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太空历史上那些惊险的救援故事

从无畏地太空行走,到玩命地降回地球,太空中充满了英雄的故事——那些把太空任务从灾难的边缘拯救回来的惊险故事。

1.自由钟7号

时间:1961年7月21日

事件:由于逃生舱门提前爆开,海水灌入舱内,这次亚轨道飞行差点成为第一个以灾难告终的亚轨道飞行任务。

1961年5月,宇航员艾伦·谢泼德成功地完成过一次长达15分钟的亚轨道飞行。而在同年,宇航员格斯·格里索姆也进行了一次15分

钟的亚轨道飞行,最后成功溅落在大西洋上。这两次亚轨道飞行都是美国“水星”计划的一部分。

然而,格里索姆并没有谢泼德那么幸运,就在他等待回收直升机到来时,太空舱的舱门突然提前爆开,大量的海水涌入舱内。自由钟7号太空舱开始下沉,而格里索姆虽然成功从舱内逃出,但是当时他也只能漂浮在大海上。更危险的是,他居然忘记关闭宇航服的氧气口,让大量的海水灌入他的宇航服中,沉重的宇航服慢慢将他拉入水中。

当时直升飞机的飞行员并没有意识到格里索姆所面临的危险,他认为宇航服会让格里索姆漂浮起来,因此就在格里索姆在海中无助挣扎的时候,飞行员却在忙着将太空舱拉起。但是自由钟7号灌满了水,直升机根本无法将它拉起来,自由钟7号最终沉没。

紧张的4分钟之后,太空舱被弃海中,格里索姆差点溺亡,直到第二架直升机飞来时筋疲力尽的宇航员才被救起。

2.上升2号

时间:1965年3月18日

事件:阿列克谢·列昂诺夫的宇航服膨胀,使他无法进入气闸舱,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差点以悲剧收场。

1965年,阿列克谢·列昂诺夫成为第一个漫步太空的人。为了这12分钟的太空行走,他进行了18个月的训练。据说,他的上级担心他会由于某些原因无法顺利返回飞船,为了让他少经受一些痛苦,因此给他准备了自杀用的药丸。

事实上,在这次太空之旅中还真的发生了非常惊险的事情。列昂诺夫走出气闸舱后,由于压力差,他所穿的宇航服开始膨胀。当他完成太空行走的时候,他的宇航服已经鼓得让他移动起来非常困难。更要命的是,当他返回气闸舱时,他发现自己挤不进去了。时间紧迫,列昂诺夫意识到情况非常危急,因此他进行了勇敢的尝试。他冒险将宇航服中的氧气释放到太空。这有可能会使他缺氧,但是也能让他的宇航服瘪下来。

最终他还是挤回了气闸舱,但这个过程中由于大量出汗,他失去了6千克的体重。然而,他的噩梦还没有结束。在返航时,飞船上的自动导航系统突然失灵,这时就需要宇航员手动导航重返地球大气层。然而就在他们下降时,飞船开始旋转。他们偏离了预定的返回线路,并落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针叶林中。

最终,飞船落在了连一个救援直升机也无法降落的人迹罕至的区域。救援直升机给他们空投了物资,而宇航员们不得不打开舱门,冒着被熊、狼和自然因素杀死的危险,在森林中度过了两个晚上。最终救援队从最近的飞机降落点滑雪到达那里,将他们护送到安全地带。

3.阿波罗11号

时间:1969年7月24日

事件:上升发动机的开关损坏,巴兹·奥尔德林和尼尔·阿姆斯特朗差点被困在月球上。

登月是人类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事件之一,但是登月之旅的沿途中却有一些紧张时刻。在月球上降落是具有挑战性的,在这个过程中,通信和导航计算机的问题使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冲出了预定的着陆区。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在降落到月面时,他们用于降落的燃料已经不足以支撑30秒。

经历了历史性的月球漫步,两名宇航员返回着陆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奥尔德林的生命保障系统背包碰坏了上升主发动机的开关。没有这个开关,他们将无法点燃着陆器的发动机返回飞船上。最终,宇航员的圆珠笔帮了大忙,奥尔德林用一支圆珠笔推开了开关,点燃上升发动机,扭转了局面。

