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盐:送命盐?保命盐?

最近,一则据说是从医院流出的“低钠盐就是送命盐”的流言闹得沸沸扬扬。流言中所涉及的湘雅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已经作出澄清说,他们从来没有发布过这类消息。也有不少专家和媒体做出说明和科普,但是总体上交代尚不够清楚和全面。

事实上,有关饮食中钠钾含量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已经得到充分的研究。与这则谣言所散播的信息相反,低钠盐不但不是送命盐,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保命盐”。

我们常说“讲话要有根据”。现代医学的“循证医学”理念,实际上就是“讲证据”“讲根据”的医学。

那么,说低钠盐不是“送命盐”而是“保命盐”的根据在哪里?这需要从高血压说起。

高血压,当前人类死亡第一危险因素


2015年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全球2013年疾病与伤害及其风险因素负担研究(GBD2013)报告,不良饮食习惯和高血压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和残疾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单独的前10大风险依次为为:高血压、吸烟、高体重指数、高血糖水平、高盐饮食、饮食水果不足、环境空气污染、家庭室内空气污染、高血胆固醇和喝酒。

具体到我国,前10位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吸烟、高盐饮食、高空腹血糖、摄入水果不足、高体重指数、酒精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和饮食中全谷物不足。

可见,高血压是全球人口死亡最大威胁的危险因素,与之相关联的高盐(钠)饮食也是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的新概念

高血压为什么如此“恶毒”?原因在于,高血压是心脏病和中风发作的首要因素,而心血管病是目前人类第一杀手。据2014年更新的美国心血管病统计数据,心脏病和中风是导致死亡的第一和第四位病因,高血压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归因分数达40.6%。

更重要的是,与传统的认识不同,血压并不需要达到或高于传统意义上140/90 毫米汞柱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只要控制不理想(收缩压>115 毫米汞柱)就会产生健康危害。有研究发现,所有冠心病中的49%和中风的62%归因于控制不理想的血压。

我们需要更严格地控制血压

因此,血压管理的目标已经不再是控制在临床高血压诊断标准以下,而应该达到“理想状态”。

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收缩压干预试验(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 ,SPRINT)于 2015年发布了初步结果。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结果显示,与以往推荐的140毫米汞柱相比,更精准地调整降压药物将收缩压控制在120毫米汞柱以下,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脏发作和心脏衰竭等心血管事件,以及中风的发生率近三分之一,降低50岁以上高血压人群死亡率四分之一。

高钠,高血压主要帮凶;钾,血压保护神

高血压的形成及其危害是一个长期的,甚至说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对于血压的管理不仅是使用药物降低血压,更重要的在于控制其发生因素。其中,长期的高钠低钾饮食是已知的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钠和钾是体内细胞外和细胞内主要的阳离子,对于维持体液量、水和电解质平衡以及基本生命活动不可或缺。

饮食中的钠和钾被胃肠道快速完全吸收,同时肾脏又会几乎100%的将吸收的钠钾排出体外。具体而言,肾脏对于钠的调控表现为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对于钾为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总体上,人体对于钠钾代谢具有强大的调控能力,总能保持着动态平衡状态,尤其具有异常强大的保钠能力。因此,不同于其他很多营养因子,人体对于从食物中补充钠的需求,即通常所谓的生理需要量非常低,甚至很难确定一个明确的数字,一般认为成年人每天需要的补充量不超过500毫克。

长期的高钠低钾饮食导致体内形成相对的高钠平衡,导致体液量的增加,形成所谓水钠储溜,从而导致高血压发生。

这一点已经得到充足的研究证据的证明,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也均强调高钠低钾饮食与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病之间的联系。

另一方面,肾脏对于钠钾的排泄具有相互拮抗的效应,摄入更多的钾可以促进肾脏排泄更多的钠,有利于保持理想的血压状态。

现代人类的高钠低钾生活——我们吃差了

既然高钠低钾饮食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我们人类这一回为什么做出了“错误选择”?原因在于长期进化而来的本能使然。

今天的人类,凭借高度发达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站上了食物链的顶端,但是,人却依然“谦卑”地保持了杂食习性。原因在于,在使用工具和掌握科学技术之前人类的祖先几乎身无长技,只能长期“委屈”在食物链的低端。在原始状态下,无论最初以捡拾腐食和野果,还是后来的狩猎和采摘,甚至到农业文明开始兴起能量不再缺乏,直到有意识地开采和进食食盐之前的漫长岁月中,人类的祖先只能摄食“纯天然”食物,尤其是植物性食物为主。

