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十天公款吃喝一次:大明帝国军人的日常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作为军人,军礼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平常按等级高低跪拜作揖,一般队长面对哨官是一跪一揖;哨官面对把总二跪一揖;队长和哨长面对把总不作揖只叩头,到了操练临战时甲胄在身则免跪。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不好怎么来信砍呢?而军队中这么多抠脚大汉,卫生自然也不咋地,到了夏天香飘十里各种潇洒。军医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基本上每千人配置两名军医,日给饭食银三分,药材器具什么的可找总管报销。军队么,自然是发烧感冒中暑岔气霍乱拉肚子比较多,军医的职责也主要是预防诊治这些疾病。当然,战时也得负责开刀、割肉、挖子弹、刨箭头什么的,其他的也没啥大病。不过管理是很严格的,毕竟人口密度大,一旦有了流行病就玩球了。所以来看病的军医都会给他两个木牌,一个写某日某军(番号)某某某得了什么病,吃了多少药,用了多少贴,是否见效。要是没好的话在另一木牌上写某某某,在某某地,因为某某某,得了某某某病没看好。要是倒霉病死了,也别担心没地儿埋,军队和会给你1两银子买棺材,也别担心没人收尸,朝廷给4两银子收尸费呢,保证你战友们抢着收尸。军医们在战时是拿双响的,每年还另给5两药材钱,技术人才就是吃香啊~

当然,军队嘛,天天训练互搏为的就是杀人而不被人杀,心理压力大大的,所以朝廷特地给你们公款吃喝的权利。明军中以十天为期限大吃大喝一次,以万人为单位,五十人为一班,各自排好队领取食物热酒。基本上每人一斤热黄酒一斤熟猪肉,大概能花不到300两,连续两天,加上屠户、酒家、厨师花费,以及其他赏赐,也就是3000两。

至于军中同袍之间的称呼自然以兄弟相称,按年龄大小排列,大的叫哥、小的弟弟,毕竟中国是一个长幼有序的社会嘛。

不过除了兄弟之外,也有“同志”的称呼。你没看错,就是同志!不过大头兵一般不会这么叫,都是些有身份的,比如俞大猷经常称呼同志。当然,兄弟这也是大头兵们同级之间的称呼,你一小丘八要腆着脸叫老戚大哥哥的话那也得招棍子的。另外么,为了防止亲戚在一个队伍里发生差辈儿的情况,一般差一辈的亲戚是不能在同一队伍的,同辈就无所谓了。

如果有些朋友明代的资料看的多的话就会发现,明军经常裁军,频繁的时候几年就裁一回,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军队中老弱病残太多影响整体战斗力。那么裁军的标准是什么呢?主要标准就这几个,一是老弱不堪毫无力气的;二是身体虚弱长病不好的;三是虽然身强体壮但内心懦弱毫无勇气的胆小鬼。这三种人如果是军籍的军户那就打回原籍,若是招募的平民那就退回民家,或者调去其他地方不做战兵。

毕竟是朝廷的打手,福利还是不能少的。比如大头兵穷的娶不了媳妇、下不了葬的,只要有队友担保就可以预支半年粮饷,这是一般的大头兵,如果是尖子兵有节操的话,比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不喝酒、不赌博、不打人(竟然没有嫖娼!也是,攒娶媳妇的钱都没有自然没钱嫖了)打三枪中两枪,射九箭中八箭的兰博,就可以领2两补助金。嗯,这是补助,不是预支,不用还的!

月薪发放时间一般不超过月初三,冬装则不超过八月十五。除了这些之外,到了春夏之交的时候,为了避免腹泻、伤风等流行病蔓延军营,军队会准备好一百多斤的药片,由五百名识字的士兵帮助学医(实习医生)组织发放。

到了大战前夕,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上战场的。为了避免人心不稳、军心浮动,更为了士兵们没有后顾之忧的上战场,一般会对一些人进行筛选。

那筛选哪些人呢?《实政录》里说一种是孤身一人、无妻无子、无兄弟、却家有孤寡老人的,可以不上战场;一种是无兄弟、无子女、无父母、却有孤妻一人的,可以不上战场;一种是大病一场、刚能下床、劳累无力的,可以不上战场;最后一种就是父母妻儿刚刚过世,还没下葬的,也可以不上战场。

等到了夏天,士兵们训练劳累,体力消耗得很快。而酷暑当头,为了避免脱水中暑,军队中会专门准备黑豆。以十人为单位、每人一斗一共十斗,由伙头兵领走熬成黑豆汤解暑,感觉就跟绿豆汤似的,正宗好凉茶,正宗好声音。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军队更是如此,当兵吃粮天经地义嘛。而军队的消耗也是很恐怖的,每一万人每天就要消耗大米二百石、马骡等用草料一万束、豆类三百石、柴火五万斤。军中实行的是大锅饭,十个人一锅饭。做饭的时候由中军发一声号炮,然后全军的伙头兵一齐下锅做饭,大约两炷香之后饭就做好了。这时候中军再放号炮一声作为开饭信号,全军一齐吃饭。

到了作战当天,就不能吃太饱了,要少吃少喝七八分饱就行。这主要是因为激烈对抗中肾上腺素激增,何种情绪涌上心头,吃的太饱会影响行动,而且一旦打起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完,这时候若是吃的太饱来了三急那就不妙了。当然,为了防止口渴,会每人发一颗梅子含在嘴里,避免口干舌燥。等战争结束了,全军闭目静坐恢复体力和精神,这时候要是有人窃窃私语或大声喧哗打扰大家休息,就会被队长带到把总那儿捆打示众。

如果你倒霉光荣战死了,那么朝廷就会发给十两白银抚恤,并在衙门里立一块石碑名为“忠义碑”,并把战死者的姓名刻上去。死者的妻子和幼子也算烈士家属了,所以每个月给予全粮优养;而只有一个妻子没有孩子的,就每月发给粮食五斗赡养,到冬天再发给一匹布三斤净棉花御寒;至于改嫁的,那已经不属于家属了,自然也不会给予福利。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黑云,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 发表于 2017-02-23 00:00
  • 阅读 ( 67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