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为何会扩散?人类能阻止它吗?

撰文/资深医疗媒体人 子琳(微信公众号:子琳为您读健康)

受访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内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马飞

是什么,让肿瘤如此不安分?

每当疑似肿瘤的患者来到门诊,医生首先就是通过影像学检查来确诊。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患者的肿瘤已经转移了,尤其是那些年轻肿瘤患者。

因为没有转移的肿瘤并不可怕,治愈几率也比较高。比如皮肤癌,做完手术后转移率非常低。再比如甲状腺癌,做完手术基本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是发生了转移的肿瘤,就会相对麻烦一些。

肿瘤为什么会发生转移,又是怎样发生的转移呢?马飞医生说,肿瘤就是身体里的侵略者,它会不安分的到处扩张,到处侵占自己的领地。而肿瘤会发生转移,主要是因为咱们身体里的血液是流动的,肿瘤就会随着血液的流动,在身体里到处游走。

走到一个地方如果适宜它生存,它就在这里扎根儿继续繁殖。这就叫做发生了转移。恶性程度越高的肿瘤越容易转移,因为恶性程度越高,长得就越快越疯。

听说,每种肿瘤有它爱去的地方

确实存在一种现象,几乎每种肿瘤都有自己特定的转移部位。比如乳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比较多,大肠癌发生肝转移的比较多。但这是为什么呢?到目前为止,医学上也不完全清楚,但有很多不同的学说。

有个说法叫做“种子土壤学说”,是指这个种子就适合在这个土壤里生长,南方的植物到了北方的土壤里就长不好,但在南方就能长的旺盛。肿瘤的转移道理也类似。

具体到大肠癌容易发生肝转移的原因,马飞医生说,这是因为大肠里血液循环的第一站就是肝,所以肿瘤细胞就容易被截留在肝脏当中生长繁殖。

很多悲剧,源于不正规与不及时的治疗

微信朋友圈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子琳这样的靠谱科普,更能看到没有依据的“健康科普”。而这种博眼球的破文章,阅读量基本都在10万+,真是害人不浅。原来看见有人转过文章,说化疗是对身体的极大伤害,反而会加重癌症。

还有的文章说,得了癌不手术活的时间更久。大家相信和转发是心理作用,因为谁都希望能不遭罪治肿瘤。然而生活当中一些惨痛的案例,也向我们证明了,这些害人的文章有多害人。前段时间,演员徐婷就是因为这样的心理,做了不合理的治疗,引发了生命的悲剧。

马飞医生说,拔火罐不仅不能拔掉肿瘤,反而会加快体内的血液循环,让肿瘤跑到全身血液里的几率更大。这不会是第一个徐婷,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马飞医生在门诊当中,也见过类似患者。她们的乳腺癌来的时候还都是比较早期的,只是乳房上摸起来有个硬疙瘩。

但因为不想化疗,担心化疗后产生的副作用和不舒服的感觉,就去拔了火罐。还有在乳房上贴膏药的,结果把乳房拔烂了弄破了。等意识到治疗办法不得当的时候也晚了,有的来到医院已经严重的连神仙也没办法治了。

再比如演员陈晓旭,发现了乳腺癌压根就没做任何治疗。没有多久就因为疾病的快速进展离开了我们,让林妹妹过早的成了千古绝唱。

生命这事儿不能当赌博!

虽然癌症也有一些医学解释不了的问题,比如有的人癌细胞转移的一塌糊涂,医生预计她可能也就活一个月,但她真的就活了五年。但这只是个别现象,大部分人没有这种“功力”。

所以得了癌症还是要积极治疗、正规治疗,因为生命不能当赌博,医生不可能拿小众现象去赌大众安危。人类能阻止肿瘤扩散的唯一办法,就是早点发现它,早点弄死它。

根治性手术效果更好?

肿瘤长到一公分,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了,也就被确诊了。而一公分的肿瘤,在体内大概有10的9次方的癌细胞。

10的9次方这个概念,可能大家觉得太抽象,您只要记住人体的细胞数量巨大,如果体内的癌细胞,在10 的5次方以下,一般可以通过人体的免疫功能压制住。

如果体内癌细胞数量大于10的6次方,人体的免疫功能就可能压制不住它了。如果到10的12次方,人就已经病入膏肓了。所以现在手术治疗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把10的9次方,降到10的7次方。

这就是为什么要做根治性手术,因为只有根治性手术才能把这个幅度降下来。非根治性手术瘤子切不干净,这个幅度也就降不下来。

为什么有的患者在手术后还要化疗?因为体内还有个别残留癌细胞,通过放化疗可以把这个幅度再降低,降到10的6次方甚至5次方,这时候体内的免疫功能,就能发挥作用了。

化疗会让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吗?

化疗会不会让免疫力下降,免疫力低了还怎么对抗肿瘤?这个问题常常有人问。马飞医生说,化疗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抑制肿瘤,一方面也可以抑制免疫功能。

医生给患者打的化疗药,都是在人能够承受的剂量范围之中。既不能对免疫功能有太大的损伤,同时又能干掉肿瘤。所以只要化疗药物剂量得当就不会有问题。

【声明】本文为子琳原创,受访专家专业校稿,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介绍

子琳,资深医疗媒体人,医学科普作家。原北京电视台健康节目导演,深耕健康传播领域近10年。

现为国家卫计委《中国人口报》、人民日报《健康时报》、人民日报《民生周刊》健康医药专刊等多家媒体特约作者及约稿作者;搜狐、网易、今日头条、凤凰网、一点资讯、腾讯新闻《子琳为您读健康》专栏作者;百度知道特约作者;《子琳说健康》栏目总策划、主持人。新浪微博@子琳为您读健康。

兼任: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医学领域学术职务。

  • 发表于 2016-11-15 00:00
  • 阅读 ( 757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