这种食物结构的特点之一就低钠高钾。有研究认为,那种状态下的人类每天最高摄取钾的量可以高达400毫摩尔,相当于氯化钾达30克。对于钠,虽然需要量低,但是食物中的含量更低,因此总体上人体一直处在钠缺乏状态。钠对于生命活动又是如此不可或缺,从其需求紧迫性来说仅次于空气、水、能量。长期对于钠的渴望导致人动用大脑奖赏系统来激赏钠的获取行为从而形成强烈的钠食欲或者叫钠嗜好。这也是我们通常说的“食物不咸不香”的原因。

及至食盐称为供应充足的廉价商品,人却依然受长期进化而来的钠嗜好本能的驱使大量进食,钠摄取远远超过生理所需的量。

同时,食物的深加工造成钾的流失,而富含钾的新鲜水果蔬菜长期摄入不足,导致钾摄取量越来越低。结果,我们仅仅受本能驱使而没有运用智能去做出主动调整来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导致我们稀里糊涂地过上了高钠低钾的生活。

怎么办?国际机构减盐(钠)补钾指南

问题其实很简单,无非损有余而补不足——减盐(钠)补钾。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在钠钾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如何科学的纠正这种错误方面,科学家们获得了充分的证据。世界上主要的健康机构通过对于这些证据的审查给出人们相关的健康建议。

降低钠摄入的建议

以世界卫生组织为例,在2012年再次更新了成年人和儿童钠摄入指南:

世卫组织建议成年人应减少钠摄入量以降低血压,减低心血管疾病、中风和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风险(强烈建议)。世卫组织建议成人每天钠摄入量降低到<2克(合食盐5克/天)以下(强烈建议)。

世卫组织建议儿童减少钠摄入量以控制血压(强烈推荐)。推荐儿童钠的摄入量以成人最高每天2g钠为基准,以儿童与成人能量需求的比例向下做出相应调整。

(强烈建议是指指南开发专家组有足够的信心认为遵从推荐获得的预期效益大于不良影响。

有条件的建议是指专家小组有信心认为坚持遵从建议的预期效益可能大于不良影响。

“控制”的含义是是预防随着年龄增加有害的血压升高。)

另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国际权威机构的建议是美国国民饮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日摄入钠应少于2300毫克(合食盐6克/天)。.但是,进一步建议说,对于年龄超过(含)51岁者、非洲裔美国人、或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的人应该进一步减少钠摄入量到1500毫克。

英国政府相关机构的建议是,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在不超过5~6克基础上,争取在2025年前达到每天不超过3克食盐。

我国国民饮食指南的建议是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增加钾摄入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2年还首次给出了成年人和儿童钾摄入指南:

世卫组织建议成人增加从食物中摄取的钾,以降低血压和心血管疾病、中风及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风险(强烈建议)。世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天钾的摄入量至少为90毫摩尔/天(合3510毫克)(有条件建议)。

世卫组织建议儿童增加钾摄入量以利于控制血压(有条件的推荐)。推荐儿童钾每天摄入量以成人每天低90毫摩尔为基准,以儿童与成人能量需求的比例做出相应调整。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给出的建议是成人增加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钾最少为120毫摩尔(相当于钾4700毫克)。

总体上的建议是,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在使用药物严格治疗同时需要严格限制钠摄入补充钾摄入。即便是血压正常的成年人同样需要限钠补钾,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甚至,这种饮食中钠钾调整需要从儿童开始,以预防随着年龄增加有害的血压升高。

饮食中理想的钠钾比例

世卫组织的指南指出,虽然提供饮食中钠钾摄入比例并非本次指南范畴内的任务,但是综合两项建议,即成年人减少每天钠摄入到2克以下,而增加钾摄入到90毫摩尔(3500毫克),那么钠与钾的摩尔比恰好约为1:1——是最理想的饮食钠钾比例。

但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普遍的高钠低钾饮食结构使得这个比例远高于2:1的水平——减盐补钾的路还很长。

相关证据

世界卫生组开发形成这两个建议的根据在哪里?

这个根据就是专门组成的专家组通过检索历年来所有相关科学研究进行审查得出的结论。

以钾摄入指南为例,专家组共检索到5310项出版物,通过严格筛查纳入最终审查的包含符合质量要求的37项研究,包括22项成年人随机对照研究,11项成人队列研究,和儿童3项随机对照和1项队列研究,形成长达几十页的文件,仅参考文献就多达96项。

结果显示,增加钾摄入可以有效减低高血压患者血压3.49/ 1.96毫米汞柱。当摄入较高钾达90-120毫摩尔/天,收缩压降低7.16毫米汞柱。同时,增加钾的摄入量对肾功能、血脂、或儿茶酚胺(一种激素)浓度没有显著的不利影响。在儿童,钾摄入增加可以轻度降低血压水平,但是没有统计学显著性。

降低钠摄入的审查结果显示,以24小时尿钠来评估减盐量,平均减少75毫摩尔钠(相当于4.4克食盐)摄入可有效降低血压4.18/2.06毫米汞柱。当尿钠减低100毫摩尔(6克盐)收缩压进一步降低达5.8毫米汞柱。同时发现,减低钠摄入会引起血浆肾素和醛固酮(两种调节钠钾平衡的激素)生理幅度的活性增加,对于其他没有实质性影响。

低钠盐能吃出高血钾?

