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某些旋律会一直在脑海里循环播放?

你是不是会这样?在超市排队等候的时候,正什么念头都没有地浏览着货架,霎时,一首歌的一部分片段在脑海中播放起来,一遍又一遍回响于耳边,直到不知不觉间,你已经结清账拎好袋子离开了收银台,恭喜你,你已经被「耳虫」钻入脑袋了。

「耳虫」是指同一首歌的歌曲片段在脑内循环播放的现象,是译自德语的一个单词,它还有一个正经的学名,叫做「不自主音乐想象」。耳虫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们就像绕圈圈一样,在脑海中不断重复,重复播放长达数分钟甚至数小时。耳虫的发生极为普遍,研究统计,超过90%的人每个星期至少会有一次会受到耳虫的侵扰,而大概四分之一的人每天都会有好几遍这样的经验。

什么情况下会引发耳虫?

似乎耳虫的发生毫无规律可循,但是具有探索精神的神经科学研究者们还是对耳虫现象做出了一些归纳和总结。结果显示,人们在这些情况下更容易产生耳虫:

1.在频繁以各种媒介接触到音乐的时间段。如果一段时间长期沉浸在音乐中,平时产生耳虫现象也是大概率事件。

2.联想或者回忆。一些环境、事件可以触发人的联想或者回忆,那些碎片化的思绪可能勾起耳虫。

3.情绪状态。当人处在某种情绪的时候,表达相关情绪的歌曲片段可能会钻入脑海中。耳虫这时候也许就会成为人情绪的放大器。

4.低注意力的状态。当人们对手头的任务不太能集中注意力,比较心不在焉的时候,耳虫就很容易趁虚而入了。

5.产生耳虫的情况与人的类型也有关系,研究显示,往往更为依赖音乐的人,或者脑部活动频繁、思维跳跃的人更容易产生耳虫。

什么样的歌容易成为耳虫呢?一般具有以下的其中一个或几个特点:

1.最近常听到的。很好理解,经常听到,所以对歌曲的记忆和感受更为鲜明。

2.具有许多重复部分的歌曲。重复部分更多的歌曲也更受欢迎,根据心理学上的反复曝光效应,人们倾向于喜欢他们反复接触到的东西。

3.个人更为喜好的歌曲。喜欢就会时时想起。

4.没有听完的歌。继续拽名词~心理学上的蔡格尼克效应:即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如果听歌只听了一部分,那么这首歌残留在脑海中的可能性就更大。

怎么赶走耳虫?

在一些情况下,耳虫的存在让我们抓狂。“死开,你们这些该死的耳虫!都没法快乐地工作或学习了!”所以怎么赶走耳虫?这里提供一些从网络上搜集的赶走耳虫的方法,如不靠谱,拒不负责。

1.找到原曲从头到尾放一遍,或者在脑海中想办法把这首歌唱到结尾。

2.想、听或者唱其他的歌,最好是不喜欢的歌,不然很有可能结局是被新的耳虫替代了……

3.转移注意力,与人交谈,找到感兴趣更令人专注的事情去做。

4.绥靖政策:姑息纵容、退让屈服。放任它响下去吧,万事皆有终点,响着响着它总有停的时候。

耳虫的存在一直以来是神经科学里的一个谜题。没有任何其他形式的东西会像音乐一样,如此广泛频繁地入侵人类的头脑。对耳虫与大脑的认知就交给科学家们继续探索吧,大部分时候我们不需要为耳虫忧虑太多,反而应该为自己是这样一个移动的便携私人电台而庆幸,下一次脑海里的耳虫响起,也不用拘束啦,不如随着脑中旋律哼出歌词,跟着节拍一起摇摆。


本文系就医160原创文章,作者:幺老师,转载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标明原文网址,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发表于 2016-09-28 00:00
  • 阅读 ( 868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