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那些五花八门的武功用英语咋说?

纸上一招拳,案头十年功。金庸笔下那些短短的武功招式名称浓缩了太多的文化深意,理论上来讲,对于没有中国文化知识储备的读者,这些名字不翻成个百八十字是解释不清的。小编为你搜集了一些经典招数的英译,虽然有些出自语言专家,质量也仍是参差不齐,但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们一起来尽力欣赏下译者的创作动机吧。

金庸先生所著的 14 部武侠小说几乎可以看做是部中华武功的迷你储藏室。在一些武功在被译为英文的同时,它们满满的中华文化又是否可以完好无损地“漂洋过海”呢?

下面大家就和小编一起,先看看三种“战斗机级别”武术的英译吧!

降龙十八掌 —— the Eighteen Dragon Conquering Palms

即使不是金庸迷,也一定听过降龙十八掌。在金庸小说中,降龙十八掌更是巅峰外功。招式虽然简单,呆萌呆萌的郭靖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得其精要,但刚猛劲儿天下 MAX!相传,降龙十八掌出自《易经》中的十八卦,有亢龙有悔、潜龙勿用等听起来就 X 炸天的招数。

降龙十八掌公认较好的英译版本——the eighteen Dragon Conquering Palms 译出了精髓,“Dragon Conquering”中的“conquer”的意思为“(通过武力)等战胜或征服”,而“eighteen palms”也准确地对应了“十八掌”。一个用十八掌降服恶龙的威猛招数跃然西方读者的纸上。

辟邪剑谱 —— Evil Sword Spectrum

辟邪剑谱应该是直男们都不愿意去练的剑谱吧,因为没有哪个直男愿意好端端的突然就变成了太监(想要练好辟邪剑谱首先要阉割自己)。使用此剑法之人个个动作迅捷诡异,说话阴阳怪气,令人汗毛倒竖。辟邪剑谱也“漂洋过海”,成了“Evil Sword Spectrum”。

“辟”即“避”,“邪”即“凶”、“不好”,所以“辟邪”也就是“避凶”。而此剑谱名儿却欲盖弥彰,实际上还不如说是“邪门简谱”,“不邪不舒服剑谱”。因此,使用“evil”翻译得确比较贴切。“spectrum”有“谱”的意思,所以“Evil Sword Spectrum”是比较合适的翻译。

凌波微步 —— Wave-like Subtle Steps

凌波微步是《天龙八部》中的武功,是“逍遥派“的独门轻功步法,传说也是一门以易经为基础的武功绝学。这套武功不同于《鹿鼎记》韦小宝“脚底抹油神功”——“神行百变”,它须有内功底子,可以让人在被群殴时迅速开溜。

现在较为流行的译法为“Wave-like Subtle Steps”。因为凌波微步精妙异常,所以用“subtle(精巧的、精细的)”来翻译较为合适。但是,“凌波”为“踩在水波上”之意,和“wave-like(像波浪一样)”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即便如此, “凌波微步”的精妙已经“游”到了西方。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大家熟知的武功,它们较被认可的英译版本如下:

六脉神剑(Six-pulse Holy Sword)

打狗棒法(Dog-striking Stick Law)

一阳指(One-yang Finger)

玉女剑法(Jade-girl Sword Law)

北冥神功(Divine Power of the North)

实际上,很多武功都和佛教有关系,比方说少林72绝技之类。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三套佛家武功。

拈花擒拿手 —— Flower Picker’s Catch-Can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当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手拈金色波罗花示众,大家都不知道干嘛,所以都没吭声,只有迦叶尊者笑了起来。这种不著一言,妙悟于心的境界是何等的超然?所以,当这路擒拿被命名为“拈花”时,就已经注定是擒拿手中的“高富帅”,自然就和普通的挥手踢腿大不一样啦。

著名汉学家闵福德教授将“拈花擒拿手”译为“Flower Picker’s Catch-can(采花人的擒拿手)”,其中 catch-can 的确可以表示擒拿之意,然而用“pick flower(捡花、摘花)”来译“拈花”,便弄丢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妙。但即便如此,能够译出这样的效果已实属不易。

