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灵魂真的有21克吗?

21克的数字是怎么来的呢?它是1900年马萨诸塞州的医生MacDougall测量出来的。他总共测量了六个垂死病人在死亡前后的体重,虽然其中有五个人由于种种原因测量未能成功,但他准确地测出了第一个人在死亡后体重减轻了21克。接下来他又对狗做了同样的实验,却发现狗在死亡后,体重没有任何的减轻。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指出“人类是有灵魂的,灵魂能在人的身体停留足够的时间,但会在死亡的瞬间离开身体,我们的实验证明人在死亡的时候,有一些物质从身体离开。这些物质就是人的灵魂,人的灵魂重21克。

如此沉甸的灵魂,释放在空气中,应该足以让我们所有这些被灵魂包围的人日日见魅影,夜夜闻鬼嚎了。

实际上这个实验在后来也并未能反复得到验证,多数人死亡的一瞬间体重几乎都没有变化,因此灵魂即使存在,也不会有质量属性,更不会是21克。

美国阿肯色大学的心理学家Jesse Bering曾经对4-12岁小孩做过生和死的认知实验,这些把生理和心理分开的身心二元论(mind-body dualism),似乎是一种直觉性的本能,是我们大脑默认的认知系统。意识到人死后就不再具有心理功能,反而是文化习得的结果。灵魂来自我们认知的局限。

“我们有两套分离的认知系统,一个处理物质物体,一个处理社会客体。”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Paul Bloom认为,这种二元论为我们的超自然信仰提供了基础。

我们可以想象没有心灵的物体,例如桌椅,杯子等寻常万物,也可以想象心灵独立于身体之外存在,这就是灵魂。即使肉体已经死亡,灵魂仍可以继续存在,我们便有了来世的观念。因此是唯心的产物,只存在于我们的大脑和意识之中。

而传统的一些宗教说法认为,灵魂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类,甚至每一个生命体。它是赋予我们肉身出现生命特征的唯一要素,同时也是维持我们肉身拥有生命特性,具有自我意志的关键因素。失去了灵魂,才是彻底失去了生命。

宗教认为灵魂应该是一种纯粹的未知能量,它不会在客观世界里以实体形式存在,唯一的实体就是人的肉体,同时也是灵魂的载体。

从科学角度来说灵魂并非是一种虚无缥缈架空于现实世界之外的东西,它就是人类的基因,是生命的源头和主宰,蕴藏在我们的染色体之中,使人体具备和外界进行能量交换的过程,使大脑具备信息存储和交互反应,创造意识并输出意识。

如果对灵魂重新进行定义,不知道基因一词是否足以概括,因为它掌控你一切的生命活动,从开始到结束,而且它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而且,基因的强大还体现在,它可以不断复制自身,传递自身,或者换作其它人的说法进行类比,那就是具备复制和创造新的灵魂,携带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毕生记忆,使生命之火生生不息,循环往复。

而最近关于量子意识的研究发现,假设宗教定义的灵魂真的存在,那么人类的量子意识可能就是灵魂的表现形式和存在的某种证据,同时,量子意识可能也是开启平行世界真正的大门。后期的文章将会进一步揭示关于量子意识的奥秘。更多文章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脑洞实验室”。

让我们把脑洞和思路放大。

广义上的灵魂是什么?

灵魂的本质又是什么?

谈到灵魂的本质则离不开谈论生命的本质,而谈论生命的本质又过于宏大,我们不妨从物理学上的熵增定律出发,这个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发展出来的神奇定律从哲学层面加深了我们对生命本质的认知—生命的本质就是维持和创造自身的有序性,维持生命就是维持有序,创造生命就是扩大有序范围。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熵增定律,该定律认为,任何比环境温度高的物体,都会把热量向低温环境散发,直到系统内温度平衡。如果没有外界能流的引入,绝不会出现热量重新富集的反向过程。所以,所有的恒星终将熄灭,宇宙中不再有能量的流动,因而不可避免地走向无序。熵,一个抽象的物理意义,代表系统的无序程度。无序程度增加,熵增;反之熵减。

罗素说,有史以来,科学所做的最可怕最阴郁的预言,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所预言的宇宙末日。宇宙在不可违抗地走向热平衡,走向无序,走向灭寂,人类所创造的辉煌业绩注定要在大死亡中归于灭绝,人类成就的整座殿堂将不可避免地被埋葬在宇宙的碎片之下。这个理论是如此无可争辩,以至于没有哪一种反对它的哲学可望站住脚。