4.阿波罗13号

时间:1970年4月13日

事件:一个坏了的氧气箱把第三次载人登月任务变成了一场史诗般的为生存而战的战斗。

1970年4月,约翰·斯维格特、弗雷德·海斯和吉姆·斯洛弗尔离开地球前往月球。55个小时后,宇航员们正在参加一个电视直播节目,但是开播仅仅9分钟,灾难发生了。

发射前,地面测试曾反映2号氧气箱有问题。它曾用于阿波罗10号飞船,当时已经损坏,后来进行了维修。在发射前,工程师使用内部加热器,将氧气箱内的氧气蒸发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却没有按照要求更换恒温器开关。

结果在飞行过程中,故障出现了。但是最初故障并未被发现,氧气箱内的温度悄无声息地上升。在任务进行到56个小时之后,宇航员对氧气箱进行了例行的搅拌操作。当时他们还没有意识到里面的电线的绝缘材料已经熔化。当风扇转动时,导线互相接触,短路了,点燃了绝缘材料。

宇航员们听到了爆炸声,随后他们就感觉到航天器在震动。斯维格特联系休斯顿宇航中心的飞行监控中心,并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休斯顿,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此时,氧气表盘显示,2号氧气箱是空的,1号氧气箱中的氧气水平也在下降。

尽管宇航员们在模拟训练中已经学会了保持冷静,但是1号氧气罐已经破损,他们的氧气正在迅速耗尽,这是相当危急的情况。在发射前,宇航员们已经练习过在紧急的情况下,如何使用登月舱作为救生舱。登月舱中携带了够用两天的氧气和电池。宇航员们只有几分钟的时间关闭命令模块,并转移到登月舱中。

幸好,三位宇航员顺利转移到了登月舱。但他们要好几天后才能回到地球,在这过程中他们将面临电能不足、供水供氧不足、环境温度下降等困难。但三名宇航员在地面飞控中心的指挥下,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强烈的求生欲望,战胜了恐惧、寒冷、黑暗、疲劳等困难,和地面飞控中心人员密切配合,积极稳妥地实施着制定好的救生方案。最终,他们安全降落在了太平洋上。

5.哈勃太空望远镜

时间:1990年5月20日

事件:当哈勃望远镜带着有缺陷的主反射镜发射到太空时,这个标志性的太空望远镜几乎成了科学上最大的错误之一。

1990年发射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了一些标志性的太空图像,但它一开始就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在这个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的合作项目中,打磨哈勃太空望远镜上重量超过800千克、通光口径2.4米的主反射镜就花费了10亿美元。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优势在于,它排除了大气层的干扰,因此它能将高分辨率的图像传回地球,但是几个星期后,人们发现图像中有一些明显的错误。

这是由主反射镜的球面像差的瑕疵造成的。球面像差指的是反射镜边缘太平坦。这意味着,光无法被正确聚焦,造成每一个图像都出现了模糊的光环。舆论一片哗然,美国宇航局受到攻击,人们指责他们把钱浪费在了一个科学灾难上。

为了降低损失,美国宇航局试图挽救这个境况不佳的太空望远镜。1993年,7名宇航员携带太空望远镜修正光学组件COSTAR,对哈勃太空望远镜进行第一次维护。COSTAR由五对反射镜组成,被安装在暗天体摄谱仪、哥达德高分辨率光谱仪和暗天体照相机的前面。

它的作用就像一副能改变球面像差的眼镜,使光线能够正常聚焦。在这次维护中,宇航员还为哈勃太空望远镜换上了第二代广域和行星照相机,包括内部的光学更新系统,并提高了哈勃望远镜的紫外线视觉。

为了完成这次的任务,宇航员们花了11个月的时间在一个特殊的水箱中进行反复练习和模拟演练。任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过在最后的阶段,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在更换一些绝缘材料时,一颗小螺丝飘走了。在太空中即使是一个小螺丝都有可能造成大灾难,宇航员们担心这会对新的镜面有影响,因此不得不使用航天飞机的手臂将其捕获。

6.进步号-和平号空间站相撞

时间:1997年6月25日

事件:进步号货运飞船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上撞了一个洞,空间站里的宇航员面临巨大危险。

