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妖精都想和唐僧结婚,男妖精却想吃唐僧?

西游记的唐僧是一位现象级男神,但凡是女妖,几乎都倾心于唐僧,并且表达了婚恋的诉求。小时候看83版电视剧就觉得这些女妖真是痴情种子,不仅不吃唐僧肉,还想长相厮守、花前月下。真是比那些凶恶残忍的男妖怪温情多了。等后来探究原著时才知道,这些女妖真是很会算计。同样的机会成本,那些男妖怪真是亏大发了。

《朝5晚9~帅气和尚爱上我~》(5→9私に恋したお坊さん)这部日本言情电视剧主要讲述了一位英语老师樱庭润子与僧侣星川高岭坠入爱河的喜剧故事。和大众眼中传统印象不同的是,剧中的这个帅气和尚是个子高、学历高、收入高的“三高人士”。笔者看到社交圈里这位吸粉无数的英俊和尚不禁就想起来一位自童年起就算是“故人”的和尚。

放到现在唐僧就是一个实力官三代,还是个佛学学霸、禁欲系男神。

论家世,唐玄奘的外公名为殷开山,担任过宰相。父亲陈光蕊状元及第,先授江州州主,后官拜文渊阁大学士。

论地位,当朝皇帝之御弟,也就是皇帝的把兄弟。唐僧本人也被授予天下大阐都僧纲之位。钱文忠教授考证此官职应当为杜撰,作者想表达的应该就是大唐中央政府极有甚至是最有权势的僧官职位的意思吧。

论长相,“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

论才学,常年研读各类难懂的佛经,文化水平那是不消说的。

对待唐僧,妖精妖怪一族主要有三种态度:最常见的就是要吃唐僧肉,这是大多数妖怪的普遍做法;女妖大多要和唐僧结婚;还有就是黑熊精看上了唐僧的袈裟、九灵圣元为复仇抓了唐僧等等少数派做法。

女妖要求与唐僧的婚配,确实渲染了全书的桃色气氛。但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女妖都倾心于我们的唐长老。唐僧的接受程度真的广泛到能通吃所有的女妖?前文说到那些女妖才是懂算计的,莫非笔者认为那些女妖都看破了妖道,醉心红尘,不求不老身,只羡好姻缘?非也。

吃肉还是结婚到底是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付出都是一样的,可能会被铁棒击杀、可能会被原主人收服。那回报呢?

都知道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但是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唐僧肉具备这种可以与自然定律抗衡的逆天神奇功效?有人说因为他是金蝉子转世,他的血肉含有普通人没有的各种营养成分和各种属性加成。这么说算是沾了点边,仍然不够确切。在中国神话故事中,仙佛两界转世投胎的例子太多了,而食其肉能延年益寿的还真是极少数。

金蝉子转世不是唐僧肉附有逆天神效的决定性因素,根本的原因书里的妖怪也告诉我们了。第三十三回《平顶山功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中金角大王说道:“我当年出天界,尝闻得人言:唐僧乃金蝉长老临凡,十世修行的好人,一点元阳未泄,有人吃他肉,延寿长生哩。”这一说法包括比丘国的白鹿国师等一众妖怪都确认过。

而女妖又有什么图谋呢?第八十一回《姹女育阳求配偶心猿护主识妖邪》中家住无底洞的金鼻白毛老鼠精说:“那唐僧乃童身修行,一点元阳未泄,正欲拿他去配合,成太乙金仙”;第九十三回《给孤园问古谈因天竺国朝王遇偶》也给出了玉兔精为何非要招唐僧为驸马的理由:“他假借国家之富,搭起彩楼,欲招唐僧为偶,采取元阳真气,以成太乙上仙。”

两种原因都有一个关键的共同点,元阳!什么是元阳?这个词语涉及到中医和道家,各种解释也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就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原来所有的妖邪看中的不是别的,就是唐僧的元阳。听上去像是个很普通的东西啊,也确实,谁体内都有元阳,不然就没法活啊。常人体内阴阳兼具,不修炼或不得法者,元阳逐渐损耗殆尽,生命即终结。只有修炼得法,元阳不断累积,才能成仙;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元阳就是电脑游戏里经验值与生命值合二为一的物质,想要提升生命值(延年益寿)靠它,想要升级(成仙)也需要它。

我们的唐长老修行了十世之久,累积了几百年的元阳不损分毫。想必唐僧的元阳值数遍四大部洲也是罕见。妖怪比凡人活得长,却也有寿数。男妖计划先靠吃唐僧肉解决寿命问题。唐僧的肉里面有元阳,但是靠吃肉获得的元阳远远不如女妖精与其采取不可描述的方法来得多、见效快:女妖一旦是吸取了唐僧累积雄厚的元阳,就可以直接成为太乙上仙。所以说这些女妖纵然有调情渔色的目的,但主要还是为了自己的修炼进程。吃肉像是吃口服药,转换率较低、元阳被损耗大半;与唐僧不可描述就是输液,元阳能最大限度地被吸取到体会并发挥超强作用。女妖倒是挺有算计,直接跳过长生的初级阶段,羽化登仙迈入菩提老祖口中的“与天同寿,水火既济,百病不生”高级阶段。

遍观取经路上,唯有女儿国国王对唐僧的爱慕是实打实地真心,其余的都带着很深甚至狠毒的算计。民间有说法是,男子的元阳被妖精吸噬之后,就会油尽灯枯而死。

想起83版《西游记》电视剧中,唐僧面对女儿国国王的深情款款,无奈说了句:“愿有来生”。评价这一改编也是可以见仁见智的,有人说你这不是表示唐僧有所动摇、动了凡心吗?那佛祖知过去现在未来之事,岂能容得?也有人说这也是表现出唐僧确实深受感动,道是无情却有情。

个人认为,这个情节无论好不好,却能表明唐僧本人对女儿国国王一片真情的肯定。妾纵有意,郎心似铁,足以叹息。

遍觅网络与图书,真心实意、尊重原著、面向大众的《西游记》解读还真是不多见。四大名著之中,坊间最受欢迎的也恰恰正是这本书,这就导致很多戏说充斥其中。笔者写本文的目的并非只是要科普原著中的一些真相,更想呼吁读者亲手品读原著,得到自己的见解与体悟。倘有所得,无他,会心一笑即可。

《西游记》版本众多,回目数量也有细微差异。明代刊本有六种,皆为一百回。至清代,汪象旭、黄太鸿将唐僧出身故事合称为第九回,又把当时“俗本”的九至十三回回整合成汪本的十至十三回,所以现在有的版本是一百零一回。本文依据一百零一回版本写作。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芜蓬

  • 发表于 2016-10-24 00:00
  • 阅读 ( 717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