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你应该知道:去厕所蹲着好还是坐着好?

俗话说“管天管地管不了拉屎放屁”,在厕所那一方小天地内,你可以尽情地释放自我。随着技术进步,如厕用具也在不断向更加舒适、贴合人的生理需求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厕所似乎一直是一个公共场所,古代宫廷或者大户人家由于家庭人数众多还有无数仆役,厕所是由一个大家族甚至群落共同使用。除了主人如厕可以享用便盆,大部分人还是会使用蹲厕。因而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和集体经济时期,中国都广泛地使用着蹲厕。

1596年,英国人约翰·哈林顿爵士发明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抽水马桶。拉一下这种东西上面的扳手,急水蹿出来把排泄物通通卷走,把马桶冲洗干净,涌上来的干净水还可以把臭气盖住。19世纪时抽水马桶风靡英国,抽水马桶很快替代了便壶和便坑,走入平常市民家中。改革开放以后,国外的抽水马桶也进入中国的千家万户。

为此,“蹲姿”和“坐姿”,哪种更加科学健康,哪种更加适合,人们也开始纠结起来。

从生理结构上来说,蹲姿的排便更符合人体生理,理论上来说排便应该更顺畅。这主要是因为人在下蹲时,肠道确实变得笔直,腹部的压力比坐着时要大,这能减少腹部用力,对排便有帮助作用。而坐姿没有腹部朝下等重力作用,排空时间更长,腹部用力更多,更耗时。

从舒适感来说,坐姿相比蹲姿,让人可以坐着轻松完成整套动作,这着实减轻了人们如厕时候大腿肌肉的负担。坐姿排便也不会增加患上痔疮、便秘、大肠炎、阑尾炎和结肠癌等疾病的风险,但坐着相对舒服,有人在坐便器上看书看报,延长了如厕时间,从这个角度出发,增加痔疮发病率也不是不可能。而蹲姿可以减轻腹部用力,减少排便时间,排便也变得通畅彻底。可蹲下起来的过程,可能会造成短暂的头晕腿麻等问题。

通过肠道的运动或排便是一个比你想象复杂得多的过层。人体有一根U形耻骨直肠肌,它从一侧耻骨出发,在直肠后绕一圈,连接到另一侧耻骨,形成一个环,正好把直肠钩拉住,使直肠形成一个尖端向前的角度,这就是肛肠角。“人在一般坐姿中,肛肠角大约是80°~90°,而蹲姿时肛肠角可达到100°~110°。从理论上讲,肛肠角越大,直肠越直,排便就越顺畅。”人在蹲着的时候,人体曲线还原到最原始状态,两腿分开,肛门也会自然分开,肛门扩约肌撑开,这种时候其实更便于排便。

为了找到蹲和坐之间的差异,以色列研究员多夫·斯里若夫(Dov Sikirov)邀请了28位健康志愿者做实验。志愿者们要尝试三种姿势:实验已在进行志愿者们记录下自己清理的流畅度和所需要的时间。这三种姿势是:蹲姿、 32cm坐姿以及42cm坐姿,每种姿势6次。结果发现,采用蹲姿平均耗费时间51秒,低坐姿114秒,高坐姿130秒,蹲姿完胜。

一位日本研究员也邀请到6位便秘志愿者来进行研究,他们的方式更是简单粗暴,让受试者吞下显影物,再用X 光拍照,这项研究发现,采用蹲姿排便时,肛门直肠角的角度比坐姿时大了26 度,腹部也更为放松,比坐姿排便顺畅放松多了。虽然蹲可能对慢性便秘的人有帮助,可也不是灵丹妙药。如饮食,运动,药物和液体摄入量等因素同样可以影响肠运动的频率和一致性,所以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排便时间较长,蹲姿对其也无能为力。

客观来讲,蹲姿之利与坐姿之害通常都被夸大了。蹲姿其实也并非百利无害。有证据表明,蹲姿会引起血压小小的上升,对于健康人或是高血压患者都是如此,还有人发现,蹲姿会增加心脏病与中风风险,这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虽然在缺乏长期研究的情况下很难得出明确结论,但蹲姿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不过让习惯了马桶的“现代人”,撬了家里的陶瓷马桶,然后蹲着对准一个洞大便,绝大多数人的内心都是崩溃的。

最后,蹲姿还是坐姿,你想怎样就怎样吧!(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khxx-wk

科幻星系官方微信公众号:kehuanxx

  • 发表于 2016-10-20 00:00
  • 阅读 ( 1146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