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已达到最高寿命极限?

比自己的女儿和孙子还多活了几十年的Jeanne Calment,最终以122岁的高龄自然死亡。这位二十多年前去世的法国人被认为是世界上活得最长的人。一项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全球人口统计数据分析表明,人类的寿命是有上限的,打破Calmennt记录的几率非常低——但也有很多科学家对这一观点持有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在这个分析中所用到的数据并不完备,而且没有考虑到未来药物的发展。

2014年2月12日,刚于五天前过完100岁生日的Masa Narita正在日本大阪家附近的美容院美发。

图片来源:YURIKO NAKAO Getty Images

自十九世纪以来,人类寿命稳步增长。像Calment这种超过110岁的“世纪百岁老人”的报道,以及发现了某些动物可以通过基因修改和控制饮食延长寿命,这些事实使得一些科学家猜测人类不存在寿命上限。但是其他人则认为上个世纪出现的寿命不断增加的现象以及最高寿命终有一日会停滞。

图片来源:Nature, October 5, 2016, doi:10.1038/nature.2016.20750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纽约的爱因斯坦医学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遗传学家Jan Vijg及其同事开始着手于人类死亡数据库(Human Mortality Database)的分析。这个数据库包含38个国家的数据,是由美国以及德国的人口统计学家共同管理的。他们认为,如果不存在寿命的上限,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药物的发展,最大寿命应该不断攀升。但是与此相反,他们发现自20世纪早期开始,最大寿命确实节节高升,但是到了1980年就达到了平台期,当时的最大寿命长期保持在了99岁(此后的最高寿命纪录增幅非常小)

最大死亡年龄

研究人员们紧接着查看了国际寿命数据库(International Database on Longevity),该数据库由一个国际团队负责运营,主要关注最长寿人群的数据。他们发现法国、日本、美国以及英国(超级人瑞最多的国家)被记录的最大死亡年龄——即给定的某一年里去世的人中的最大年龄——在1970至20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快速增长,但是在九十年代中期起就进入了平台期,最大死亡年龄维持在114.9岁。当研究人员分别观察给定年份中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大的死亡年龄时,他们发现了同样的趋势。他们又追踪了另一个由国际老年学研究组织(international Gerontology Research Group)管理的数据库。Vijg的团队得到的结论是人类的自然寿命存在一个最高上限——约为115岁。偶尔会有Calment这样的人可能打破这一极限,但据研究者们估计,无论何时人们活过125岁的概率都小于万分之一。

考虑到世界人口不断增加,使得可以长寿的人们越来越多,加之营养条件总体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Vijg认为这种年龄的上限是非常令人惊讶的。“诸多因素会让你认为近年会有越来越多Jeanne Calment这种“世纪百岁老人”出现,可是事实上并没有。”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这个团队的看法。德国罗斯托克的马克思普朗克人口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Demographic Research)的创始董事James Vaupel认为,经历过最大寿命增幅的一些的国家或许已经进入到了平台期,但是还有很多与这项研究密切相关的国家或许仍未停滞,比如日本,这个国家2015年出生的人拥有世界最高的平均寿命——83.7岁,还有法国意大利,这两个国家都拥有大量人口以及很高的人均寿命。

Vaupel 认为Vijg的论文结论过于片面,但是Vijg反驳声称即使是这三个国家的最高寿命在最近这些年也已经显著下降,所以这趋势似乎是不再增加的。

忽略了医学的发展

研究人员同时指出未来医学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增大最大寿命,而这是论文中不曾提及的。“如果你不去干预,那么人类寿命当然存在极限。”英国布莱顿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righton)老年学家Richard Faragher说道。

图片来源:Nature, October 5, 2016, doi:10.1038/nature.2016.20750

以蠕虫,小鼠,果蝇为例,研究人员们通过抑制基因参与生长因子信号传输(growth-factor signaling)或限制食物使得它们从根本上延长了寿命。人类细胞可以通过导入RNA编码一种蛋白质来使细胞重新恢复活力,这种蛋白质能够延长端粒——染色体端点处的“保护帽”,与疾病相关——进而使人体细胞重获新生。如果这不能延长我们的最高寿命,“则将表明我们与这些试验动物之间存在根本上的不同。”Faragher说。

Vijg认为通过模型中的生物得出的结果不一定对于人类也适用,因为每种动物都在人工培育的过程中具备了独有的特征。就比如卡路里限制这个延长寿命的策略,它对于野生老鼠或猴子的效果就并不明显,他说。“我不是说医学药物或是组织工程学(tissue engineering)对延长我们平均寿命没有用处,但是它们真的会使我们突破115岁大关么?我认为这非常不现实,”Vijg说道。“寿命由太多基因控制了,你可以去改变其中的1个或者几个,但是还会有其他的10000多个出现。”

致力于恢复细胞活性生物技术的美国加州山景城SENS研究基金会的首席科学家,生物老年学者Aubrey de Grey对此则更为乐观。“寿命和大坝不同,随着一个一个缺口被堵上,还未被堵上的缺口处的水压其实减小了。”他说。“这篇论文中的结果是正确无误的,但是它完全没有考虑到未来医学的潜力,它只是看到了以前和现在的医学表现。”

原文来自 科学美国人

翻译:柯奎宇  审稿:林然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国数字科技馆合作单位或个人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2016-11-02 00:00
  • 阅读 ( 852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