1997年,俄罗斯宇航员瓦西里·齐布利耶夫负责进步号货运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的对接工作。这一过程中,他根据空间站上的电视装置显示的图像,来引导飞船对接,这个装置可以显示从进步号货运飞船上传回的图像信息。然而,进步号货运飞船靠近空间站时,正好处于地面控制中心的控制范围之外,因此很难准确控制飞船的速度,而当时飞船的移动速度太快。

在空间站里,宇航员亚历山大·拉祖金看到飞船靠近时,发出了警报。尽管齐布利耶夫对飞船进行了减速,但是为时已晚,飞船还是撞向了空间站的光谱号增压舱,并撞掉了上面的一块太阳能电池板阵列,还在光谱号增压舱上撞出了一个口子。

船员们迅速切断了与损坏舱体的各种连接。这些举措使空间站内部压力开始稳定,直接的危险已经过去。但是撞击造成太阳能电池装置发生了翻转,并使覆盖在电池板上的散热器保护盖出现移位。没有足够的电力供应将会使空间站上的多个旋翼式姿态控制陀螺速度慢下来。为了避免陀螺控制系统再受损,宇航员们不得不关闭空间站上的陀螺控制系统,并开始通过人工操作空间站上的大型姿态控制推力器来控制姿态,同时用推力器使空间站实现机动,让其他舱体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朝向太阳。

宇航员们的快速反应与地面控制的完美配合,使他们解决了电力的问题。当越过地球的向阳面时,他们成功地对电池进行了充电,缓解了所有困难,空间站又活了过来。

7.发现号航天飞机

时间:2005年7月26日

事件:2003年哥伦比亚号解体后的第一次航天飞机发射,但发射过程中飞机隔热层发生损坏。

2005年,美国宇航局的发现号航天飞机前往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和设备,但是在发射的过程中,航天飞机的机身受损。几块绝缘泡沫脱离了机身,一些隔热陶瓷瓦在飞行的过程中嘎嘎作响似乎也要脱离机身。

工程师们担心,飞行途中不停地颠簸会导致航天飞机在返回进入大气层时出现事故。根据他们计算,这种情况下,航天飞机在进入大气层时,内部的温度将升高30%,有可能会威胁到宇航员们的生命安全。

仅仅两年前,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时就是因其隔热层的原因解体,结束了7名宇航员的生命。这场悲剧之后,大家都很担心发现号在返回地球时重蹈覆辙,于是维修船体被列入了宇航员们的任务单中。

维修被安排在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太空行走的任务中,这样的维修以前从未有人尝试过。航天飞机的下部很脆弱,此前宇航员们从未被允许执行太空任务时如此靠近隔热层。更艰难的是,航天飞机上没有任何可以固定或者支撑维修人员的装置,因此,宇航员只好骑在国际空间站的机械臂上移到受损区域。

这一历史性的维修由罗宾逊来完成,由于担心陶瓷隔热瓦很难被拿下,因此他还携带了一对钳子和一把锯子。不过最后,他发现这很容易做到,只需要用手指就能轻松将它们拿下。他说,“这看起来像是在给这艘大飞船治疗伤口。”

航天飞机被修复之后,他们在2005年9月重返大气层,并安全回到地球。

8.勇气号火星车

时间:2009年5月1日

事件:登陆火星表面5年后,美国宇航局的勇气号火星车陷入一个沙坑中。

勇气号火星车在2004年成功登陆火星。2009年春天,美国宇航局的勇气号火星车被派往火星上一个被称为特洛伊的区域执行任务。

然而,这片沙地比看上去的更柔软。勇气号的右前轮早在2006年就失灵了,而这个车轮掀开了沙地的表层,暴露出更柔软的沙地,这使得勇气号开始陷入沙坑中,最终动弹不得。

在地球上,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们也没闲着,他们绞尽脑汁想着营救计划。他们建造了一个沙滩测试平台模拟勇气号的困境,并测试不同组合的向后驾驶和车轮摆动。希望通过这些测试,找到救出勇气号的最佳方法。

营救活动开始于2009年11月16日,但是3天后,勇气号还在原地。经过几次的尝试之后,勇气号的右后轮也“罢工”了。随着冬天的临近,科学家们担心勇气号很快将无法获得足够的太阳能。他们又试着让勇气号倒退,并设法爬出沙坑,但这些方法都未奏效。8个月之后勇气号仍然被困。