因此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世间万灵乃至整个宇宙来说都是一种灾难,一种宿命。而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我们有幸可以领略到“灵魂”所包含的无穷力量。

广义上的灵魂可以定义为生命体摄入反熵的工具,或者说灵魂本身就是一种反熵。

而生命的出现,恰恰是要阻止这种不断趋近无序和混沌的过程,不断地创造并扩大有序。因为只有在一种高度有序的环境中,生命才可以孕育和壮大。

我们目前的生存环境是仰赖于一种有序性的金字塔结构,以混沌宇宙作为塔底基石,量子的涨落形成引力场出现星云,到星云中以同样的形式构建银河系,再到进一步构建太阳系和地球,从磁场和大气的产生到水源和岩石圈的出现,再从基本化合物到复杂染色体,从单细胞生命到人类这样的过程,都是一种不断向着更高层次有序性进发的体现。

而金字塔,作为地球上最神秘的建筑,不得不说还真有可能是某种启示人类的“神迹”。

问题又来了,如果说灵魂是一种反熵,那么这种反熵是如何在这个熵增的宇宙中诞生的?难道这个熵增的宇宙会刻意创造阻止熵增的东西来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另外,作为可能的最高有序性缔造者或者说最强大的反熵者,我们是否可以做到在某种程度上真正逆转熵增定律?来保持熵值甚至降低它?

第二个问题只能留为悬念,它可能将成为指引人类前行的方向。而关于第一问题,我想借用一位生物界朋友的回答:

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定律。内容是在无“有意识的”外力干预下任何系统的内部都只会向无序的方向进展最终变成一团完全混乱无序而平等的“原子形成的浓汤而已”。

假设人类没有灵魂没有神,那么根据熵增定律,不要讲人类,就是生命都无法产生。

退一万步,假设生命最早真的起源于病毒这样最基本的RNA单链。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有机物不同于无机物的原子之间的化学键。有机物的碳氢氮原子之间结合与拆离时所需要的力有多强大。

因此漫游的原子与原子之间要形成有机分子,特别是遗传物质,在没有高级生命才具备的由一系列复杂的蛋白与辅酶形成的“氢能量传递链”时,需要多巨大的能量轰击才能稳定的聚在一起。以当时地球的条件只有闪电的能量能达到。这就意味着一种病毒要变成另外一种病毒而不是变种,就必须需要来一次闪电轰击才能拆掉原子或拼接新原子。

一个普通蛋白与糖体,光涉及的主碳链就上万个合成都那么难,何况是多达千亿个原子的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在自然界只能复制上代而产生,绝对无法从无机物原子合成出来的先例。

因为其需要的能量不是人类能够控制的巨大。而且,这里还没有考虑到概率问题,因为拆分有机分子用“自然的力量”重新拼接成更有序的遗传物质分子,就好比龙卷风把一堆废铁卷到空中,落下来的时候刚巧拼成了一辆完整的汽车一样。这就和无限个猴子随意敲打键盘能敲打出一个莎士比亚全集一样荒谬。

这一冲突至今进化论者无法完美解释。

甚至连“中间过渡化石”都至今没有被发现。

在欧美国家进化论作为一种学说仍是科学界的主流但是只是作为一种学术假说在论文界流行。

所以一下班科学家跑教堂的还是多数,比如下面这位:

因此,我们不妨在这里大胆设想,熵这个东西,可能是宇宙外部的某个超级文明(这样说会比神更好),为这个宇宙所设定的游戏时间。我们作为有“灵魂”的反熵物质,其未来所能达到的文明程度和在这个宇宙中所创造的有序性,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减缓甚至逆转这种熵增定律!

换句话说,他们还就是想看看你们有多大的能耐能够抵抗原先设定好的物理法则,目的可能是以后想要带你们去领略更大更精彩的世界啊。

那么是否可以说,熵增理论已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生命的本质是反熵?我们是否又可以凭借此猜测来推断和理解生命的意义?这个已经颠覆众人世界观的伟大理论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在此,把答案交给时间,让熵再增加一会儿。

从生到死,我们始终小心翼翼,不能让自己迷失,不能让自己跑得太快以至于丢失了灵魂,也仅仅是为了成为最真实的自己。

不过21克,却沉甸甸的,像是一种永恒,一个承诺,跟随在我们的生命里,让我们始终不要忘记自身存在的意义。

  • 发表于 2017-03-04 00:00
  • 阅读 ( 802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