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为什么一定要和“社交”死磕?

【OKCoin币行】上周支付宝又厉害了,从27号下午开始,支付宝新上线的“校园日记”和“白领日记”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所谓校园日记,是针对女大学生而推出的“圈子”产品,在这个圈子里,只有在校女大学生可以发布动态,芝麻信用分值达到750分以上的男性用户可以对动态进行评论、打赏。白领日记则是只有女白领才可以发布动态。

之所以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是因为该产品一经推出,曝光了大量的大尺度照片,而这些照片只对芝麻信用达到750的男性用户可见,难免让人理解为色情营销,引起骂声一片。

有一个屡试不爽的定律讲得特别好,所有的社交和社区产品都始于约炮、衰于鸡汤、死于微商。借着这两个圈子,阿里巴巴又一次蠢蠢欲动,这已经不是阿里第一次探索它的社交梦,而这一次它派出了自己的王牌军——支付宝。

1、阿里的社交之路

社交一直是阿里巴巴的心结,早期有阿里旺旺、雅虎关系,后来又推出来往、钉钉,除此之外阿里还大力投资了新浪微博和主打“陌生人交友”的陌陌。

阿里旺旺作为淘宝买家与商家的通讯工具,难以向大众社交拓展,钉钉的目标群体是企业用户,尽管一路开疆扩土,其定位仍难以改变。雅虎关系已死,而来往自推出以来一直半死不活。可以说阿里巴巴的社交之路是屡战屡败,始终难以冲破微信强大阴影的笼罩。


在此期间支付宝也频频发力,从支付宝红包到生活圈,再到去年春节的“敬业福”,包括本次推出的“校园日记”和前段时间的“蚂蚁森林”,这些都是阿里在社交之路上的探索。

2、支付宝为什么一定要做社交?

支付宝为什么一定要做社交呢?一言以蔽之——危机感。

当今中国互联网的弱关系社交被微博垄断,而强关系社交则腾讯一家独大,PC端被QQ垄断,移动端被微信垄断,本来微信和支付宝相安无事,你做你的社交,我做我的理财支付,然而自从尝到微信红包的甜头后,腾讯不断在支付上发力,而且借助其在社交上的优势,基于人与人的“关系“,一路所向披靡,抢占了本来由支付宝称霸的支付市场,大有逆袭之势。在移动端微信支付与支付宝平分秋色,PC端自从腾讯投资京东以来,也对支付宝的统治地位产生强大威胁。无论线上线下,两家打的不可开交。


支付宝的社交,其实并不是真的要做社交,而是感受到了来自于微信支付的巨大压力,在微信“关系”的基础上,人们能够更加直接快捷的完成“交易”,转账、付款的效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而这正是支付宝一直以来欠缺的东西。

换句话说,支付宝并不是希冀用户真的每天使用支付宝聊天交友,而是希望用户在上面建立通讯录,在转账以及支付的时候能够像微信一样快捷。但是,这一步却异常艰难,为此支付宝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女大学生发布动态可以获得打赏、邀请朋友种树可以获得更多能量、以及结交信用良好的朋友能够提升信用积分,这一切都是为了提升用户的活跃度,加强用户之间的互动,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用户能够把通信录放在支付宝上。

支付宝可能也想当一个本分的理财支付工具,然而在互联网世界里,不动就是等死,尽管前路荆棘丛生,仍要硬着头皮走下去。

3、支付宝做社交难在哪里?

困难在于,本质上用户就不认可支付宝的社交属性。作为通讯工具的微信推出支付功能,用户会觉得如虎添翼,给生活带来便利,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然而作为支付工具的支付宝想要做社交,用户却觉得这使它变得臃肿,对生活造成打扰。这一点让支付宝有苦说不出。

从社交做支付容易,而从支付做社交简直难如登天,这是因为先建立“关系”,后产生“交易”几乎是亘古不变的规则 ,而支付宝要做的事情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如何找到更有趣的点,更巧妙的让用户一步步的将通讯录放在支付宝上,将是一个困难而且缓慢的求索过程。而本次“校园日记”带来的影响,虽然可能又让支付宝向前迈了一小步,却应该被当作一记教训。

(作者:李坏。)

  • 发表于 2016-11-29 00:00
  • 阅读 ( 731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