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孩子是否有必要做家务?

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变得越来越自恋、越来越没有责任感?据研究,年轻人同情心水平的下降,应部分归因于家庭教育方式的变化。

在过去,孩子是一个家庭获得生存壮大所需的实际帮助、甚至经济收入的途径之一;而今,孩子则被视为情感资产,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被爱。如今的父母更注重在让后代幸福而成功的基点上养育他们。

一、家庭教育模式为何发生改变

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技术的发展(包括洗衣机和洗碗机问世),孩子们做家务的时间就有所减少。孩子不再被视为对家庭生存壮大至关重要的贡献者,家长的关注重点也从家庭责任转向孩子的幸福和成功。

结果,孩子的权利感膨胀,责任感的培养却被忽视,家务不再像以前那样受重视。

尤其是出生在独生子女政策下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一代。其父母多数有经历很艰苦的生活,誓不让自己的遭遇在唯一的孩子身上重演。他们对孩子不计一切地付出,导致许多孩子不承担任何家庭责任,包括家务。

西方的孩子也是如此。研究发现,让孩子做家务的美国父母不到30%。正如学者理查德?兰德(Richard Rende)在其著作《养育能干的孩子》(Raising Can-Do Kids)中所言:“今天的父母希望孩子花时间在可以带来成功的事情上,讽刺的是,我们却不再从事一件实际上可引向成功的事,就是家务。”


二、责任如何让家庭纽带更牢固

家务在传统上是一项家庭义务,辛苦而枯燥。但研究表明,做常规家务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正义感,因为每个人都须做家务,这体现了公平的理念。家务也为孩子提供了加强亲情纽带和责任感的途径。

社会正义感的培养,意味着孩子会认为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片面的。家庭纽带有两个相互作用的维度:父母爱孩子,而孩子也感激父母所做的牺牲。

就后者而言,只有通过让孩子明事理,还有更重要的——确立家庭规范(家务包含其中),父母之爱才能变成实践,从而促进亲子间的彼此关爱,强化家庭纽带。

三、家务有助于让孩子学习成绩更好

统计发现,从小坚持做家务的学生学习比较勤奋自觉,而较少做家务的学生学习被动。有一位中学考试反应的实例:小特(化名)是正上初二的男生,小学时成绩在班上中上等,上了中学却走下坡路,出现单元考试不及格的情况,一系列反差一度让小特(化名)甚至不想上学。

小特(化名)从小有爷爷奶奶照顾,他不用做任何家务劳动,父母认为这很正常,孩子应专心学习,让他干那些零活是否太浪费时间了?经与小特(化名)接触,发现他有几个问题,也是大多数不做家务的小孩出现的问题:

一是注意力不易集中,做功课时喜欢听音乐、画动漫小人;

二是时间观念差,下学后与同学踢球常忘了时间;

三是学习上无计划,考前突击复习;

四是自控能力差,订了学习计划也难以做到。

四、给家长的话

一沙一世界,做家务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但于细微处看整体,于平凡处见深邃 。做家务能从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做事条理性、自制力、主动性、责任感等等。就以很多父母关心的学习而言:成绩较差的中小学生一般都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学习态度和习惯问题,可以考虑从做家务和生活自理做起,改变孩子的学习状况。


文/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网

更多关于高效阅读、学习、记忆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速读记忆,和我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 发表于 2016-10-31 00:00
  • 阅读 ( 752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