冬天终于来了,勇气号进入冬眠,自那以后,美国宇航局再也没有联络上勇气号。然而,在营救的过程中,勇气号探测到搅起的土壤中含有硫酸盐,发现了附近有蒸汽孔的证据,并为科学家找到了火星水循环的新线索。

9.国际空间站外的头盔故障

时间:2013年7月16日

事件:在国际空间站外进行太空行走时,宇航员卢卡·帕尔米塔诺的头盔中突然进水。

在一次太空行走中,卢卡·帕尔米塔诺发现有些不对劲。他感觉到水悄悄地渗入他的头盔,并且水很快越来越多,他需要马上回到气闸舱。

由于水越来越多,帕尔米塔诺的视线变得越来越模糊,他试图慢慢移回气闸舱,但是此时他几乎已经陷入无尽的黑暗中。对于那次经历,他说:“这与你在地球上能感受到的任何一种黑暗都不一样。”

越来越多的水很快就没过了他的鼻子和眼睛,他只能根据眼睛和鼻子之间约30厘米的光带来判断方向。“我看不到光,看不见周围的东西,因为我的眼睛都被淹没了,鼻子里也有水,我试图与地面控制中心和卡西迪(另一名宇航员)通话,但是当时不可能有人能听见我说话。”

5分钟之后,帕尔米塔诺决定还是试着靠自己返回空间站。他想到了安全绳,最后他利用安全绳的反冲原理,把自己带回了空间站的舱门。“接下来,我感觉到卡西迪握了一下我的手套,试图得到我的回应,我给他回应,告诉他我还好。”

最终,帕尔米塔诺安全回到了空间站。这一惊险的事件让科学家更加关注宇航员装备的安全性。

10.罗塞塔/菲莱

时间:2014年11月12日

事件:菲莱探测器上的“鱼叉”装置没有正常工作,准备了10年的登陆彗星任务几乎失败。

罗塞塔飞船伴飞67P彗星超过了10年,飞行了64亿千米,于2014年6月进入预定轨道。接下来的任务是让菲莱探测器在彗星表面登陆,并采集实验样本。

负责该项目的团队希望菲莱探测器以每秒1米的速度靠近彗星表面,用其三条腿轻轻地落在一块平坦的地面。然后用“鱼叉”装置将探测器固定在彗星表面。然而,菲莱并没有完全按计划进行着陆。

当时鱼叉装置没有正常工作,使菲莱探测器在着陆时从彗星表面弹起,经过两次弹起后才落地。在弹离预定的着陆地点之后,地球上的科学家们根本不知道这个探测器最终将在哪里着陆。当菲莱传回第一个图像时,可以看到彗星表面有凸起的岩石、石块、羽状气体和尘埃,而图像还清晰地显示,它的一边是悬崖,一条腿还悬空着。

最危急的事情是,菲莱正好落在了悬崖下的一个山洞中,如果没有足够的阳光,菲莱的电池将会耗尽,其处境将非常危险,任何外力撞击都可能将它撞到太空中。然而尽管面临着种种危险,菲莱还是完成了它的第一次科学实验,并发回了实验数据,为人类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证据。

菲莱的主电池在登陆后57小时耗尽,此后它进入了休眠模式。但在休眠之前,科学家们尝试了大胆的营救行动。他们将探测器抬高了4厘米,并旋转35度,希望太阳能电池板重新定位,这也许能让它在彗星靠近太阳时接收到更多的太阳能并醒来。然而这个营救行动最终并未成功。在2015年6月到7月之间,随着彗星抵达近日点附近,菲莱曾经短暂苏醒并与罗塞塔飞船建立了通讯联系,但随后很快联系再次中断。2016年9月2日,罗塞塔用高分辨率相机拍摄到了菲莱探测器,它被卡在67P彗星的一条黑暗裂缝中……此时,距离罗塞塔任务正式结束已经不足20天。

本文源自大科技*科学之谜  2016年第11期杂志文章、欢迎广大读者关注我们大科技的微信号:hdkj1997

  • 发表于 2016-11-14 00:00
  • 阅读 ( 928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