大慈大悲千叶手 —— Merciful Granyin Kungfu

提到“千叶手”,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千手观音”。观音菩萨是我们熟悉的菩萨。就比方说在《西游记》里,不乏师傅任性之后被妖精捉走的情况,很多时候都是观音菩萨及时出手,帮助唐僧师徒渡过难关。大慈大悲千叶手这一武功背后便是佛家的慈悲。

正如《鹿鼎记》中海大富所说,“这大慈大悲千叶手是佛门功夫,动起手来能控制住对方,乃是天下最仁慈的武功”。闵福德教授在《鹿鼎记》中,将大慈大悲千叶手翻译为 Merciful Granyin Kungfu(仁慈的观音功夫),准确直接地反映了“仁慈”。然而遗憾的是,“千叶手”这个意思却“留洋失败”。

般若掌 —— Prajna Hand Karate

般若(bōrě)掌出自金庸《倚天屠龙记》,是少林72项绝技之一。大家会觉得为什么这个读法听起来这么耳熟?没错!就是周星驰《大话西游》里的“般若菠萝蜜”!其实啊,“般若“这个词有很深的佛教渊源。在梵文中,“般若”为智慧之意,然而,此智慧不同于一般的智慧,代表的是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终极智慧,一种“洪荒之智”。

闵福德先生将般若掌翻译为“Prajna Hand Karate”。Prajna 的意思之一便是梵文 Praj?ā,而 Praj?ā 在汉语中的对应语正是“般若”。美中不足的是,Karate 指的是日本的空手道。而佛家的“般若掌”和空手道还是有不少区别的。

除了以上三种武功外,佛家武功还有诸多武功“漂洋过海”。如:

例如大擒拿手(the Greater Catch-Can)

小擒拿手(the Lesser Catch-Can)

大慈大悲千叶手(Merciful Guanyin Kungfu)

一指禅(One-finger Kungfu)

二指禅(Two-finger Kungfu)

白马翻蹄(White Pony Kick)

当然,很多武功也和道家有关。

高山流水 —— the Cataract

山峦静谧矗立,栖息生命;流水静静流淌,滋润万物。高山流水正如道家的“道”,自然而然,静谧无奇,却生出世界万物。闵福德教授将“高山流水”译为“the Cataract”。

Cataract 在牛津高阶词典中有两个释义,其一为“a large steep waterfall(大瀑布)”,其二为“白内障”。首先,读者从“大瀑布”中几乎不可能体会到“高山流水”的道家思想。其次,如果西方读者将 cataract 理解为白内障,便会感觉这招武功是会把对方达成白内障吗?好神奇啊!不知古中国有没有眼药水啊?

八卦游龙掌 —— Eight Trigrams of Roving Tiger

八卦当然不是上了很多热搜的“八卦新闻”,而是一个典型的道家形象,没错,八卦阵的八卦就是它!小编认为,这个武功招式里最值得说的是“游”字。道教讲求自由潇洒,逍遥随性,颇有“不羁放纵爱自由”之感。简单的“游”字便精准地传达了这种道家风范。

闵福德教授使用了“Eight Trigrams”来翻译“八卦”。其中,“trigram”为中国占卜时使用的卦,较切合汉语意思。而“龙”在西方代表着阴冷和邪恶,闵福德教授巧妙地避开了这一东西方的不同之处,转而采用“roving tiger(游虎)”来达到和“游龙”相似的效果。不过,“rove“虽然表示“漫游”,但效果和“游于天际”的龙的逍遥灵动还是有一道鸿沟的啊。

除了以上两种武功,被英译的道家武功还有:

梦里明明(Brightness in the Dream)

觉后空空(Void after Enlightenment)

横扫千军(The Two Way Sweep)

空谷足音(Footstep in the Empty Valley)

卧云翻(the Hidden Cloud Tumble)

这些武功的英译中,有不少文化信息虽然没有完好地“漂洋过海”。但是,在中英文化差异如此之大的前提下,译者仍然能够切中要害,传达武功要义,真的已经十分难得,这也足以体现译者雄厚的中英文功底。在感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小编一边感叹自愧不如,一边期待这些武功何时能被翻译得更好。不知大家对以上的英译又有何想法呢?

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

  • 发表于 2017-03-16 00:00
  • 阅读 ( 1446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