有隐患的,是养鸡场不按休药期规定给鸡服药。少数的不良从业者没有按照农业部的要求使用,会有少量抗生素残留的情况,但是从每年在农贸市场的抽样结果来看,比例是非常小的。

误区三:鸡的淋巴都集中在鸡翅尖?

鸡的“尖翅”跟“翅尖”,其实是两个部位。鸡的尾骨退化,末尾几块尾骨愈合成一块尾综骨,该部位肉质滑嫩,称为“尖翅”,俗称鸡尖、鸡三角、鸡屁股等,这和鸡的翅膀尖风马牛不相及。

被称为“尖翅”的鸡屁股部位,的确有两个应该被摘除的结构:“尾脂腺”和“腔上囊”。

鸡的尾脂腺

尾脂腺是鸡身上唯一的脂肪性腺体,一共两枚,在鸡屁股背侧呈对称分布。鸡会用喙来啄取尾脂腺分泌的脂肪为羽毛“上油”,以对羽毛起到隔离、保护作用。由于活鸡这一部位直接向外界环境开放,且被鸡啄来啄去,容易引发腺体阻塞或者炎症等,因此还是摘除为好。

而腔上囊位于鸡直肠的上部,是体液免疫的中枢淋巴器官。不仅是鸡,所有动物的大型淋巴器官(如胸腺、脾脏)都不建议食用,因为那里往往包含大量没有来得及分解的病原体及细胞残骸、代谢废物等异物。即使高温烹饪,一些嗜热菌也可能不会被杀死。腔上囊被意大利解剖学家法布里奇乌斯首先发现,故又称“法氏囊”。对于采用规范化流程屠宰后的肉鸡,尾脂腺和腔上囊都是被去除了的。

腔上囊,又名法氏囊腔上囊,又名法氏囊

除了鸡屁股上的两个部位之外,另一些腺体也是需要在宰杀时去除:鸭、鹅等水禽在颈胸和腰部位各有一对淋巴结,鸡体内则没有成形的淋巴结;但它有没被膜包覆的淋巴集结体。肠道周围分布淋巴集结在屠宰加工时一般都已经处理掉;脖子表皮下也有一些明显的小型淋巴集结。这些小型淋巴组织如果没有发生病变,吃下去倒也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如果喜欢吃鸡脖子,又不放心,可以将脖子上的鸡皮剥掉再吃。

甲状腺、甲状旁腺这些大型腺体所含的激素较多,标准化屠宰时会和残余的气管一同摘除,自己杀鸡时可注意去除。请认准国家认可品牌放心选购~

温馨提醒:请认准国家认可品牌选购

其实,以上的三个误区,很多人也知道正确答案,但仍然一百个不放心,理由一大堆——抽检不放心啊、小摊贩黑心啊、无良企业太多、吃多了脂肪肝啊……可这些完全不是鸡翅膀的问题好嘛!之所以要选购国家认可、有安全生产资质的产品,也是为了保证全程可追溯,最大程度捍卫食客利益。如果还是不放心,那蝌蚪君只能说,信任是交易的基石,如果这点都没有了,吃不吃吃什么也都没差别了。   (本文根据果壳网、人民网、东方网等媒体公开报道整理)

  • 发表于 2017-04-01 00:00
  • 阅读 ( 968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