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上的农药残留到底该怎么清除?

每当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消费者往往会不知所措,会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大不了不吃的想法,可是当大家看到吃韭菜中毒?吃西瓜中毒?吃黄瓜中毒?草莓也曾闹出除草剂超标的新闻时,面对果蔬农药残留超标问题,难道还会说大不了不吃果蔬么?一种不吃没事,两种不吃也没事,总不能都不吃吧,水果、蔬菜可是我们摄取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重要来源呢,好在也不是所有的果蔬都存在农残超标的问题,所以,如何减少农药残留量,降低对人体健康危害,就变得十分重要了。那么相信你一定听说并实践过一、两种去除农药残留的小窍门吧,农药残留到底去没去掉,去除效果怎样,恐怕大家心里也会犯嘀咕,毕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啊,所谓的小窍门真的靠谱吗?

果蔬上的农药残留怎么来的呢?

果蔬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植物病虫草害的侵害,为了降低侵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自然会用到农药,随着农药使用范围的逐渐扩大和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暴露并日益突出,农残超标现象时有发生。农药按其用途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粮食熏蒸剂等,按其化学组成分为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氟、有机氮、有机硫、有机砷、有机汞、氨基甲酸酯类、氯化苦、磷化锌等。其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农药。有机磷农药,是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品种多、药效高、用途广,不同品种毒性差别大,除敌百虫之外的有机磷农药遇碱易分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在有机磷农药之后发展起来的合成农药,也是遇碱易分解,大多数品种毒性较有机磷类低。

农药除了可造成急性中毒外,绝大多数对人体产生的是慢性危害,农药在生产和使用中,可经呼吸道、皮肤等进入人体,多是通过污染食品的形式造成,占进入人体总量的90%左右,其污染食品的主要途径有:

  1. 喷洒作物: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而喷施农药,农药在食用作物上的残留受农药品种、浓度、剂型、施用次数、施药的方法、施药的时间、气象条件、植物的品种以及生长发育阶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施用频繁、施用量大时,离采摘期间隔过短施用农药时,就容易导致农药残留超标,这是最常见、最主要的农药残留途径。

  2. 植物根部吸收:据研究证实,喷洒农药后有40~60%的农药降落在土壤中,土壤中农药可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转移至植物组织内部和食物中,土壤中农药污染量越高,食物中的农药残留量也越高,但还受植物的品种、根系分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 空中随雨雪降落:喷洒农药后,有一小部分以极细的微粒漂浮于大气中,长时间随雨雪降落到土壤和水域,也能造成食品的污染。

4.食物链富集:农药对水体造成污染后,使水生生物长期生活在低浓度的农药中,水生生物通过多种途径吸收农药,通过食物链可逐级浓缩,尤其是一些有机氯农药和有机汞农药等。

5.运输和贮存中污染:由于运输工具、车船等装运过农药未予清洗以及食品与农药混运,可引起食品农药污染。另外,食品在贮存中与农药混放,尤其是粮仓中使用的熏蒸剂没有按规定存放,也可导致污染。

细数常见的去除农残小窍门

大家都听说过哪些去除农残小窍门呢?常见的主要有:流动水冲洗法、浸泡法、碱水洗涤法、淘米水洗涤法、盐水洗涤法、焯烫法、洗洁精洗涤法、去皮法、储藏法、晾晒法等。

  1. 储藏法

储藏温度、时间及农药本身的稳定性是储藏过程中农药残留降低的关键因素。每种农药的残留量随时间的推移都有所减少,种类的不同也影响其分解速度,比如有机氯类性质较稳定,存放12天,残留量分别下降约10%,而有机磷类效果明显,效果约是有机氯农药的3倍,而储藏在常温下的马铃薯中的噻菌灵56天后下降小于10%。当然这种方法适用于耐储存的果蔬。

2.去皮法

一般残留在外的农残可以通过去皮的方法去除大部分,有研究测得,如果大白菜头部完好的话,里面的叶子没有残留,实验表明,甘蓝99%的农残集中在外层的7片叶子内,另外除少量的六氯苯、林丹会渗入番茄果肉外,大部分残留于果皮上。

3.日光照射法

日光的多光谱效应会使蔬菜中部分残留农药分解,破坏,这种方法也不适合于不耐储存的果蔬,比如绿叶菜。

4.清水洗涤法

洗涤去农残法是人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去除农残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而且与农药残留的位置、残留时间以及洗涤的温度和类型有关。只残存在表面的农药,去除较容易,但对于内吸性农药则比较难去除。并且洗涤去除效果也与农残滞留时间成反比。滞留时间长则去除效果不好。并且洗涤方法也有区别,去除效果会随着浸洗时间延长而增加,但是增加到一定时候就不会再增加,一般浸泡半个小时即可,而水流冲洗的去除效果较低。

5.盐水洗涤法

很多人认为盐具有杀菌的作用,用盐水可以去农残,其实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毕竟农药也不是菌啊,但是盐水浸泡果蔬也是有一定效果的,主要是除虫效果,特别是对于表面不光滑的果蔬来说,个头小的虫子极易隐藏难以发现,用盐水浸泡的时候,虫子会出来,本人就曾发现家里人买的菜花在浸泡的时候有绿色小虫子,因为虫子和菜花颜色很接近,如果不是虫子跑到水里,真的很难发现。

6.洗涤剂清洗

果蔬洗涤剂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助剂和辅助成分。研究表明,一些洗涤剂清洗确实能起到比清水洗涤更好的去除农残的效果,但是洗涤剂的残留问题也不容忽视。

7.热水焯烫法

加热可以促使部分农药的分解,常用于芹菜、菠菜、小白菜、圆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蔬菜。

8.淘米水洗涤法

我国使用较多的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这两类农药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因此,将蔬菜先放淘米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再用清水漂洗,就可以不同程度地去除蔬菜表面残留的有机磷农药。

9.碱水洗涤法

这里的碱水一般是指小苏打水,碱水洗涤的原理和淘米水是一样的,也具有一定的去除部分农药的效果。

10.烹调加热法

烹调过程一般都涉及加热,也会对农药有一定去除效果,其中烹调温度、时间、吸水量以及系统是否开放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农药残留量。

实验发现不同的去除农残方法都具有一定效果,但都不是百分之百能去除,不同的去除方法也有不同的适用范围,不能去除所有的农残,毕竟农药种类比较多,性质也是不一样的。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注意的是,利用洗洁精清洗蔬菜之后,需要将洗洁精充分清洗掉,采用浸泡清洗时,不能将蔬菜切后再浸泡。从多种处理方法对农药残留去除效果可以看出,最简便也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还是清水浸泡,只要浸泡时间可以达到半个小时,去除农药残留的效果是不错的,特别是对于绿叶菜来说,浸泡清洗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对于可以削皮的果蔬来说,还是削皮后再吃比较好。当然,农药残留超标的果蔬还是比较少的,大家不要过于担心,以防万一,果蔬一定要浸泡清洗,必要时去皮食用为好。

  • 发表于 2016-11-28 00:00
  • 阅读 ( 806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