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治疗,时间就是脑功能?

2016年10月29日是第十一个世界中风日。

世界中风日活动是由世界中风组织于2006年发起的,今年的主题是:“直面事实,中风可治”,“增强认识,快速行动”。

有关脑中风的一些事实

“谈癌色变”还是“谈中风色变”?

如果你关注老年人社区活动,会发现有关健康和疾病是老人们最常涉及的话题。但是,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老人们并不会“谈癌色变”,而更会“谈中风色变”。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他们会回答说:“我都活这么大年纪了,不怕死,怕老来自己顾不了自己。你看看,那谁,‘栓’(脑血栓)住10年了,瘫在床上都8年了,床上吃床上拉,现在连谁是谁都不认识了”。

脑中风,医学上也称脑血管意外,是由于脑血管阻塞(称缺血性脑中风,约占80%)或破裂出血(出血性脑中风,20%)导致脑缺氧细胞坏死的急性发作性疾病,结局往往是死亡(12~18%缺血性中风,37~38%出血性中风会在发病30天内死亡);或遗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残疾);反复发作还会导致脑缺血性痴呆或抑郁症。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每2秒钟有1人,全年有1500万人受到脑中风攻击,其中600万人因中风死亡,平均每6秒杀死1人,而更多的人遗留不同程度残疾。脑中风已经形成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第三大致残原因。

脑中风是可以治疗的

医学的发展已经使得脑中风成为高度有效治疗的疾病,积极的治疗可以挽救生命,很大程度上避免残疾发生。

缺血性脑中的治疗

缺血性脑中风是由于血管内形成血栓凝块或者其他部分血栓脱落阻塞血管所致,治疗原则就是尽可能早的消除血栓。

目前有效的方法有两种:

1. tPA静脉内溶栓治疗。tPA是一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也是FDA批准的缺血性中风治疗的唯一溶栓剂,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通过静脉注射可以有效的溶解脑血栓,实现脑组织再灌注,拯救因缺血而频死的脑组织,极大改善脑中风恢复的机会,避免残疾的发生,是目前缺血性脑中风治疗的黄金标准。

前提是治疗必须在发病3小时(部分患者最长可延至4.5小时)内实施。

2. 血管内手术治疗。也称血管内血栓切除术,是通过动脉插管到达脑血栓部位通过机械手段将大的血栓凝块去除,是另一种消除血栓的有效方法。

同样的,这种手术也需要及早实施,在急性中风发病6小时内完成,并且可以在患者接受tPA治疗后联合实施。

出血性中风治疗

出血性脑中风的有效治疗主要是两种手术。

1. 血管内手术。类似于缺血性中风的血管内手术,同样需要训练有素的医生通过动脉插管达到脑出血部位,然后对造成出血的病变,如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进行止血治疗,这种介入手术的优势在于侵入性更小,更有利于恢复。

2. 手术治疗。开放性手术(也叫开颅手术,民间也常称“钻孔”手术)是治疗脑出血更常用的方法,一方面可以止血,另一方面可以吸出积血解除对脑组织的压迫,拯救脑组织。现实中,我们可以见到很多脑出血病人经过手术治疗后完全恢复不留任何并发症的病例。

无论是介入手术还是开放性手术,最关键的因素仍然是及时、早期。


脑中风,并不富贵的“富贵病”

从以上论述可见,脑中风是可以有效治疗的,有效的治疗可以拯救生命,挽救健康。

然而,世界范围内脑中风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却持续走高。一个重要因素是,与很多人的认识相反,脑中风并不是一种“富贵病”而是一种“穷病”——近几十年以来,欧美发达国家脑中风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稳定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而低中收入国家却持续攀升。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70%的中风和87%中风有关的健康寿命损失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低中收入国家脑中风发病率增加一倍以上,而同期高收入国家发病率下降了42%。平均而言,相比高收入国家,低中等收入国家人们中风发生提早15年, 并导致更多的死亡 。

低中收入国家意味着医疗资源不足和治疗的延误甚至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结果是,目前,中风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第2大死亡原因,在欧美却排在第5、6位。

脑中风,“FAST”识别

脑中风的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另一个主要原因治疗不及时,更根本来说就是人们对于脑中风的认识不够,不能及时识别中风从而延误了宝贵的救治时机。

这一点在我国可能更加突出,因为大多三甲医院已经可以进行脑中风有效治疗,但是多数病人却未能早期就医。

那么如何及时识别脑中风呢?

脑中风的识别,也就是家庭简易诊断依赖于临床症状。

急性脑中风通常突然发作,表现为一侧面部嘴眼歪斜或者肢体感觉、运动障碍,或伴有视力障碍(常为视野改变)和语言障碍(说话含混不清,或失语)。有时候患者也可以突然扑倒,意识部分或丧失(部分),还可伴有剧烈头痛和恶心呕吐(常提示是出血性脑中风)。

一旦发现有人出现这几种症状(并不是所有病人都会同时出现,严重程度也可以不同),应该第一时间意识到脑中风的可能,旁观者所能做的是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

为了便于记忆和更加直观,有人总结这几种症状,以各自英语单词首字母命名为“FAST”,并图示如下:

脑中风,“FAST”行动

与前一个“FAST”不同,这个“FAST”的意思是单词字面意思,就是快速反应、快速行动,也是今年脑中风日的另一个口号,目的是力争在1小时内使得患者到达医院获得有效的治疗。

换句话说就是脑中风救治,脑中风治疗,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脑功能。。

在我国,无论民间还是网络,都有大量脑中风院前(或家庭)急救的方法。最出名的当属“放血疗法”。

最典型的比如前几年官位流传的南怀瑾脑出血“放血-牵耳疗法”:发现脑出血病人,就地取材用任意针具,用火烧一下消毒,在患者的十个手指头尖儿上面刺出血来,等十个手指头都流出血来(每指一滴),大约几分钟之后,患者就自然清醒了。如果嘴也歪了,就拉他的耳朵,把耳朵拉红,在两耳的耳垂儿的部位,各刺两针,也各流血两滴,几分钟以后,嘴就恢复原状了。

事实上,这些纯属无稽之谈,没有任何研究证据支持这些所谓急救方法有任何疗效,相反却十分有害,一方面延误呼救,另一方面这些恶性刺激可能刺激患者血压升高进一步恶化病情。

那么正确的家庭急救是什么?

相对于其他很多疾病的院前急救旁观者的大有作为,比如心跳骤停的心肺复苏,旁观者脑中风家庭急救除了“FAST”外,“无所作为”就是的最好的作为:

“FAST”,就是及时识别脑中风的可能,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待过程中,所能做的只有,如果患者意识丧失,将其置于侧卧位,目的是防止可能出现的呕吐后的误吸。如果患者是清醒的,可以帮助其卧于最舒适的体位,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甚至与大有所为相反,脑中风的院前急救更应该强调“有所不为”,即几个不要:

1.不要搬动和过分地摇病人,特别是对于脑出血病人(很多时候你并不能做出判断)。因为急性脑出血早期病灶非常不稳定,病人体委的的移动、头部的晃动会增加颅内出血,加重脑水肿。

2.不要乱用药。原则上禁用一切药物。

3.保持病人处于安静状态,避免一切刺激,像我国民间普遍推崇的按压或者针刺“人中穴”,和前述放血疗法等,都属于有害无益的恶性刺激,应该一律严格禁止。

  • 发表于 2016-10-29 00:00
  • 阅读 ( 787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