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蚝长满丹麦海岸,物种入侵的速度连吃货都跟不上?

生蚝,被誉为“海中牛奶”,因其营养价值之高,味道之鲜美,口感之嫩滑,受到食客的追捧。

但是,有一种生蚝在丹麦好像并不是那么受待见。

生蚝

4月24日,丹麦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发的一篇求助帖火了。

文中称,目前丹麦被太平洋生蚝这一新物种入侵,肆意疯长,对当地生态造成极大破坏。

这种生蚝叫做太平洋生蚝,原本是不属于丹麦的海域的。因为没有天敌,这种新物种入侵到丹麦这片乐土之后,简直无法无天、肆意疯长,对海岸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不仅如此,原本丹麦本土的Limfjord生蚝也因为被他们争抢资源,数量急剧减少。

丹麦的科学家和渔民已经向丹麦自然保护局投诉很多次了,但是依旧没有办法处理这些棘手的“入侵者”。

太平洋生蚝这种新物种入侵到丹麦这片乐土之后,对海岸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丹麦驻华大使馆 图

对此,来自遥远东方的神秘力量“中国吃货”表示,“给签证就行,蒜我自己带!”

无独有偶,最近几年,亚洲鲤鱼也疯狂入侵美国五大湖,奥巴马政府曾宣布,将斥资5150万美元,防止五大湖遭到亚洲鲤鱼入侵,如果有必要,还将会动用军队,计划用25年时间建造堤坝拦住亚洲鲤鱼,可是至今没有见成效。

当地人已经想出了新的解决办法,将中国列为出口国,缓解鱼灾。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人类活动尤其是贸易交流,打破了生物种群自然分布的地理屏障,有意无意引入不曾存在于本地的生物——这些生物就是外来物种。

有的外来物种可能不会造成威胁,如红薯。但是有的外来物种就比较危险,因为可能会捕食本土物种或伤人,如来自美洲的拟鳄龟(也称小鳄龟)和大鳄龟(也称蛇鳄龟)。还有一些外来物种不仅危险,而且一年四季都能存活,还能快速大量繁殖、打压或消灭本土物种,破坏生态平衡,严重影响农业和林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些外来物种就被称为外来入侵种。

外来入侵种与本土物种之间会产生强烈的竞争,或捕食本土物种,或协助农业或者林业害虫为非作歹,或和亲缘关系近的本土物种杂交导致基因污染,或传播疾病等等。这些入侵过程造成本地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进而破坏整个食物网,影响本土物种之间千百万年相互协调发展的生态。一旦发生生物入侵,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频发、生态失衡,直至影响人类健康。

物种入侵现象不仅存在于国外,国内也有很多。

现如今“蔚然成风”的放生活动,尤其得到善男信女们的青睐。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外来物种入侵。例如,红耳龟和罗非鱼都是世界最危险100种入侵物种之一。

2015年,厦门南普陀寺就曾因为被放生的生物太多,严重影响了寺内水池内的原生动物生活,导致工作人员不得不人工捕捞外来物种。

图:厦门南普陀寺人工捕捞外来物种现场

还有近年出现的牛蛙入侵事件,有研究指出,牛蛙的扩散是导致我国蛙壶菌扩散的重要原因。该病菌已经侵入中国特有种滇蛙、昭觉林蛙和大蹼铃蟾以及云南臭蛙等本土物种中,加剧了我国本土蛙类感染该病菌的风险。牛蛙正成为威胁我国两栖类、鱼类和昆虫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图:被蛙壶菌感染的牛蛙

每次看到类似生蚝和亚洲鲤鱼成灾的新闻,许多中国网友都会感叹,如此美味,我们正求之不得,何必大动干戈来消灭它们呢!对中国读者来说,第一个想到解决的办法就是“吃掉它”。

然而,如果放任物种入侵,它们扩散的速度是中国“吃货”们跟不上的,只有正视物种入侵的严峻现实,才能保证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作者:中国科普博览部分文字取材于科普中国作品《小心牛蛙,请勿随意放生!》《放生池鱼龟成灾,谁之伤?》

  • 发表于 2017-04-27 00:00
  • 阅读 ( 118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