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a尝试“失败”,水中分娩真的那么高大上吗?

Ella平安诞下宝贝,尝试水中分娩“失败”

中国台湾华语女子演唱团体S.H.E成员之一的Ella(陈嘉桦)于4月12日平安产下儿子,13日在新浪认证微博做了情况通报:

Ella作为名人,原本打算尝试水中分娩,虽然没有成功,中途转为常规的产床上自然生产。但是,无疑再次将水中分娩带进公众视野。

水中分娩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吗?Ella的水中分娩尝试为什么会失败呢?

什么是水中分娩?

顾名思义,水中分娩就是在水中自然生孩子。

分娩产程如果不计胎盘娩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分娩开始(规律性宫锁)到宫颈完全打开,这个过程在初产妇通常持续大约12到19小时。第二阶段是孩子头部进入产道到孩子整体娩出,这个过程历程时间较短,它通常持续20分钟到2个小时。

水中分娩就是产妇在第一产程子宫开始活跃收缩的某个时间进入盛满温水的分娩池中待产,直到孩子在水下完全娩出。

因此,水中分娩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水中待产和水中生产。

技术细节上,由于全球范围内这种临床实践尚有限,并没有统一性规范,但是,有些共识已经被广泛接受。

比如,在水温选择上,一般介于34~37℃,以产妇感觉舒适为宜。

水中分娩不能替代或者干扰常规的分娩监测和医疗干预的共识更被普遍接受。比如,使用水下多普勒监测胎儿心脏是必须的标准做法,也是保证母婴安全的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水中分娩过程中,一旦产妇或胎儿出现健康状况,应建议产妇立刻离开分娩池,结束水中分娩,转为其他分娩方式。

水中分娩的历史

人类是陆生动物,水中分娩这种有悖于人类常规生活方式的分娩是如何兴起的?

据有的作者考证,在古代世界各个地区的人们都有水中生孩子的习俗,最早甚至可追溯到8000年前的古埃及。但是,目前公认的有明确记载的最早的水中分娩发生于1805年的法国,一名产妇经过48小时“奋斗”无果,精疲力竭之下被搀扶进入盛满温水的浴缸。她在进入浴缸后不久分娩成功。但是,她的“成功”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兴趣。

水中分娩真正称为医学手段要等到晚近的20世纪60年代,一名叫Igor Tjarkovsky的前苏联医生开始研究水中分娩,并训练新生儿在生命的最初几周进行水下游泳。他认为水中出生可以缓解对新生儿的脑部挤压,早期水中游泳则有助于宝宝健康发育。

水中分娩走进临床医疗,发生在1970年代的法国。产科医生Michel Odent建立了一个家庭分娩中心,其中配置了浴室,产妇可以在温暖的浴缸中待产,以帮助她们放松和缓解疼痛。其中一名产妇在临产时拒绝走出浴缸,他没有加以干涉,这名产妇居然在浴缸中自然分娩成功。受此启发,他开始着手进行水中分娩研究,积累到100个病例后,1983年他把他的工作以“Birth under water”发表在著名的柳叶刀杂志上,成为水中分娩首创性医学文献。

1990年代以后,水中分娩逐渐在西方国家普及开来。其中,英国是这种分娩方法最为积极的倡导者,英国皇家妇产科学会和助产士学会多次发表相关文件,总体上都是支持性的。2006年更是联合发表声明支持没有并发症的健康产妇进行水中分娩,并认为这是一种最佳医疗实践,应该支持开展这种服务。

因此,水中分娩很快在英国地区风靡起来。21世纪初,英国约1%的产妇选择水中分娩,到了2010年每7名产妇中就有1名进行水中分娩。

在美国,对水中分娩的则保守的多。2005年,美国儿科学会(AAP)通过文献综述分析后,没有做出支持性建议。

哪些人适合于水中分娩?

具体到每个分娩中心,可能有各自有关水中分娩的适应症建议。但是,一般认为,水中分娩似乎没有那么多限制,基于自愿基础上,任何健康产妇没有并发症顺产分娩都可以进行水中分娩。

水中分娩有哪些好处和潜在风险?

2014年,AAP和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发布了一份专门委员会意见,基于研究证据基础上对水中分娩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认为:

水中分娩的好处缺乏证据支持

水中分娩支持者列举的好处,包括浸泡在水中可以促使血管外液回归回吸收、促进静脉回流消除水肿;减少围产期疼痛,增加产妇舒适度和控制感,降低会阴创伤几率;还能降低产妇应激和应激激素水平。同时使新生儿从子宫内到子宫外环境一个“温和”的适应过渡。

然而,意见最后引用Cochrane图书馆2009年一份包含12份经过适当设计的、涉及3,243妇女的随机对照试验系统分析认为,支持者所宣称的上述好处均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支持。

水中分娩的风险

相反,无论病例报道还是系列分析中均报告了涉及母亲和新生儿的一些风险,主要包括产妇和新生儿的感染、新生儿体温调节障碍、脐带撕脱和脐带断裂引起严重出血甚至休克、新生儿溺水和呼吸窘迫、围生期窒息、低钠血症等。

这些并发症虽然并不多见,但是大部分却是严重的甚至是可以致命的。其中有研究报告了多例溺水和接近溺水、和严重呼吸窘迫病例,有1例因为严重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而死亡。

结论

这份意见得出结论认为,在分娩第一阶段浸没在水中待产或可以减低疼痛、降低相关麻醉的使用率,并且可以缩短产程。然而,没有证据表明,浸泡在水中待产可以改善围产儿预后。待产阶段浸泡治疗不应阻止其他治疗措施,包括对产妇和胎儿监护。

第二阶段即分娩期浸没在水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没有证据支持水中分娩对母体或胎儿的好处。鉴于新生儿少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第二阶段即水下分娩应被视只有经过适当临床试验才能采用,并需要制订一个实验程序和签署知情同意书——简单说,就是只能被视为一种临床试验,而不应该被推荐为临床常规疗法。

最后,意见认为,虽然水中待产和分娩不是一种严格的临床试验,但是也应该有一定的设施要求和计划,包括与申请产妇签订严谨的知情同意书,浴缸或浸泡池的维护清洁规定,感染控制程序,对母亲和胎儿监控时间间隔设定,以及一旦发现母亲或胎儿出现紧急情况立刻转移出浴缸等规范。

总体上,水中待产和分娩,并非什么高大上的分娩方式,也不像传言中宣称的那样安全有益,相反存在一定风险,第二阶段即水中分娩不应该被视为一种常规选择。

Ella水中分娩的“失败”

根据Ella本人微博的通报,她“本來想嘗試在水中生產,但最後沒有成功”。给出的原因是,“因為我的子宮頸太厚,產道不夠寬,而且也沒開全五指”,而转为常规的产床上自然分娩,并成功诞下宝贝儿子。

严格来说,Ella水中分娩的尝试并不能冠以成功或失败,只是在水中待产过程中出现了“状况”,而转为常规的自然分娩。她给出的“子宮頸太厚,產道不夠寬,而且也沒開全五指”最多只能说她的第一产程进程缓慢,或者过早的进入分娩池待产,并不足以构成水中分娩“失败”的原因。

至于,她儿子“因爲肺部嗆入羊水和胎便,所以現在要用呼吸器治療”是否是水中分娩中出现的“状况”导致,她没有明言,我们也不宜妄加猜测。

不管怎么说,Ella尝试水中分娩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告诉人们,水中分娩并非像有的人宣称的那样安全而有益无害,应该理性对待,善加选择。

  • 发表于 2017-04-18 00:00
  • 阅读 ( 149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