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痛苦的记忆格外难忘?

忘不了,是一把双刃剑,有的时候它会给人有效的保护,有的时候却又给人带来痛苦。“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明在演化过程中,大脑实现了最有效的自我保护机制。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没有书报也没有电视,他们想要了解自然界中什么动物危险、什么植物有毒,很大部分来源于亲身经历。和敌害交手的过程,让他们付出了高昂代价,这些“记忆”自然是记得越久越好。

红点就是杏仁核(其中之一)所在的位置

“可怕的”记忆来源于我们大脑中的哪一部分呢?利用正电子断层扫描(PET)和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科学家发现,在面对危险或者恐怖场景的时候,大脑深处一小团叫作“杏仁核”的区域总是会进入兴奋状态。杏仁核受损的患者,即使面对威胁,也不再产生“害怕”的情感,对可怕场景的记忆也不如正常人保持得那么牢固。因此,不管是作为害怕情绪的源头,还是恐惧性记忆的存储器,杏仁核对于人了解和解释记忆本身,都是异常关键的。

但是,如果远离了伤害,痛苦的记忆却一再重现,又会变成一种不必要的生活负担。面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的死亡、灾难以及其他极端恐惧事件的时候,痛苦性记忆就可能病理性地在脑海中回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士兵伤亡率高达56%,侥幸存活的士兵有很多患上了一种称为“弹震症”的精神疾病。他们会不断回想起战友死亡的场景,噩梦连,夜不能寐,最后会完全丧失战斗能力,甚至不能正常生活。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造成了一种新的疾病,被称为创伤后应激综合征(PTSD)。越南战争中,PTSD的发病更为明显。难以忘却的惨痛回忆,不仅让患者无法正常生活,甚至导致严重的自杀倾向,对社会也产生极大的负担。

除了PTSD,恐惧性的场景还会引起一些特殊的持久记忆。在犯罪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如果有武器的出现,目击证人往往对武器产生极其深刻与持久的记忆。在很长时间内,他们会很清晰地记得一把枪的形状、上面的花纹和铭刻的文字,与此同时,却很容易忘记其他一些细节。这类现象被命名为“武器聚焦”。

患有PTSD的士兵正在接受治疗

面对那些想忘而忘不了、影响正常生活的恐惧记忆,心理医生有没有办法来帮助PTSD患者呢?和“压抑后反弹效应”恰好相反,医生采用了让患者“想”的方法,来实现“忘”的治疗效果。这就是“暴露疗法”或者“证词疗法”。

在“暴露疗法”中,医生布置了患者记忆中出现的一些场景,让患者在这个场景中开始冥想那些让他们苦恼的记忆。多次“暴露”之后,这些恐惧记忆引起的焦虑、害怕等负面情绪明显下降,并且随着治疗的进行,想忘忘不了的情况也会逐渐消失。

“证词疗法”也是类似,医生让那些受暴力袭击,或者目击了暴力事件的证人,像在法庭作证一样,口述暴力事件发生的过程,提供他们的“证词”,经过这种治疗,暴力事件的记忆对他们所造成的心理创伤会明显减弱。(穆宇)

作者: 穆宇 [责任编辑: 吕芮光]

  • 发表于 2017-02-13 00:00
  • 阅读 ( 80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