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碰见驱逐舰,就是老鼠遇见猫?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在很多人眼里,潜艇是忽隐忽现的海底幽灵,逮着个机会就能给敌舰来一发。然而,在看了几部较为写实且极其经典的关于潜艇的电影后,观众无不满腹疑问,这潜艇怎么那么弱,在驱逐舰面前,它怎么跟一只鼠似的?

二战潜艇带来的疑惑

《从海底出击》是一部评分高达9分的关于潜艇的电影,不少网友认为这是德国拍得最好的电影,时长达3个半小时,未剪辑版甚至长达5小时。如此漫长的电影现在很少见了,但观影时它会让很多军迷朋友忘了时间的流逝,大呼过瘾。这样的经典电影还有《海底喋血战》。

只是呢,无数人在观影过程中,一个问题总会不时地跳出来: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U型潜艇就击沉了协约国舰船数百万吨,战绩惊人。甚至在美国独立战争时(1776年),史上第一艘用于军事的潜艇就出现了。可是为何,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的潜艇遇到对方的驱逐舰时,还是被对方打得满地找牙?

原因很多。咱们逐条分析。

鱼雷

二战时的鱼雷主要是直航式,所谓直航式,就像是开枪后,子弹只能直直地往前飞一样。

所以,二战时德国的潜艇主要用来破坏对方的海上交通线,就算是攻击大型商船时,也需要浮出水面或水面附近,并且是在商船的前进方向的旁边,用潜望镜测定商船的距离和速度,然后打提前量。

会拐弯,能自主寻找目标的鱼雷在二战早期和中期还没有出现,直到二战晚期德国才研制出来,但也不成熟。二战时,美国的潜艇就被自己发射的鱼雷杀回马枪后击沉。

当潜艇为了躲避驱逐舰下潜到深海后,潜艇是难以向水面上的驱逐舰发射鱼雷的。因为你无法在深海精确测定水面舰艇的速度和距离。

没有主动声呐!潜艇官兵“两眼一抹黑”

水面上的驱逐舰利用主动声呐,可准确探测到水下的潜艇,然后快速行驶到潜艇上方,不停地抛深水炸弹。

(动图)主动声呐类似雷达,驱逐舰主动发出强有力声波,碰撞潜艇后返回。

二战时的德国潜艇,大都没有安装主动声呐,只有被动声呐。因此,在100多米,甚至200多米深的大海里,潜艇里面的官兵是真正意义上的两眼一抹黑,只能使用被动声呐(水听器)仔细倾听,驱逐舰过来了没?走远了没?深水炸弹落下来没?

二战时的被动声呐就是一个水听器,戴着耳机听就行了。

在那时,仅仅是依靠听,就想对水面上的驱逐舰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发射鱼雷是很难的。

那么,为什么二战时德国的潜艇不装主动声呐呢?原因很多,咱们不细说。在这里,我们就假设那时的德国潜艇已经安装了主动声呐,结果又会如何?

结果就是,作为潜艇的第一大优势——隐蔽,就不复存在了。本来,驱逐舰需要使用主动声呐发出强有力的声波去触碰深海的潜艇,反弹后以此定位潜艇,这下好了,潜艇自己就发射发出大量声波,那么驱逐舰就更容易定位潜艇了。

打不过就跑呀!潜艇“老牛拉破车”

既然二战时的潜艇打不过驱逐舰,那就跑呀!跑不掉。

试想,一个在水下,一个在水面,谁的阻力更大一些?当然是潜艇,这是其一。

其二,那时的潜艇,其动力之源是这样的,水面上时使用柴油发动机,同时给蓄电池充电,到水下后,就只能依靠蓄电池作为动力了,因为柴油机需要大量氧气,而潜航时,氧气是远远不够的。这导致潜艇的水下速度很慢,只有不到10节的速度(18.52公里每小时),大多在4节或者5节左右,而同期驱逐舰的航速高达30节(55.56公里每小时)。虽然德国后来制造出了更先进的XXI级潜艇,水下最高航速可达17.2节(31.8公里每小时),但是,这已经是二战后期了,总共只有两艘XXI级潜艇参加战斗巡逻,且没有参加过任何战斗。

跟驱逐舰相比,潜艇的速度简直是老牛拉破车。水面上的驱逐舰就像一只矫健的兔子,它可以快速跑到潜艇上方,哗啦啦扔下一堆深水炸弹。若遇到危险,分分钟就能逃得远远的。

躲不过,上浮决战?潜艇耗不起

且不说,驱逐舰给不给潜艇上浮的机会。即使潜艇上浮了,也是凶多吉少。因为驱逐舰的大炮,可不像鱼雷那样慢吞吞,大炮既快又准,在潜艇还在慢慢上浮的过程中,驱逐舰就能将数发炮弹打过去,打掉潜艇高高耸立的指挥塔。

退一步,即使上浮后的潜艇逮着机会,向驱逐舰发射了鱼雷,这也不意味着驱逐舰必死无疑,因为其速度快,灵活,有机会躲过鱼雷,当然,这是指二战时的那种直航式鱼雷。

跑不掉,上浮决战也不行,那可不可以在一个二三百米深的海域,让螺旋桨停转,并直接坐沉海底,从而慢慢等待驱逐舰离去?

虽然潜艇消除所有噪音,在一个复杂的海域坐沉海底,二战时的驱逐舰上的主动声呐是探测不到潜艇了,但驱逐舰知道这样一个事实——潜艇静止在某处了。那么,驱逐舰也关闭发动机,静静等待即可。

谁能耗得过谁?潜艇这个大铁罐子里的氧气是有限的,而当潜艇撑不下去,以为驱逐舰离开了,于是启动,此时,螺旋桨转动的声音又会被驱逐舰听到。

驱逐舰vs潜艇:心态不一样

除了以上的因素外,还有一个心理因素。水面上的驱逐舰,艇员晒着太阳,呼吸着新鲜空气,偶尔还能看到海鸥嬉戏。他们能以最佳的状态与水下的潜艇作战,即使不小心被潜艇发射的鱼雷干翻,他们也有足够的时间逃离即将下沉的驱逐舰。

但潜艇就不一样了,躲在深海,闷热不说,还呼吸着所有艇员的汗味、脚臭味、厕所味。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击中,潜艇说不定哪个地方出了故障,掉到了几千米的深海,那就会被压成夹心饼干。

随着同盟国加大对德国潜艇的打击力度,艇长这样感叹。

综上所述,二战时的德国潜艇,虽然它们干掉了同盟国大量的商船,让英国一度陷入困境,但是,当潜艇遇到同盟国的驱逐舰时,一个最好的策略是悄悄溜掉,别招惹。

那么,如果是现代常规潜艇遇到现代驱逐舰呢?这又是一个更大得多的话题了,欢迎大家讨论。

我们能肯定的是,一艘现代驱逐舰遇到一艘现代核潜艇,驱逐舰最好是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寒木钓萌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2016-11-16 00:00
  • 阅读 ( 72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