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链一号:神舟与天宫的太空基站

据新闻媒体报道,21日晚七点,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的组合体进入天链一号03卫星的测控弧段,航天员在太空中实时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新闻联播。这已经不是“天链一号”卫星系统第一次展现它所带来的强大天地通信能力了。三年前,在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后,航天员王亚平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授课,在40分钟的时间里,飞船围绕地球转过了半圈,而视频信号却能清晰、连续的传输到地面上。观看太空授课的中小学生还能流畅的和太空中的航天员进行交流。如果只靠地面测控站,而没有“天链一号”,这种场景不会成为现实。


(直播画面右上角的“天链”标志说明此时视频信号是通过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系统传输的)

手机天线的收发距离并不大,而手机之所以能够随时随地的接入移动网络,是依靠移动运营商布置的大量移动网络基站。神舟、天宫等航天器在太空中飞行时,要与地面保持通信,就需要和移动通信基站功能相似的测控站来进行信号传输。由于无线电直线传播的特性和地球曲率的限制,地面测控站所能覆盖的范围有限。据测算,如过要实现对神舟、天宫的轨道通信全覆盖,需要在全球建设一百多个测控站,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我国领土范围有限,在境外大量设站又要考虑政治因素,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地球表面约70%的面积是海洋,当飞船通过海洋上空时,只能通过大型测控船来进行通信,进一步增加了成本。在天链一号投入使用前,尽管我国在境外设立了若干测控站,也在海洋上部署了多艘“远望”号测量船,但对飞船轨道的通信覆盖率也只能达到13%。

(天链一号卫星“真容”)

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的出现,让天地通信的难题迎刃而解。它是宇宙飞船和其他卫星的数据中转站,运行在地球赤道上空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可以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对轨道高度为300多千米的神舟、天宫和其他中低轨道航天器或地面目标进行跟踪、测控和数据中转。与地面测控站相比,天链一号这样的中继卫星最大的优势在于覆盖范围广。一颗天链一号卫星对神舟、天宫轨道的通信覆盖率就能达到50%,三颗天链一号卫星组网形成系统后,可以实现整个轨道的通信全覆盖。同时,使用中继卫星后,天地通信的带宽极大的提高了。地面向飞船的上行通信带宽由Kbps量级提高到了Mbps量级,下行通信带宽由Mbps量级提高到了百Mbps量级。在神舟七号任务期间,天链一号01星进行初步测试,更高的带宽让地面控制人员看到了更清晰的飞船画面,甚至能看清航天员的胡子。


中继卫星好处多多,但研发它也要克服许多技术难题。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的天线波束较窄,仅为0.15度~0.3度,这相当于一个人几乎看清处于它正前方的物体。在这种情况下,卫星必须使用高精度捕获飞船位置的技术,才能保持卫星与飞船间的通信链路。为了获得比较大的天线电尺寸(天线直径/信号波长),天链卫星使用了频率在26~40GHz的Ka波段信号。而工作在这个波段的天线,对天线尺寸的精度要求极高。直径为几米的天线,即便在太空极端的温差环境下,其形面误差也要小于0.4毫米,设计制造这样的天线是异常艰难的任务。天链一号在工作时,天线处于轨迹复杂、速度变化的运动中。天线转动部分的质量高达150Kg,如何在抵消天线转动的影响、保持卫星姿态稳定也是一个技术挑战。

我国的航天技术人员一一攻破了这些技术难题,成功的在2008年4月25日将天链一号01星送入太空。在当年9月的神舟七号任务中,天链一号01星进行了通信试验,成功的完成了对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精确捕获、链路建立、数据中继、测控和跟踪任务。在之后的两年中,天链一号02星和天链一号03星成功发射,形成了中低轨航天器100%的轨道覆盖率的中继卫星系统。目前,除了美国外,我国是唯一一个拥有全球覆盖能力的天基信息传输系统的国家。欧洲、日本、俄罗斯虽然也发射了中继卫星,但都没有形成全球覆盖能力。一般来说,由三颗同步轨道卫星组成的全球覆盖通信网,一般会将卫星均匀布置在同步轨道上,经度上的间隔为120度。美国的TDRSS网络就采用了这种方案。然而,如果天链一号采用这种方案,就必须在我国领土之外设立天链卫星的控管站。为了消除境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的天基信息传输系统, 天链一号采用了另一种方案:将两颗天链卫星间的经度距离设置为160度左右,分别布置在我国的东西两侧,在国土的东西部各设一控管站, 利用高速光纤将它们和控管中心连成系统。将第三颗星置于东星和西星之间,起到增强能力和部分备份的作用。

(美国TDRSS网络的卫星布置)

(天链一号三星组网的卫星位置)

除了为载人航天屡立新功,天链一号还有许多其他的用途。比如,它可以为我国的地面观测卫星提供数据中继,当卫星运行在我国国土地面站不可见的轨道弧段时,高清数据也能通过天链卫星实时传回。以前,在发射同步轨道卫星时,火箭的飞行路径上总存在一段通信盲区,地面控制人员无法得到这个时段火箭的运行信息。天链一号的通信中继使得这样的盲区不会继续存在于今后的发射中。根据2008年解密的资料,美国TDRSS网络除了为NASA的航天活动提供服务外,还为美国国家侦查局的间谍卫星提供数据中继服务,在国防军事领域大展身手。而在目前国内公开的资料中,天链一号的服务对象还包括“特殊用途的飞机和其他飞行器等非航天用户”。在航天飞行之外,什么飞行器还要进入太空呢?读者朋友可以充分发挥想象。

  • 发表于 2016-10-26 00:00
  • 阅读 ( 123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