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悲伤的曲子更能触动我们?

近来,催泪弹歌曲时常位列歌曲榜首,阿黛尔的Someone Like You也是其中之一。而经典的忧郁音乐作品, 比如莫扎特的《安魂曲》,在风靡数世纪后依旧深入人心——这些歌曲都描绘和带出了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和伤感。

这是矛盾的——生活中,我们逃避伤感,但我们享受伤感的音乐。为什么艺术中伤感一类的主题是相对保险的、让人深深沉迷,并且享有盛名呢?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对此现象感到困惑。直到最近,我们才开始对我们欣赏音乐的方式有所理解。

目前,我和我的同事的最新研究已发表于《前沿心理学》。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为什么我们之中某些人更享受伤感音乐——这与移情作用有很大关系。

研究表明,坦率开放的人的音乐修养会特别高;而那些“系统化”的人,他们对于模式、系统和规则有着极强的兴趣,他们偏爱那些强烈的音乐,如摇滚音乐和朋克音乐。

那伤感音乐呢?毋庸置疑地,没人会喜欢伤感的音乐,除非体验到的情感不是实际的悲伤,而是某种转化后的情绪。有人基于人们在听伤感音乐时的感受进行过大量调查,调查表明:我们认识到这些感受往往会分成不同的类别

对于某些人来说,悲伤的音乐确实会加深和扩大悲伤和失落的感受——而这些感受正是和个人经历和记忆相关的情感。这些感受绝不是令人愉悦的。所以这似乎并不能对矛盾做出解释。

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伤感的音乐能够带来一种“忧郁感”,如果你最喜欢的球队在下雨天输球了,你就有可能产生这种感觉。

被感动的神秘

然而,最奇特的感受却是一种 “被动感”。,我们认为这是我们迷恋于悲伤音乐的基础。这种感受是难以用三言两语口头表达出来的,但却往往是强烈的和令人愉悦的。

然而,似乎并非人人都能感受到这种感觉。那么谁可以?直观地说,那些容易产生共鸣感的人更容易被感动,这似乎是有道理的。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我们动员招募了全国102个参与者作为代表样本来参加听音乐实验。

我们为他们播放了一曲悲伤的纯音乐——迈克尔·卡米(Michael Kame)创作的《发现营地》。这首乐曲曾短暂地在迷你连续剧《兄弟连》中播放过。在初步实验研究中,绝大多数人无法认出这支曲子。

我们决定聚焦于参与者先前不大可能听过的纯音乐是为了排除情感的外部来源。例如,他们对于某一特别的音乐可能存在特定的记忆或者是对歌词有不同的解读。

换句话说,我们想要确保参与者的情感反应是由歌曲本身产生的。

听者还被要求做一系列的背景测量调查,包括他们多么容易沉湎于怀旧和他们现在的心情、健康和生活质量是怎样的。

为了评估参与者有多少共情能力,我们不仅分析了他们的音乐喜好, 还使用了标准的特质共情测量方法——“人际反应指针数”。

由这一特定音乐引起的感受是多种多样的,从感到悠然自得或感动,到有时感到忧心忡忡或紧张不安。感到感动的参与者说, 他们能同时感受到强烈的、令人愉悦但又悲伤的情感。

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发现被那首歌曲所感动的人们同时在共情作用中也得分很高。与此相反,同理心趋向于不足的人几乎没有反映他们被这首音乐所感动。

此外,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享受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对歌曲表达出的伤感产生共鸣的能力,而且还在于自我调节和远离这一过程的能力。

同理心的特定组成因素被称为“移情关怀”。尽管产生共鸣意味着通过感同身受对某人感知到的情绪做出反应,移情关怀同样也意味着对他人怀有恻隐之心、怜悯之心和同情心。

这种特定的特征最好地预测了参与者是否被悲伤的音乐所打动。

理解研究结果

这项研究和另一研究的主体部分表明:音乐鉴赏和社会认知有关系。敏感而又愿意同情别人的不幸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会在欣赏伤感音乐时获得回报。有大量关于那是为何的研究假设。

回报有可能完全是与生化过程相关的。在痛哭一场之后,我们都有过如释重负和心平气和的感觉。这归咎于由哭泣引发的化学物质混合物。

一项近期的研究假设提出:哪怕是虚构的悲伤都足以愚弄我们的身体来触发这种内分泌反应,以减轻牵扯到实际损失的精神创伤。

这种反应是由催产素和催乳素等激素推动的,而这些激素实际上使我们产生舒服、温暖和愉快的感觉。

当你要摆脱真正的失落和悲伤,尤其是当你要摆脱音乐引发的伤感时,这些激素很有可能是特别有效的。

影响也很有可能主要是精神上的,那些容许自己沉浸在悲伤音乐的情感中的人仅仅是展现他们完全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这本身就是有益的。

理解他人的情感的本领对于探索我们所生活在的社会世界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基于其进化意义,运用这一能力很可能是有益的。

音乐就好比是强效药物。如果同理心是将这种“药”转化为快乐或痛苦的核心,那么音乐本身可以用于把人类训练的更有同情心吗?

我们仍然不知道答案,尽管音乐治疗普遍应用于情绪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如抑郁和自卑患者。

对于悲伤音乐所诱发的情感转变的理解,必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音乐介入是如何在情绪障碍患者的治疗起作用的。

尽管我们并没有完全破解这些情感转变的密码,但新的研究是第一步

不过,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允许自己驰骋和沉浸在悲剧和伤感的音乐之旅中,这可能只是你的社会心理渴望和用来保持身体健康的手段。

蝌蚪五线谱编译自sciencealert,译者 李二宝,转载须授权

  • 发表于 2016-10-09 00:00
  • 阅读 ( 84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