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成功了我却开心不起来|隐性自恋23个迹象

小友说:看完你就知道了,这个标题不是鼓励大家贴标签,是用来反讽的……

要是再让我多读到一篇什么关于“内向症状”的清单,我就哭给你看。

网络上充斥着这样的文章,列举出一条条“内向”症状,让你对号入座。一开始这些文章还算有些干货,比如《31个迹象证明你很内向》里尽管条目看起来略显夸张,但有些对内向者的描述还算一语中的,比如下图目不转睛看书对他人需求毫不理睬的这个煤球:

但很快内外向的讨论就开始歪楼了,比如什么“23个迹象说明你的狗狗很内向”啦,文章里居然说:

“它总是带着耳机听音乐,希望没有人会跟它说话或打搅到它。”

你已经受够这些人格清单体了,可它们还是源源不断地来。很多列表分明掺杂着不同的人格特质,却都被粗暴地分类在“内向”这个模糊抽象的概念下。

举个栗子,这些文章里很多会把害羞相关的行为算进内向人格的测量里。但事实上,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害羞和内向根本是两码事。害羞说的是一个人容易焦虑和有神经质的倾向。但很多内向者仅仅只是喜欢自己一个人呆着,他们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一点也不焦虑或者害羞。

这些文章还有一大罪状是,它们把内向和感官敏感混淆了。

“外向者没事可干的时候会觉得很无聊,但内向者面临的难题恰恰相反——当环境中充斥着各种不同的刺激时,他们很容易混乱甚至崩溃。”

——《23个迹象说明你是一个隐性内向的人》

事实上,感觉系统的敏锐(或者说我们常说的敏感)和内向根本不是一回事。很多真正意义上社交内向的人,对大声喧哗和超亮灯光并不排斥,但若是进行太多浅表的社交则会让他们情感耗竭。

相反,有许多社交外向的人会觉得过度的感官刺激很不舒服。大量研究表明,感官系统的敏感和神经质(焦虑)还有开放性有关,而不是内向性。

所以,当我看到这篇叫做《7个迹象证明Kanye West实际上是内向者》的文章时,我就抓狂了。真的吗!?

自恋和内向,真的不是一回事好吗?!

呐,说起来,你们有没有见过一类人,他们总说自己很“内向”很“敏感”,但实际上你觉得他们就是很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我敢肯定你见过,因为这种人真的多了去了。

说起自恋,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典型的自大狂形象:外向、爱竞争、很自信、自以为是、虚荣,特别需要被人崇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如何鉴别自恋”这篇文章)。但是早在 1938 年,哈佛心理学家 Henry Murray 就在他的本科生中发现了另外一批自恋型的人:隐性自恋者。

虽然那些显性自恋的人确实具备攻击性强、自大、把别人当工具利用、自以为很重要、需要被人关注这样等特征,但隐性自恋的人更容易有被忽略和被贬低的感觉,他们高度敏感、焦虑、有被迫害的妄想。

在 90 年代,心理学家 Paul Wink 分析了一系列测量自恋的量表,证实确切存在这两种不同表现的自恋。他把第一种叫做“自大-表现型”的自恋,第二种叫做“脆弱-敏感型”的自恋。

他发现这两种自恋存在共同的核心特征——自负,傲慢,只看到自己的需求而忽视他人的需求。不过,两种自恋的共性就此止步,随后便发展成了两种不同的外部行为特征。

自大表现型的自恋与外向,强攻击性,自信心强,需要他人崇拜这些特征有关。脆弱敏感型的自恋则和内向,高敏感,防御性强,焦虑和脆弱这些特征联系在一起。Jonathan Cheek 和 Jennifer Odessa Grimes 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研究,发现隐性自恋和高敏感人格量表(High Sensitive Person Scale)得分相当有关。

换句话说,虽然内向、敏感和自恋是相对独立的几组特质,但隐性自恋者很容易报告说他们内向和敏感。

看完上面这些,你一定很好奇,自己是不是带着内向面具的隐性自恋者呢?话不多说,下面我也提供 23 个条目来帮你看看你这个层面的人格特征。

Jonathan Cheeks 和他的同事们用这个量表调查了 420 名大学生被试,发现在“适应不良的隐性自恋量表”中得分较高的人,相对在优越感、羞耻感、神经质这些特质上得分也较高,而在自尊、宜人性、外向性和责任心上得分较低。而与此相反,“适应不良的显性自恋”与羞耻感、自尊还有神经质这些特质就没有什么关系。

