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哭你”的寒潮到底是怎么来的?

“北风呼呼的刮,雪花飘飘洒洒……”,随着下半年来最强寒潮来袭,这歌词可以说是逐渐成为写实。而我们,尤其是北方的小伙伴们最切身的感受,恐怕就是“冷就一个字”了。一个个纷纷被“冻成狗”,充分地体会到了“透心凉,心飞扬”的“酸爽”。

那么,这次寒潮到底有多“冻人”?它又是从何而来?我们该如何“对付”它?

寒潮暴雪双预警,局地降温超16℃!

中央气象台20日06时发布寒潮黄色预警,21日升级为橙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20日06时发布暴雪蓝色预警!

中国气象局20日09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寒潮)三级应急响应!

从气象部门的动作来看,此次的寒潮确实不容小觑。那么具体有多凶猛呢?

局地降温将超16℃。此次寒潮天气过程主要在20-24日,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先后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平均气温将普遍下降6~10℃,其中,华北东南部、黄淮中西部、江淮中西部、江汉、江南大部、华南北部以及四川东部、重庆东部、贵州中东部等地气温将下降12~14℃,河南南部、安徽西部、湖北中部和北部、湖南中西部、广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6℃以上!

多地气温创入冬以来新低。此次寒潮天气将致使我国多地出现今年入冬以来最低气温,部分地区还可能破历史记录。其中24日凌晨,华北平原北部最低气温将达到-10℃左右,最低温度0℃线将位于江南北部,江南南部和华南北部最低气温将达到4~8℃!届时,近日还在秀短袖的南方小伙伴们也该秋裤(甚至毛裤、棉裤)上身了!

全国大风降温预报图(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北方有暴雪、南方强降水。从昨天开始,华北地区遭遇大范围雨雪天气,北京、天津等地迎来今冬初雪。气象监测显示,京津冀地区、辽宁西部、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降水量有2~9毫米,其中河北北部、辽宁西部等局地出现暴雪。而随着冷空气的不断向南“走”,受其和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华北、黄淮、陕西中南部、江汉江淮等地都可能在本轮过程中迎来今冬的初雪。今明两天,陕西南部、黄淮西部、江汉北部、江淮西北部等地将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

北京或迎30年来最冷一周。受强冷空气影响,21-23日北京地区最低气温降幅达8~10℃,平原地区最低气温将降至-10℃左右,山区降至-14℃左右。预计本周二和周三的最高气温都仅有-2℃,上一次出现这样的低温还得追溯到1987年11月28日,为-3.3℃。而周三的最低气温预计将跌至-10℃,也是自1987年11月29日的-10.6℃以来的最低纪录。

北京未来7天天气预报(数据来源:中国天气网)

另外,还要提出的是,除了低温、雨雪外,上述降温地区还伴有4~6级偏北风,东部和南部海区风力有7~9级。强烈的低温,再加上雨(雪)水、大风作为“帮凶”,体感温度将更加寒冷,那种“酸爽”,想想都直哆嗦!

“冻哭你”的寒潮从哪来?

说到寒潮从哪里来,肯定有不少小伙伴张口就来:西伯利亚!因为在大家印象中,冷空气好像都来自那里。如在天气预报中,经常会听到“一股从西伯利亚来的冷空气前锋今天上午到达新疆北部……”这样的话。而寒潮作为冷空气中的最高等级,肯定也不例外。

这个答案说对也对,但不够准确。简单来说,寒潮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通常要经过三个“老窝”、一个“加油站”、四条“寻常路”。

所谓三个“老窝”,其实是冷空气的三个主要发源地:第一个是冰岛以南洋面上,第二个是新地岛以西洋面上,第三个是新地岛以东洋面上。这三个源地都在高纬度,常年受太阳光的斜射或很少见到太阳光,地面接收太阳光的热量较少,温度很低,如冬季北冰洋地区气温经常在 -20℃以下,最低时可达-60~-70℃,1 月的平均气温常在-40℃以下,可以说是冷空气良好的“生产基地”。

在这三个冷空气源地中,95%的冷空气都要经过西伯利亚中部地区,并在那里积累加强,可以说是冷空气南下的重要“加油站”,那里也因此被称为“寒潮关键区”。所以西伯利亚的寒冷也可想而知,冬季寒冷漫长,大部分都在-20~-45℃,年均气温低于0℃,北半球的“寒极”奥伊米亚康就位于此地。就在此次寒潮到达我国的前三天,西伯利亚的很多地方已经降到了-40℃以下。

北半球“寒极”奥伊米亚康(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经过西伯利亚的“中转”后,来到我国主要有四条路可以走: 第一条路径称为西路,冷空气在北纬50°以南,基本沿自西向东方向进入我国新疆,然后沿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侧南下;第二条路径称为西北路(又称中路),冷空气主力经蒙古国中部到我国河套一带南下,直达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第三条路径称为东路,冷空气经蒙古国东部移到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然后从黄河下游扩散南下;第四条路径称为东路加西路,东路冷空气从黄河下游南下,西路冷空气从青海东部南下,两股冷空气在黄河以南到长江一带“会师”,然后向南爆发影响江南、华南地区。不同路径的寒潮,其强度和造成的天气情况有很大差异。具体到此次寒潮过程,其冷空气的“主力”主要是从西北路过来。

我国寒潮源地和路径示意动画

附赠技能:面对“高冷”寒潮该怎么办?

1.当气温骤降时,要及时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的保暖,避免冻伤。

2.谨防寒潮带来的大风,将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加固, 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3.使用煤炉取暖(多在乡村或一些老旧小区)要注意保持房间通风,确保炉烟正确地排放到户外而不泄漏在室内,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4.避免在冰上行走,以防路滑跌倒;开车尽量避免行驶在冰雪覆盖的道路、立交桥和桥上。

5.老弱病人,特别是心血管病人、哮喘病人等对气温变化敏感的人群尽量不要外出。

6.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让身体拥有足够的能量用来保暖。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weather情报局团队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2016-11-21 00:00
  • 阅读 ( 78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