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死走狗烹:历史上人类养狗本来就是为了吃肉?

光靠捕猎是无法满足大量肉食供应的,人类大量吃肉的历史,与畜牧业息息相关。

第一种走进人类生活的动物是狼,人们发现驯养小狼可以有效的帮助自己捕捉更多的猎物,于是才有了今天的各种狗,这个时间大约是公元前四万年到一万五千年前。驯养动物让人类豁然开窍,各种动物纷纷进入人类的驯养名单里,欧亚大陆成了人类驯化动物的摇篮,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部分驯养动物都发源于欧亚大陆。

人类挑选动物的原则有三个:第一是个头不能太小,繁殖速度不能太慢。第二是不能主食是肉类,比如我们圈养的狗已经改变了食谱,变成了杂食动物。这个原因很简单,主食是肉类的动物会和人类抢肉吃,驯养起来成本太高,除了少数人没人养的起。印度的王公贵族过去就驯养过猎豹帮他们捕猎,但这种情况不是主流。第三有群体生活习惯、领地意识和等级观念,这样的动物方便管理。也许某些爱猫人士会很有意见,但是猫真的被我们驯服了吗?今天的家猫只是半驯服动物,在高贵的“喵星人”眼里人类只是它的合作伙伴,或者只是奴仆。


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墓穴中,就有被驯养的猎豹出现(图为现代临摹图)


猎豹在唐代传入中国,唐代章怀太子墓出土壁画《狩猎出行图》中,有只猎豹蹲坐在驯豹师身后(红圈处)

在欧亚大陆之外的美洲,印第安人驯养的主要动物有两种:羊驼和狗。羊驼生长在安第斯山脉,没能扩展到整个美洲大陆。古代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如果要打牙祭,除了去捕猎各种野兽外,就把狗当成了主要的肉食来源。他们养狗和养猪差不多,越肥越好。


今天爱狗如命的西方人在历史上也非常喜欢吃狗肉,维京人的墓地中就发现了不少被烹煮的狗肉残骸。荷兰人在19世纪更是发现德国人用狗肉冒充牛肉以次充好。


二十世纪初,位于巴黎的狗肉馆,狗肉在西方也是美食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这是中国春秋时代越王勾践奖励生育的政策。加上从《礼记?王制》“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的规定来看,我国先秦时代春秋时代狗肉与猪肉相当,甚至高于猪肉。

本文经指纹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 发表于 2016-11-21 00:00
  • 阅读 ( 79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