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真的曾有第三只眼吗?

在各类故事中,不管是横眼还是竖眼,凡是拥有第三只眼的,都是不得了的人物。这第三只眼被视为“天眼”,据说能使人有异能、奇视,是个大杀器。不过,人真的有第三只眼吗?

第三只眼,确实可以说有

呃,但不是说我们要变成这种形态……

这事得从动物的起源说起。眼睛本来是感受光照的结构,最初也不能成像,最多也就是感受一下哪里比较亮,哪里比较暗。眼虫是具有眼点的单细胞动物,如果你认为它是动物的话,它也携带着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它用细胞里的橙红色的眼点(Stigma)配合光感受器(photoreceptor)来寻找光明,以便可以跑过去进行光合作用。这大概是最原始的视觉系统了。如果你有一台光学显微镜,可以在乡下粪坑里的那浓浓的绿色汤水中取样,然后在显微镜下找到它们。

后来,多细胞动物演化出了神经,也产生了更加复杂的视觉系统,眼睛作为其中的重要元件,是没有数量和位置限制的。比如海蛇尾,全身都覆盖着感光结构,于是,全身都是小眼睛……不过,有一个经典的模式,就是两边各有一组“侧眼”,然后中间再来一组“顶眼”。今天,你在昆虫中,仍然能够看到这种组合模式——由许多单眼组成的复眼位于两侧,头顶还有1-3个单眼。

其实,我们的祖先,早期的脊椎动物很可能也有采取了类似的布局,在今天的一些原始爬行动物中,依然能够看到这个顶眼。比如鳄蜥,只不过,它顶眼也只有简单的感光能力。

而对我们而言,顶眼已经内化,变成了一个叫松果体的结构。

神奇的松果体

你别以为松果体会像眼睛那么大……它小到几乎很难让你找到——大约只有5-8mm长,3-5mm宽,形似松果,重量不超过1/5克。位置就在这里:

按古人有限的解剖学知识,找到并且重视它的概率很低,所以,此第三眼非彼“天眼”。松果体和“天眼”的关联,很可能是后人的牵强附会。至于说想蒙着眼,开发松果体的视力功能的,我只能说,你想多了。想靠松果体看见东西不可能,太执着到精神恍惚,倒是有希望产生幻觉……但,那是病,得治。

松果体的作用确实容小觑,但它是动物(也包括你)的生活节律有直接影响。或者说,它就是我们体内的“钟表”,让我们的身体知道自己所处的时间,并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比如,每到晚上,就都会变得想睡觉。松果体产生褪黑激素、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等多种激素,现在更像是一个腺体,其中,最主要的产物,当然是褪黑激素(melatonin,MLT/MT)。

褪黑激素是综合性激素,对各个器官和系统都有调控作用,能够影响和干预人和动物的的许多神经活动,并使之呈现节律性变化,如体温、代谢、睡眠与觉醒、情绪、智力等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褪黑激素能对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起作用,影响动物的生殖节律,使动物出现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发情期,也对女性的月经周期起作用。

褪黑激素,不能神话

褪黑激素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人们在发现了褪黑激素能够调节生物节律后,又发现褪黑激素的更多作用,如可以改善睡眠、抗癌、抗衰老、抗氧化、增强免疫,甚至还有研究说能镇痛、避孕、抗艾滋……于是,褪黑激素就从单纯用来倒时差的药物,变成了万能药、保健品,一时间,炙手可热。

没错,褪黑激素确实有很多有益的功用,但是,更不要忘记,它是一个综合性激素,对全身都有调节作用。因此,额外补充褪黑激素,可能造成身体怎样的连锁反应,目前还是很难评估的。有的时候,可能会适得其反。

以过去认为可以促进睡眠的功能为例,人类的睡眠是昼夜交替刺激松果体有规律地分泌褪黑激素。如果晚上额外服用褪黑激素,也许会产生强烈的睡意,让人睡个好觉(台湾地区有研究认为无效),但也会冲击到人体正常的节律,使人体节律调节紊乱。事实上,现在,关于褪黑激素的作用效果、机理的研究并不透彻,其副作用也尚待全面评估,因此,应该慎服。

  • 发表于 2016-10-19 00:00
  • 阅读 ( 77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