有关钠盐真的是送命盐的流言所谓的根据是说,低钠盐就是高钾盐,能引起高钾血症造成健康危害甚至猝死。

其实,所谓低钠盐就是在食盐中添加10~35%的氯化钾替代相应剂量的氯化钠,那么食用同等剂量的这种盐可以减低钠的摄入增加钾的摄入。食用这种盐会导致高血钾吗?

世卫组织在钠钾摄入指南文件中指出,在证据审查过程中并没有涉及增加钾摄入是否导致高血钾问题,因为先前充足的证据和生理学基础原理都清楚地表明,在肾功能正常的人,口服钾不会导致血钾显著的升高,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但是,大量的增加钾摄入的研究尤其是早期的研究都对此进行过探索,典型的有上世纪90年代的以下两项研究。在1900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6位健康成年人每天分4次口服钾胶囊,24小时总摄入量高达400毫摩尔(相当于30克氯化钾),是目前推荐增加剂量的4倍。结果,在早期(72小时)每次服用钾胶囊后出现血浆中钾、醛固酮和尿钾排泄的急性短暂上升,但是很快会达成一个新的相对的高钾平衡(摄入钾中的80%在24小时内经尿液排出),这个水平仅在生理范围内轻度升高。同时,尿钠也有轻微的增加,出现轻微的负钠平衡。到20天,负钠效应效应,血浆血浆肾素活性和醛固酮回到基准水平。

当钾补充突然中断,出现短暂的负钾和保钠现象,前者在24小时纠正,后者也仅持续72小时,就又达成新的平衡。

另一项1991年发表的研究中,在长达1年时间内每天补充115毫摩尔钾,没有观察到血钾超过正常生理范围内的增加。

就是说,无论大量(日常摄入量的8倍以上)或长期(1年)补充钾都没有发现导致明显的高血钾的发生。

回到低钠盐问题,即便按照添加35%氯化钾计算,每天进食多达10克低钠盐,多摄入的氯化钾仅有3.5克,相当于40毫摩尔钾多一点,不足推荐量的一半,不可能造成健康危害的高血钾。

因此,所谓低钠盐就是送命盐的流言纯属缺乏最基本医学常识的拙劣谣言。

低钠盐,不是“送命盐”而是“保命盐”

事实是,与传言相反,进食低钠盐,可以降低钠的摄入,补充钾的摄入不足,从长远来说有利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从而降低心血管病、中风和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风险。研究认为成年人每天钠摄入量削减到2.3克以下,钾摄入增加到4克以上,每年全球可以防止约250万中风和冠心病死亡。可见,低钠盐不仅不是“送命盐”,反而可以说是“保命盐”。

当然,即便是低钠盐,主要成分仍然是氯化钠,按照添加35%氯化钾计算,每天进食10克低钠盐,氯化钠摄入量仍高达6.5克,高于目前推荐量的限制,更显著高于最佳钠摄入量(每天3克氯化钠)一倍。因此,对于低钠盐需要真正担心的并非会造成高血钾,而仍然是高钠摄入问题。

最好的方案是降低食盐总的摄入量,增加富含钾食物,比如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由非盐渠道补充钾摄入。

另外,需要提示的是,并非人人适合进食低钠盐,对于肾脏排钾功能受损的老年人和肾脏疾病患者来说,低钠盐可能是有害的,具体情况需要按照医生指导进食。

参考文献

Global, regional,and national comparative risk assessment of 79 behavioural, environmental andoccupational, and metabolic risks or clusters of risks in 188 countries,1990–2013: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

https://www.healthdata.org/sites/default/files/files/research_articles/2015/GBD2013_RiskFactors_TheLancet_0.PDF

Landmark NIH studyshows intensive blood pressure management may save lives

http://www.nhlbi.nih.gov/news/press-releases/2015/landmark-nih-study-shows-intensive-blood-pressure-management-may-save-lives

Guideline:Potassium intake for adults and children

http://www.who.int/nutrition/publications/guidelines/potassium_intake_printversion.pdf

Guideline: Sodium intake for adults and children

http://www.who.int/nutrition/publications/guidelines/sodium_intake_printversion.pdf

Effectof increased potassium intake on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disease: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816263/

Effect of longerterm modest salt reduction on blood pressure: 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 and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trials

http://www.bmj.com/content/346/bmj.f1325

Earlyand late adjustment to potassium loading in humans.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266680

Increasingthe dietary potassium intake reduces the need for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929022

  • 发表于 2016-04-16 00:00
  • 阅读 ( 725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