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早餐就等于吃翔?翔:这锅我不背!

近来看到微博上有这么一条,说是人一定要吃早餐,不然肠胃会把肚子里的大便二次分解以吸收里面的残存营养,所以不吃早餐等于吃翔!Word天,这么可怕?赶紧容我吃点早餐压压惊。

吃饱喝足回过神,咱来分析一下这条估计在养生圈大有市场的说法。和做政治论述题一样,先判断它的对错,再来具体论述。肯定是错的。错哪里了呢?别急,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说说。

一、粪便里面真的还有能够被二次吸收的营养吗?

粪便由食物消化后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纤维素、消化道分泌物、消化道脱落细胞、细菌、无机盐和水组成。正常人每日排便1-2次,排便量大约为200-300g,其量随食物种类、进食量及消化功能而各异。看到这里很明确了,粪便原本就是身体无法吸收利用的食物渣滓和自身向外排出的废物,加一点儿穿肠而过的水和无机盐而已,人体需要的三大营养物质——葡萄糖、蛋白质、脂肪——一样都没有,哪里来的可供再次利用的营养呢?如果粪便在肠道里待久了,倒是有一样东西会不断被吸收,那就是水。当然,吸收的结果带不来营养,只会带来便秘。

二、如果饥饿时不能从粪便里吸收营养,那么人体会从哪里获得能量?

上面说了,人体的能量来源主要是蛋白质、脂肪和糖。这其中,蛋白质主要为人体提供必需氨基酸、维持组织生长、参与多种生理活动,也可以为人体供应一小部分能量,但不是主要功能。脂肪主要作用是储备能量和氧化供能,但一般仅在长期饥饿状态下供能作用更突出。下面着重讲一下糖。

日常情况下,人体活动所需能量大部分来自糖,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氧化供能。正常生理状况下,糖进行有氧氧化,缓慢释放出较多的能量;在机体缺氧或剧烈运动的情况下,糖进行无氧氧化(又称糖酵解),快速释放出少量能量。糖在人体内的贮存形式叫做“糖原”。人摄入体内的糖大部分转变为脂肪后贮存在脂肪组织内,一小部分转变为糖原贮存在肝脏和肌肉。肝糖原是血糖的重要来源,肌糖原主要供肌肉收缩的急需。糖原可以被理解为身体的“快速反应部队”,机体需要葡萄糖时糖原可以迅速被动用,而脂肪则不能。

糖原的作用可以用楼道里的应急灯来类比。当电力正常时,应急灯进行充电,储备能源;电力中断时,应急灯利用储备的电能工作,糖原也是一样。当饮食充足,血糖水平较高时,糖原被大量合成,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当血糖水平下降,又一时没有食物摄入来补充的话,肝糖原就会被动用,以维持血糖水平,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前面说过,人体摄入的糖只有一小部分转变成了糖原贮存在肝脏和肌肉,而其中又只有肝糖原可以用来补充血糖。因此,体内糖原的储备很有限,如果没有进食的补充,十几个小时肝糖原就会被耗尽,维持血糖水平的来源就会中断。但事实上,即使禁食24小时,血糖仍能基本保持正常范围,饥饿时间更长时也仅略有下降。很多海难、地震、矿难救援实例也证实了人可以在食物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生存一段时间。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就不得不感慨人体构造功能的奇妙。当外来食物不足,人处于饥饿状态时,身体除了周围组织减少对糖的利用,做到了“节流”外,还有“开源”的一步——糖异生,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肾脏。简单说,就是在没有外源性葡萄糖摄入,身体储备的肝糖原也耗竭的情况下,肝脏将体内的乳酸、甘油、氨基酸等非糖化合物进行加工,转变成葡萄糖或糖原,以此来补充肝糖原储备、维持血糖水平稳定。肾脏则通过增强糖异生,来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糖异生是机体内源性葡萄糖的主要来源,对饥饿状态下维持血糖平衡有重要作用。

总之,当人处于不吃早餐造成的轻度饥饿状态时,首先出场的是“战备粮”——肝糖原。如果禁食超过了十几个小时,身体就开始进行糖异生,努力维持血糖水平。如果挨饿的时间再长一些,身体才会开始分解脂肪和蛋白质,进行拆东墙补西墙式的代偿。人的生命力很顽强,千百万年进化而来的身体维持生计的方法也很多,犯不着一言不合就和翔较劲儿。

三、经常不吃早餐,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多大影响?

人体就像一个大炉子,维持燃烧需要源源不断补充大量的燃料,这些燃料就是水、蛋白质、葡萄糖、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早餐是一天开始时大脑活动的能量来源。西方有说法:早餐吃得像国王,午餐吃得像绅士,晚餐吃得像贫民。一般来说,看似简单的早餐摄入热量应占全天摄入总热量的30%左右。

不吃早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 不吃早餐导致人无法补充一夜睡眠中消耗的营养,会造成困倦乏力,注意力难以集中,反应迟钝,同时容易使中午和晚上的食欲增加,间接增加了肥胖的可能,因此试图通过不吃早餐来减肥的同学们可以歇歇了。

  • 不吃早餐无法促进新陈代谢,不利于体内废物的排泄。人体存在一个叫做“胃-结肠反射”的机制,通俗说就是进食后,胃会把食物的刺激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结肠,促使结肠加速蠕动,这就是为什么多数人在餐后半小时左右会出现便意的原因。若形成了不吃早餐的习惯,长期下来就会增加患便秘的可能性。

  • 不吃早餐增加罹患胆囊结石的风险。胆汁由肝细胞分泌,储存在胆囊,每天分泌量大约1000ml左右。胆汁成分除了水以外,还有胆色素、胆盐、胆固醇、脂肪酸、卵磷脂等。当人进食后,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刺激小肠产生胆囊收缩素,引起胆囊收缩,胆囊中贮存的胆汁进入肠道,参与食物的消化过程。如果不吃早餐,一夜分泌累积下来的胆汁无法排出,不断浓缩,胆固醇和胆盐就容易沉积在胆囊,而它们的沉积是胆囊结石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再偏爱油腻食物,或者有胆囊慢性炎症,被胆囊结石青睐的概率就更高了。

  • 对于糖尿病患者,不吃早餐会引发午餐前的低血糖,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导致血糖反应性升高,容易使医生被误导认为是降糖药物剂量不够,从而进行调整,使血糖反复波动难以稳定。而有高血压、冠心病易患因素的人群,不吃早餐使晨起后较高的血液粘稠度得不到及时稀释,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总之,提出“不吃早餐等于吃翔”这个说法的人初衷也许是为了劝说大家养成吃早餐的好习惯,出发点是好的,但论据绝对是无稽之谈。不吃早餐对身体健康确实是不利的,但也绝不等于吃翔。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hunyu.me

  • 发表于 2017-03-06 00:00
  • 阅读 ( 687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