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保质期的食品,真的不能吃了吗?

说起临期食品,大家都不会陌生。逛超市的时候,大家会发现超市里经常有一些快要过期的食品降价或捆绑售卖。面对这些临近保质期限的食品,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这些食品有没有安全保障?真的不能吃了吗?

什么是临期食品?

临期食品是临近食品的保质期限,还没有过期的食品,临期食品还在食品的保质期之内,保质期是伴随着食品工业和食品流通产生的。食品企业生产的食品要想卖给消费者,需要经过储存、运输、摆上货架,再等待消费者买走。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而在这个过程中,食品不能变质、变味,出现品质的问题,所以每一种食品都会有自己的保质期。

临期食品能不能吃?

临期食品只是临近保质期,食品还在保质期之内,只要是在保质期之内的食品,质量就有保障。在国外,把临期食品降价出售或直接捐给慈善机构是商家的通常做法,比如在加拿大、美国、德国等一些欧美国家都有相当完善的食品救济机制,为低收入者提供最基本的食品保障。美国、英国、新西兰、日本等国家的食品还有最佳口味时期、最佳食用期或最佳赏味期的说法,过了最佳食用期但还不到保质期就开始打折出售。总的目的就是要让食品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但过期食品在国外也是不允许销售,除了销毁,还可以用来制作饲料和化肥等等。


在我国,商家一般会定期清点食品,把临近保质期限的食品找出来,通过降价的手段或捆绑促销,放在货架前排来售卖;这种销售方式一方面可以让消费者享受到真正物美价廉的商品,也避免了不良厂家把临期食品翻新后重新销售。

总的来说,临期食品是安全的,也是完全可以食用的,对于低收入者来说,也是节省了购买成本。对于买卖双方来说,是互惠互利的。

如何选择临期食品?

1.购买时要避免冲动消费

有些人看到临期食品的价格非常便宜,就会出现大批量的购买,好像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殊不知,当你购买的食品因为吃不完而超过保质期限,就变成另外的一种浪费。特别是鲜奶之类的食品,保质期只有几天的时候,购买的时一定要看清楚保质期的最后一天,尽量在保质期内将食品食用完毕。

2.选择临期食品看清保质期

如果打算马上吃,选择购买临期食品是非常划算的。比如我们日常吃的馒头,一般保质期也就是三天左右,晚上逛超市的时候遇上馒头打折,原价三元两个的牛奶馒头,打完折扣以后可能是两元两个,可以顺便买上两个,第二天还可以食用。另外,购买的临期食品尽量选择小包装的,食品的包装打开了,食品的保质期就已经作废了。所以食品在打开以后尽快吃完,吃不完的食品也要密封保存,以免吃到变质食品。

3.购买临期食品一定要选择正规商场或超市

购买临期食品尽量不要因为便宜而选择街边的小摊,谁也无法保障你购买的临期食品质量如何。从街边小摊购买的食品就像银行里的“离柜概不负责”。所以选择购买临期的食品,尽量从正规的商场或超市里购买。

编辑:刘伟琼

(专家:王桂真,国家一级营养师,一级健康管理师,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

  • 发表于 2016-11-05 00:00
  • 阅读 ( 136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