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把韩国人贬称为“棒子”?

在今天的中国互联网上,很多人都习惯性的称韩国人为“棒子”,很多人调侃的将韩国棒子、中国喷子、日本鬼子、越南猴子和印度阿三并称“亚洲”五大巨头,这些称谓都是贬称,除了中国喷子是近些年才出现的以外,其他几个都算是历史悠久了,今天就来给大家说一说中国人为什么称韩国人为棒子。


(清朝文献中记载的高丽棒子)

据南京大学历史学系黄普基的考证,中国人把韩国人称为棒子,最早是在清朝康熙年间,棒子原本写作“帮子”,原本指的是明清时期朝鲜贡使团中地位低微的服役者;这些人由于地位卑贱、素质低下,在中国境内偷摸扒窃、违法乱纪,给中国政府和百姓带来很大麻烦,因此造成了中国人对朝鲜人的恶劣印象,再加上明清朝廷以“柔远”之姿态来优待使团而牺牲沿途官民的部分利益,致使中国百姓将带来的不便归咎到朝鲜使团头上,那时的朝鲜也称为高丽,所以就产生了“高丽棒子”这一蔑称。

在韩语中,仆役有时会被叫作“Bangza”,在朝鲜汉籍文献中写作“帮子”、“榜子”或“房子”。在韩语里,Bangza是古代在地方衙门干活的男性仆人。例如韩国家喻户晓的《春香传》里的人物“房子”(Bangza),就是在衙门里服役的男仆,“棒子”这一蔑称,就是从韩语中的仆役的中文发音来的。

棒子这个词虽然是出自清朝,但称韩国人为棒子的现象在当时还是很少,这个称谓真正在中国流行起来是在抗日战争以后,当时的朝鲜半岛是日本的殖民地,可韩国军人却没有丝毫继承日军的特点,那就是不怕死,在二战的后期,日本出现了兵力匮乏的情况,所以在韩国征集了不少的成年男性作为韩籍日军前往中国战场,但是韩国人往往都是草草训练几个月就派往前线,所以战斗力十分差,在与中国军队作战时,往往都是日军冲在最前面,而韩籍日军则在阵地观望,后来日本也发现了这种情况,就只让韩籍日军负责沦陷地区的安保工作,不参与正式的战斗了。


(清朝文献中记载的高丽棒子)

韩籍日军在负责安保工作时,十分威风,经常在城门口拿着木棒耀武扬威,对着中国百姓又打又骂,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韩国棒子”这个称谓才在中国流行起来,并且一直沿用至今,等到二战胜利后,朝鲜半岛爆发了内战,韩国军队很光荣的继承了这一作风,整个战争期间,韩国军队伤亡了58万人,而被俘与失踪的(逃跑)士兵人数则达到了62万人,这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葩了。

在《人民日报》上曾经发不过两篇关于“高丽棒子”的文章,《“援朝”正是为了反对“高丽棒子”》和《朝鲜人民心目中的“高丽棒子”》,文中乐意看得出朝鲜半岛的人们同样对这些充当日本狗腿子的棒子恨之入骨,就好比中国人恨汉奸一样。


(清朝朝鲜贡使团)

近些年韩国对中国的文化输出做得相当成功,以致于中国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很喜欢韩国文化,向往韩国人的生活。实际上韩国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都是儒家文化的内核。不同的是韩国人更重视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所以频频出现抢注端午节、孔子是韩国人、李白是韩国人等等跟中国抢文明的闹剧,让中国大众很不愉快,更是加深了“棒子”这个词在国民心中的形象。

  • 发表于 2017-03-08 00:00
  • 阅读 ( 93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