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去医院打吊瓶“通”血管,靠谱吗?

开篇先看看前几天小编和妈妈的聊天内容

闪闪:妈,爷爷最近身体还好吧?

闪妈:哎,他又去医院住着了,天天给他送饭呢啊啊啊啊!

闪闪:爷爷怎么又去医院了?

闪妈:他担心血管堵住中风,说是要去医院打打针,通通血管。

闪闪:(⊙o⊙)…呃呃呃

天气渐凉,和爷爷一样,一些冠心病老病号定期要到医院诊所输液“通血管”。他们最担心发生的就是脑梗塞(血栓堵住了脑血管),听说医生急救的时候用的是溶栓药,那提前输一些活血化瘀、抗血栓、改善循环的药不就让血液流通了?不就堵不住脑血管了?

乍听一下还真的有点合理呢。但,真的靠谱吗?

首先,弄清楚血管为什么会堵?

发生心脑血管阻塞的主要原因,是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和供应脑组织血液的各条动脉形成了粥样硬化斑块。举个例子,把血管比作水管,粥样斑块就像水管里形成的水垢,水垢不断增厚会堵塞管道,使水流不通,局部水流中断。

当斑块不断增长,不仅会堵塞血管,还易造成心脏或脑组织缺血坏死。有些斑块虽然没有完全堵塞血管,但由于斑块破裂或斑块表面糜烂,也可以形成血栓,使血流中断,导致心肌梗死和脑中风。

其次,老年患者所输的通血管药与溶栓药与根本就是两回事!

目前用于临床的溶栓药主要有5种,包括链激酶、尿激酶、单链尿激酶、酰基纤溶酶原链激酶活化剂复合、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

而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主要在医院输的主要有两类:

活血化瘀:丹参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

改善微循环:血塞通、丹参酮、疏血通、前列地尔、甲钴胺注射液等。

这些药物从理论上讲对防治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但是期待用活血化瘀药在短时间内冲开血管是不现实的,毕竟中药制剂起效和作用时间较长,要想在短时间内溶解掉血栓还是需要强效溶栓药才能实现。

最后,输液通血管的循证医学证据不够

循证医学要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要基于有证据的医学,依据患者实际病情提供最理想的治疗的验证。目前“常规”输液预防方法尚没有得到科学、严谨、大规模的临床验证。而缺乏循证医学的做法,是不科学、不严谨、不应得到推广的。

而且,过量输液存在四大风险!

1. 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2. 输液微粒可以堵塞微血管;3. 刺激血管,加重心肾负担;4. 增加感染几率。

因此临床上总的治疗原则应该是:能口服治疗的就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绝不静脉输液。

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请记住以下几点

  • 七大要素

(1)严格控制血压;(2)严格控制胆固醇;(3)合理控制血糖;(4)戒烟限酒;(5)控制体重;(6)根据自身情况,适量增加运动;(7)劳逸结合、规律作息、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劳累。

  • 三大法宝

有基础心血管病的人,预防血栓形成可通过强效降脂、抗血小板形成以及神经内分泌调节,他汀、阿司匹林和β受体阻滞剂三种药物能有效预防血栓形成,是预防心梗和脑中风的临床3大法宝,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控制发病的危险因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是预防冠心病、脑卒中的有效方法。气温变化渐大,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老年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依据个人具体情况寻找和祛除危险因素。一旦出现头痛、头晕、面部、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要“即刻”到医院就诊,就诊越及时,治疗和预后效果越理想。

作者丨黄宏 北京东直门医院心血管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丨闪闪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微信:jiuyibao515

  • 发表于 2016-11-03 00:00
  • 阅读 ( 99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