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化炉、活埋…多种死亡体验,你有体验过吗?

死亡,很少有人会主动去思考它。年轻人觉得还很遥远,没必要考虑;老人觉得忌讳,不愿去过多提及。

不过,最近有一种称为“死亡体验”的活动在各地悄然兴起。

写遗嘱、躺棺材,甚至被推入“模拟焚化炉”,通过40℃的热空气和声光电等多媒体设施让体验者感受“火化”。然后得到“重生”。

人往往都是在临终时才开始仔细思考关于“生死”的命题,却为时已晚。当病人交给医院,尸体交给殡仪馆,但人心理的痛苦交给谁呢?在面临亲人死亡时的心理强压由谁来疏导?自己又该如何理解死亡? 如果我们在更清醒的时候开始思考这个话题,会有怎样的答案?

有体验者说,回忆起自己以前发生的很多事,和父母的、和朋友的,还有最初自己怀揣的那个没有实现的小梦想。

有体验者说,想到去世的父母躺在焚化炉里的画面,感觉到无法躲避的恐惧和孤独。后悔没有机会好好和父亲聊聊他这一生的遗憾,未尽的心愿和身后事。

对可预见的永别,我们讳莫如深。

体验者说,希望那些父母尚在的儿女们可以尽早开始思考“告别”命题,而不是在父母临终的病床前。

秋叶说:

“死亡体验”不仅仅是经历过死亡之后的重生,让我们更好的面对未来。也是在教育我们如何面对死亡,自已亦或是亲人。使我们学会尽早的去思考“生死”,尽早的和父母聊聊那些未完的心愿,尽早的为父母安排好身后事。

只有了解了生命的结果才能好好走过生命的过程,所以,认识死亡是人生的必修课。

玩玩这些,体验下死亡

Taphobos:体验"活埋"  

相信不少人看战争片或者恐怖片时,都看过不少活埋的镜头,但你真的知道被活埋是怎样的感觉吗?一群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的鬼畜研发的游戏《Taphobos》可以让你过过瘾了。

玩家戴上虚拟现实的 VR(Virtual Reality) 的眼镜,躺在特制的"棺材"里,便可体验"活埋"的神秘感觉。VR有多逼真?如果你戴上VR的眼镜,当镜头拉进火炉内部,火焰铺面而来,人体官能认知的错觉能让人昏眩。不仅如此,游戏还设置了第二个玩家参与其中,这名玩家必须要在氧气耗尽之前将其找到并实施获救,不然,只能"Game over"。 

一路由生往死,并且是等死的过程,你是不是已经觉得背脊发凉,毛骨悚然了?目前,该游戏尚未上市,不过试玩阶段已获评"闲的蛋疼"、"令人发指"。    

Durr手表:温柔的慈悲

你还在靠打叉悼念已逝去的青春?一月痛一次的冲击感还不如这款5分钟便提醒你一次的Durr手表。 

不需要借助画面和声音的刺激,Durr手表去年一度在创业型用户手腕上非常流行,无时间显示功能、只每隔5分钟震动一次,然后温柔提醒你,生命又流逝掉300秒,这款生命的计数器就是这样的温柔:5分钟已经过了,你是不是离死亡更近了?

Tikker手表:生命倒计时  

不同于Durr的温柔,同期出现的Tikker手表则冷酷地为佩戴者进行死亡倒计时。这款逆天的手表基于用户的年龄、运动状况、BMI(体质指数)、居住地等推出你的死亡日期,显示你生命的剩余时间。这感觉就像你看着银行卡里的数字一直在减少一样刺痛。

当你早晨还赖在床上的时候,它会提醒你:睡你mabi啊,起来嗨~~~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款无法让人直视的手表。    

Life Clock:死亡预测  

和Tikker异曲同工,为Apple Watch构思的新应用"Life Clock",还多了根据用户日常活动调整倒计时长的功能,比如早睡早起和跑步将增加用户"寿命",而如果这天熬夜又不锻炼,它将提醒你离死亡又踏近一大步,堪称死亡预测器。

数据当然不可能精确,大于形式的意义是对珍惜生命的警示和锻炼身体的鼓励。

正所谓"不知死,焉知生"。当我们去了解生命意义的时候,总是会在死亡的背景下去思考,怎么能回避死亡呢?如果我们没有对死亡的理解,又怎么能理解生的含义呢?直视“生死”,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人生。


秋叶网,一站式购墓平台。公正、透明、专业的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qiuyefuwu

  • 发表于 2016-10-31 00:00
  • 阅读 ( 76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