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敏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01 -

朋友M君又离职了,因为实在受不了煞笔领导和糟糕透顶的工作氛围:

“每天都是一出戏,上班好像上坟一样丧。”

一年连换四份工作,其中一份竟然只待了2天就跑路了,也真是没SEI了。以他的工作能力,起码能做到管理层的级别,可现在却混得不尽人意。

-“被一群没什么能力的人管着你做这做那,心里那叫个憋屈呀。有能力到头来还是被欺负,所有难做的活儿全部丢过来。现在好了,离职后这部分难啃的骨头没人能做,整个项目直接宕掉了。”

-“我这个人吧可能真的是太敏感了。”M君顿了顿,眼眶有些湿润,我知道他又要说起从前了。

-“工作这么多年,从没对一份工作投入过这么多感情。就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它一点点长大,现在却只能拱手让人,让他们坐享其成。”

没想到过了这么久,他还是没能放下。

- 02 -

认识M君这么久,感觉他确实是个心思很敏感的人。一丝风吹草动,都能让他瞬间乱了阵脚,整日整夜的想着念叨着。

周围有很多像M君的朋友,因为性格太过敏感,所以总是小心翼翼的,别人的一个眼神都会让他们觉得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敏感的人,不容易幸福》,里面写道:

- 一个敏感的人,大多数时间都不幸福,因为太过在乎。

- 在乎牵手的时候太冷清,拥抱的时候不够靠近,在乎在对方眼里的自己够不够好,在乎会不会不定期失去他。

“你怎么这么敏感。”

“你能不能不要这么玻璃心。”

我们经常会用敏感来形容一个人反应过激或是神经质,所以大家对“敏感”的第一反应会觉得它是个贬义词。

其实敏感本身是个多义词,主要有三层含义:

1)感觉层面:感觉阈限低,感觉性高。(中性)

每个人都有感受器官,但感觉能力却不同。同一个声音,有人听得见,有人听不见;同样大小的物体,有人看得见,有人看不见,这就是感觉性的差别。

什么叫感觉阈限?就是能引起个体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敏感的个体能感知到很微弱的刺激。

比如:肌肤敏感,听觉敏感等等。

2)认知层面:对事物的反应速度极快。(褒义)

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敏锐”。

它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观察细致、思维敏捷、并且拥有极强的组织信息能力,可以很快地做出判断或反应。

比如:时尚敏感、新闻敏感等等。

3)心理层面:情绪稳定性差。(贬义)

这是我们最常用使用的场景。

敏感的人心思很细腻,有着极强的同理心,但情绪却很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容易出现消极情绪。

前一秒钟还在开着玩笑,可能下一秒钟脸就黑了,摔门而出。

比如:情绪敏感、内心敏感等等。

而这三种解释,他们看似独立分离,其实相互影响。

思维的敏感来源于感官的敏感,感官的敏感决定了情绪的敏感,情绪的敏感影响着思维的敏感。

通常感知觉敏感的个体,对于事物和人际关系也会较为敏感。

- 03 -

B姐也算是个性情中人,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陷在“敏感”的死循环里无法自拔。内心好像有两个小人在互相打架。




曾在多少个夜里嚎啕大哭,感觉自己真是太差劲了。情绪这么容易受到别人影响,活得好累好辛苦。

所以特别羡慕那些没心没肺、天天笑嘻嘻过得很开心的人。

和B姐相处过的人,都觉得我是个高情商的人,说出的话让人感觉舒服。却不知道这番话说出口,会在心里默念多少遍。

所以,是不是敏感的人都很“玻璃心”,容易想太多?

一个敏感的人,无论在感觉、思维认知还是情绪上都会比常人拥有更多的体验。他们的感受更为深刻,特别注重细节并且很有礼貌,在工作上往往能够超预期完成任务。

但另一方面,高敏感者很容易陷入焦虑、沮丧的情绪中,害怕做决定,情绪反应剧烈,面对批评时感受更甚。

- 04 -

情绪没有好坏,它是我们用来面对世界的一种反应,它的存在是为了我们更好的生活。

之前关于《情商高的人都有哪些表现》一文中曾提到,情商分为五项能力: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社交技巧、同理心。而自我意识与同理心都需要个体拥有敏感的洞察力与反应力。

这意味着情商上限的决定因素是敏感。高情商者并不是没有情绪的人,而是他们能感知足够丰富的情绪,并合理地运用它。

所以,那些“玻璃心”的人问题不在于敏感,而是不能好好地与负面情绪共处。凡事都看得太重只会让自己心力交瘁。

朋友曾推荐我看过一本名叫《钝感力》的书,作者渡边淳一提出了“钝感”一词,我更愿意将它理解为是一种处事方式,与“敏感”相辅相成。

在职场中,面对领导的批评或是受到挫折时,稍微 “钝”一些,把解决事情放在第一位,事后再反思: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还有进步空间需要改进。

在爱情里,想追求你爱的Ta,坚持不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见面就很想与对方亲近,是很容易让人感到反感的:这个人很没耐性,心浮气躁的很无趣。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来会比较快。”就算是对彼此有好感,一般也不会接触一两次就答应对方。

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敏感的助攻。所谓的坚持并不是要你死缠烂打,还需要你能够察言观色,洞察对方是否真的对你有兴趣,能够继续发展下去,否则只能“杯具”散场。

在婚姻中,因为两个人靠得太近,彼此的缺点一览无遗。日常生活里少不了吵架拌嘴,大都是因为“怎样都可以”的琐事。比如牙膏该怎么挤,家务该谁来做等等。

爱情里更多是包容,既然我爱你,那么再多的事情都能用沟通来解决,除非真的不爱了。相处久了,两个人会形成一种默契,以前看不惯的事情慢慢也看开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

在人际交往中,被周围人嫉妒、中伤和刁难是常有的事。玻璃心的人习惯对号入座,遇事会想很多甚至哭喵喵,让自己身心疲惫。

听到不中听的话,耿耿于怀是没有用的。想一想:

- “这件事过几年后再回想起来,会怎样?”

- “好像并不会怎样。”

放轻松,从容地想想对方为何这么做,体察对方的心情。不要用别人的错误和情绪来惩罚自己,心宽体胖才能活得更舒服。

“一个人喜欢我们不是因为我们为他做了什么,而是我们是真的可爱,值得他喜欢。”

接纳自己的敏感,学会和负面情绪处一会儿。

人还是不要那么聪明的好

为什么呢

因为难得糊涂呐:)

(作者:B姐)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巴别心理所(转载请先获授权,谢谢合作)

有趣的心理学社区。带你深入发掘自我,审视自己的人生。

  • 发表于 2017-03-27 00:00
  • 阅读 ( 1175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