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生物技术,能造出《生化危机》中的T病毒吗

最近,《生化危机·终章》热映,又掀起了一股观影狂潮,毕竟这部系列电影承载了很多人的青春。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感受观影震撼的同时,不少人也会思考,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化危机》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吗?

(图片来自网络)

基因是一段携带遗传信息并具有功能性的DNA序列。基因所携带的信息不同,导致了生物个体间的表现不同。从理论上讲,通过基因的改变,可以使一个生物体变得更强壮、更敏捷。为了研究、解码和改变基因,科学家们开始改进出各种工具,其中最犀利的非病毒莫属。

提到病毒,人们首先会想到它是一种微小的病原体。病毒的英文名称Virus,即拉丁语中毒物的意思。流感、水痘、天花、艾滋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但并非所有的病毒都会导致疾病。自1899年贝杰林克首次发现烟草花叶病毒至今,人类已经鉴定了超过5000种类型的病毒。

病毒的生物学地位十分微妙,它不能自行复制,但是在活细胞内又可以「繁殖」。病毒形态各异,但主要由蛋白质衣壳和病毒基因组构成。衣壳蛋白可以和宿主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将病毒基因组注入受体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完成病毒复制。利用这一原理,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替换病毒的基因组,去除致病部分,发挥特定的功能。

例如,现在的学术机构广泛使用腺相关病毒(adenovirus associated virus,AAV)作为实验工具。将改造过的腺相关病毒注入实验小鼠体内,可以使特定类型的细胞带有绿色荧光,方便实验者观察细胞的状态。如果将符合条件的人类基因插入病毒基因组内,更有可能将其应用于基因治疗领域,治愈由于先天基因缺陷所导致的遗传病。

(图片来自网络)

截至目前,没有任何一种工具可以和病毒一样,在繁殖行为以外,起到高效传递基因的作用。所以,任何针对基因改造的设想,都离不开病毒二字。《生化危机》中保护伞公司的T病毒、《猩球崛起》中基因系统公司的ALZ-113、《我是传奇》中的K病毒、《僵尸世界大战》中的狂犬病毒,病毒传播迅速,听上去让人不寒而栗,固然是这类电影所仰仗的卖点。但进行基因改造,是各种新式病毒被开发出来的原始目的。

如果有足够的想象力和与之匹配的技术,基因的改变甚至可以让人类长出翅膀。但是,这样复杂的技术是如此难以实现,如同“无限猴子定理”一样:让一只猴子在打字机上随机地按键,当按键时间达到无穷时,几乎必然能够打出任何给定的文字,甚至是莎士比亚的全套著作。但是,即使宇宙中充满了猴子一直不停地打字,能够打出一部《哈姆雷特》的概率仍然少于10183,800分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未来会出现病毒导致的“生化危机”吗?我们当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所以学术界对于任何一项新技术的运用,都有着安全和伦理的重重考量。不过,如要出现电影中一般世界大战的场景,至少要以更加卓越的学术积累为前提。

当前的科学难题,不仅仅在于人类可以利用病毒达到什么目的,更在于我们对于生命最基本的认知还远远不足。试问,在不知道哪一个基因可以强化身体、哪一个基因可以减弱痛觉的情况下,即使手握最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又如何能造出符合要求的强化战士呢?

(作者:袁博,中国科学院神经所,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

编辑:鲁凡英

本文系原创作品,商业合作及转载请联系jiangq@cast.org.cn 投稿请联系jial@cast.org.cn

  • 发表于 2017-03-09 00:00
  • 阅读 ( 862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