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买买”是不是一种病?

“借买浇愁”,不仅让钱包很受伤,还不管用。

眼下,所有的节日都成了购物节。去年“双十一”,一个电商平台的交易额就轻松突破一千亿,让人惊叹“剁手党”的购买力实在是恐怖。

不过,日前国际医学期刊发表的一篇研究称,太爱“买买买”,有可能是得了精神病——强迫性购物症,又称购物成瘾。而大学生和女性,是该病的高危人群。

多买几件衣服而已,就是病得不轻了?

太爱买是精神病?没那么严重

有了网络购物后,“逛街”越来越方便,海外淘货、货比三家都不是问题。这使得许多人的购买欲空前高涨,催生了“剁手党”,一天不买点东西都会不开心。

不过,喜欢购物,可不同于强迫性购物症。

倪智勇医师介绍,大多数人并不会把生活的重心放在购物消费上,强迫性购物者则整天忙于购物和花钱。

而且,强迫性购物症的人,只注重买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绝大多数人购物,出发点是“这样东西我需要”,而强迫性购物者买东西,是为了在买的过程中体验到满足的心情。普通消费者在购物之前,会有计划、有预算,而购物成瘾者大多不计划。

再者,强迫性购物症有特定的诊断标准,过度购物只是症状之一。

哪怕真的有强迫性购物症,那也只属于心理疾病的范畴,并没有达到精神病那么严重的地步。

所以,不能说经常“买买买”,就一定是患上了强迫性购物症,更不能说就是精神病。

真正的购物成瘾,多有抑郁症

强迫性购物症患者购物时,常“充满快感和激情”,而购物后,可能会产生负罪感。但无法购物时,则紧张、焦虑和不安。

强迫购物的行为,一方面会明显影响到社交和工作,或者导致其产生财务危机。另一方面,这类患者对于购买的关注、冲动和消费行为,也会使自身产生明显的压力和痛苦。

如果不及时调整,会导致个人财务和社会功能进一步恶化,还很可能发展成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

相关研究也表明,强迫性购物症患者中,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病率较正常人群高。

“剁手党”能自救吗

倪医师表示,可以尝试自己调节,在购物前给自己多一些时间考虑,对自己日常购买的渴望和购买行为进行记录。

如果“买买买”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可向医院或正规专业机构的心理咨询师,或精神心理科医师寻求帮助。对于强迫性购物症,一般可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心情不好去购物?愁上加愁

一些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通过购物来发泄。对此,倪医师说:“‘借买浇愁’只会使情况雪上加霜。”

他建议,面对消极情绪,更好的排解方法是,找家人、朋友倾诉,学会寻求帮助。

另外,还可以通过培养运动习惯、学习一些新技能、参加团体活动等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一直盯着“买买买”这件事。

编辑:郭玮婷

原文来自:家庭医生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国数字科技馆合作单位或个人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2017-02-28 00:00
  • 阅读 ( 75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