不过,显隐性自恋的人都有强烈的优越感。从某个角度来说,如果你非要当一个自恋的人,当一个显性自恋的人或许比当一个隐性自恋的人要“好”。

下面就是问卷了,请诚实一点面对内心。

Maladaptive Covert Narcissism Scale (MCNS)*

适应不良隐性自恋量表

下列有一些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描述了某些行为或感觉。请回答这些感觉或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和你的情况相符合,然后在空白处添上对应的数字:

1 = 非常不相符

2 = 不相符

3 = 不确定

4 = 相符

5 = 非常相符


1. ___我会全心沉醉在思考和顾虑我的个人事务、我的健康和人际关系里。

2. ___我容易因他人的嘲笑和轻视而受伤。

3. ___当我进入一个房间时,我有些忸怩,感觉别人都注意着我的举动。

4. ___我不喜欢和别人分享一件成果的功劳。

5. ___我觉得自己手头的麻烦事就够多了,没功夫操心别人的烦恼。

6. ___我觉得自己的脾性和绝大多数人很不同。

7. ___ 我总是站在自己个人的角度去理解别人的评价。

8. ___我很容易沉迷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里,而忘记别人的存在。

9. ___ 除非我能感觉到小组里至少有一个人欣赏认可我,不然我不喜欢小组活动。

10. ___ 如果别人遇到了麻烦想要我花时间听他们倾诉并安慰之,我暗地里会觉得厌烦。

11. ___我嫉妒长相好看的人。

12. ___被批评时,我会觉得自己被羞辱了。

13. ___我不知道为什么别人没有多留意并欣赏我一些好的品质。

14. ___我总是非黑即白地看待别人,觉得别人要么很棒,要么很差。

15. ___有时候不知怎么地,我会有一些暴力的幻想。

16. ___我对成败之事特别敏感。

17. ___我觉得我有一些他人无法理解的麻烦。

18. ___我会用尽各种办法避免被拒绝的情况发生。

19. ___我有一些私下的想法、感觉和行为,要是朋友知道了会很惊讶的。

20. ___在亲密关系里,我很容易既崇拜又鄙视我的伴侣。

21. ___即使和一群朋友呆在一块儿,我也经常觉得孤独不适。

22. ___我会忌恨那些拥有我所没有的东西的人。

23. ___挫败与失望会让我感觉羞耻和愤怒,但我试图掩盖。

注:前十个条目出自原版《过度敏感的自恋量表》,其余为研究者Jonathan Cheek, Holly Hendin 和 Paul Wink 为提高信效度而新增的条目,这份新量表曾在 2013 年人格研究协会的大会上发表。

做完了吗?

现在我们把这些数字加起来,得到一个总分!

如果你看到有一些条目会觉得“我的天,这就是我!”,请别慌。就像我刚刚说的,这个量表的某些条目和其他测量内向和敏感的量表有重叠。在最近一项以本科生为样本的研究中,这个量表的平均分大概是65~70分。所以如果你的分数在这附近的话,你在隐性自恋这个特质上是正常水平。

如果你得分在40分以下,那你隐性自恋的水平很低。但是,如果你得了82分或者以上,你隐性自恋的水平就相当高了。如果你得了97分以上,那你就是一个隐性自恋者的典范。

那么,真正的内向者到底存不存在呢?当然存在。

真正的敏感型人群呢?也存在。

甚至,既内向又敏感的人也存在。

但上述关于隐性自恋的研究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口口声声说自己内向和敏感的人,其实只是以自我为中心,无法接受别人忽略他们的优秀而已。

所以,来个人把那些“内向者清单”烧掉吧,尽管它为自恋提供了蔽护和借口。

-end-

译者:牛语

阿姆斯特丹大学

脑与认知硕士在读

作者: Scott Barry Kaufman

原文链接:

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beautiful-minds/23-signs-youe28099re-secretly-a-narcissist-masquerading-as-a-sensitive-introvert/

「一日一小变」

“做量表”

花点时间做文中的量表吧~

了解一下自己

本文由友心人出品,转载前请联系邮箱media@yoxinli.com

  • 发表于 2016-12-08 00:00
  • 阅读 ( 906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