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法医秦明》好看,还比《法医秦明》下饭

补习TVB老剧《法证先锋》。从2006到2011年总共出了三部,前两部是同一拨演员,故事也是一个整体,第三部大换血我就没看。一二部基本上是法证部与重案组联手破案的模式。

一、叙述性诡计

通常情况下,一旦掌握了编剧的叙事套路,就能总结出如下规律,适用于绝大多数涉案剧:

表面破绽百出的一定不是真凶。

矛盾众人皆知的一定不是真凶。

作案动机明显的一定不是真凶。

而《法证先锋》有时运用了高明的“叙述性诡计”,使得凶手是谁并没有那么好猜。(注:“叙述性诡计”是推理小说常见的写作手法,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罗杰疑案》首开先河。简言之,就是利用结构或技巧有意隐瞒与误导受众,终极真相揭晓时令人错愕不已。)


比如第一起“灭门案”,谭家三人遇害身亡,只余一人奄奄一息。谭父做钻石生意,重案组的调查方向是“入室劫杀”,然而怀疑对象的嫌疑排除,案件一筹莫展。此时引入另一线索——女星kiki被跟踪案。两个案子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跟踪狂无意中提供了案发当晚的重要证物——有凶手影子的照片。

人称“行走百科全书”的高级化验师高彦博(以下简称高sir)与法医古泽琛经过重重推演,发现凶手特意穿了双大鞋误导警方对其身高的判断,而化验出的羊齿苔藓(生长在鱼缸中)更让真凶无处遁形。原来,谭伟昇在杀死家人后自导自演了“受害者”苦肉计,并将钻石藏于鱼缸底,可真是“灯下黑”啊!


最出人意料的当属高sir太太中斑蝥素毒心衰致死案。此前编剧铺垫了死者生前惨况:车祸瘫痪、肝癌折磨。两人有作案可能:一是高sir前女友林沛沛,当年出国前写给高sir的信被高太太藏起,情缘尽断,且其为医生精通药理;二是常来探病的高父,见儿媳饱受病魔摧残于心不忍。

为了误导观众,编剧先让林沛沛对病危的家养狗狗“送往生”,以表现其“冷血无情”、仿佛对生命极端漠视的态度;再让高父烧香祭拜妻子,说些儿媳和儿子从此都解脱了的话。他们偷偷看向高sir的目光有关切也很复杂,辅以惊悚配乐,增强了作案嫌疑,令观众以为二者必居其一。

实际上这却是一桩由于无知导致的误杀悲剧:护工玉姐误信偏方,连续10天喂高太太喝下含毒的药却不自知。而在本案的开始,玉姐自己吃了沾上斑蝥素的蛋糕后中毒,一直躺在医院的她如同自带“障眼法”一般,一度遮蔽了警方与观众的视线。

二、无处不专业

“法证之父”埃德蒙·罗卡说过:“凡两个物体接触,必会产生转移现象。”也就是说犯罪现场必然会留下某些带不走的证据。罗卡定律是法证科的黄金定律。

在硬件上,该剧展示了多年前法医的诸多科技手段,例如对蛋糕盒做纤维测试、“诺曼任务”(高空掷物测试)、用容貌重整技术进行“枯骨重整”,通过推断死者脸部肌肉厚度来还原死者容貌,等等。

法医验尸时会口述结论,剧中也用传帮带的方式(钟嘉欣饰演的法证部新人经常向前辈发问)向观众普及相关知识。当然,这些技术手段现在看来,很多怕是早已落后了。

其次,该剧也展现了法医行业不为人知的危险性。在污水道搜寻骸骨,稍不留神卡住腿就可能导致截肢的后果;他们也随时可能成为别人的报复对象,第一部大结局这集,高sir就被凶徒绑架关在四周封闭的仓库里,几天没水没食物生命垂危……

此外,法医古泽琛工作之余以古采尼的笔名连载推理小说。《法证先锋》第一部有一起连环杀人案,凶手是古采尼的疯狂粉丝,每次的作案手法都照抄了古采尼小说中的杀人桥段。

《法证先锋》第二部有老板看上这些推理小说的版权,决定改编成电视剧,几个女明星为了出演女主角Madam Mui争风吃醋,片场更是突发命案。能够把角色的职业身份、业余身份都与剧情紧密结合,且发挥到极致,同样也是专业性的体现。

收看资源:土豆等各大视频网站

文/玲珑茄

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上海沃雪影视  微信公号:woxueyingshi

  • 发表于 2016-11-08 00:00
  • 阅读 ( 122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