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的“肚脐眼”长什么样?

每个人都长着肚脐眼,也都知道肚脐眼是什么形状。不过,魔鬼的肚脐眼估计没人见过。

如果你想见识魔鬼的肚脐眼,就到非洲一个叫刚果(金)的国家走一遭吧。

可怕的活火山

刚果(金)是非洲中部的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境内有一座著名的火山——尼拉贡戈火山。这座火山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是一个脾气暴烈的家伙。世界上的火山可以分为三类,即死火山、活火山和休眠火山。顾名思义,死火山是不会再喷发的火山,所以危险系数为零;休眠火山是正在睡觉的火山,说不定哪天就会醒来,所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活火山是三类火山中最可怕的,它随时都可能喷发,给周围的动植物造成灾难。尼拉贡戈火山正是活火山的代表,这座海拔3469米的火山,距离刚果(金)北基伍省省会戈马市仅仅10千米,它可以说是非洲最危险的火山之一。

历史上,尼拉贡戈火山曾经有过多次喷发,并且犯下了累累罪行。据记载,1948年、1972年、1975年、1977年、1986和2002年,尼拉贡戈火山都发生过猛烈喷发,其中最厉害的是1977年的喷发:当年1月10日,尼拉贡戈火山像一颗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发生爆炸,数百米深的火山坑被爆炸产生的威力摧毁后,炽热的岩浆像沸腾的钢水,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火山口奔涌而下,不到半小时便吞噬了2000多条生命,滚滚熔岩还流进森林,引发大火,使得刚果(金)(时称扎伊尔)、卢旺达两国430平方千米的热带雨林毁于一旦。

可以说,尼拉贡戈火山就是一个祸害人间的魔鬼。

危险的火山口

火山都有火山口,尼拉贡戈火山也不例外。当你爬到尼拉贡戈山顶,就会看到一个巨大的火山口。它的直径约2000米左右,深244米,看上去像一个又圆又大的深坑。与一般大坑不同的是,这个圆坑内有两层明显的环形平台,第一层环形平台距离火山口边缘有500米,第二层平台比第一层低100米,这两层平台是火山喷发的历史印迹,代表了前几次喷发时岩浆曾经到达的高度:熔岩到达平台位置后,再也流不出去了,于是就在这里冷却、堆积下来,从而形成了熔岩平台。

站在火山口上,可以看到一缕缕烟雾从深坑底部飘散出来。千万要小心哦,这些可不是一般的烟雾,它们是能致人于死地的二氧化硫。据统计,尼拉贡戈火山口每天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高达5万吨——整个法国一年的二氧化硫工业产量都比不上这座火山一天的喷发量。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飘散到空中,不但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而且二氧化硫形成的酸雨降到地面,对当地的粮食作物也是一种污染。

好啦,你现在可以把目光投向火山口的深部了。原来,那个散发烟雾的地方是一个罕见的熔岩湖。透过烟雾可以看到,它是一个圆盘状的家伙,直径大约有几十米,熔化的红色岩浆在里面不安分地动荡;“圆盘”里时不时会响起“噼哩啪啦”的声音,伴随响声,岩浆像喷泉一样被高高抛起,随后又重重跃落下来,激起一连串火星——这是熔岩湖中的小规模气体爆炸造成的结果。那可是超过1000℃的高温,即使是一块石头掉进去,也会被瞬间熔化,不留一丝痕迹。

“肚脐眼”形成原因

站在高处观察,你会发现这个火山口中的熔岩湖特别像肚脐眼。没错,它就是尼拉贡戈火山这个魔鬼的肚脐眼,一次次的岩浆喷发,一次次的火山灾难,可以说这个“肚脐眼”都是罪魁祸首。如1977年的那次火山灾难,就是熔岩湖猛烈喷发,并且有史以来第一次漫过火山口形成的。

夜晚是这个魔鬼的“肚脐眼”大放异彩的时刻,炽热、滚烫的熔岩不但撕破了夜的黑暗,而且它的反射光线还将整个火山口照得火红一片。站在火山口边沿,可以清晰听到下面的熔岩湖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这响声像地球的脉搏,让人的身心情不自禁地跟着震颤起来。

那么,魔鬼的“肚脐眼”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尼拉贡戈火山在多次的喷发过程中,形成了这个巨大的火山口,再加上尼拉贡戈火山十分活跃,火山口下面的岩浆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但由于这些岩浆从地底喷出来后,力量不够,只能被限制在火山口底部活动,从而形成了一个燃烧的熔岩湖。如果火山力量足够强大,这些岩浆便会从火山口漫溢出来,进而形成火山灾难。

到魔鬼肚里去探险

尽管尼拉贡戈火山时刻充满危险,但它的那个“肚脐眼”还是吸引了很多人前去探险,这其中包括科学家、探险者和一般的旅游者。人们戏称,到火山口探险,是钻进魔鬼的肚子里玩命。

的确,要接近魔鬼的“肚脐眼”可以说太难了,并且十分危险,必须加倍留心。火山口四周是疏松而又异常陡峭的岩壁,有时崖壁还会冒出青烟。在火山口行走,最重要的是识别哪些地方可以安全踩踏,哪些地方潜藏着致命危险,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坠下熔岩平台,直接滑入可怕的熔岩湖之中。这些危险包括岩石断裂以及可能喷发炽热、剧毒气体的地方。为了防止滑坠,人们必须在腰间拴上绳索,摸索着,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往下走。

从上面的平台下到另一个平台,越接近熔岩湖,面临的危险越大。站在第二个平台之上,脚下便是“咕噜咕噜”翻腾的火红岩浆,有毒的烟雾在火湖上空飘荡,高温烤得人大汗淋漓。 更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这一大盆燃烧的岩浆何时爆发。

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赶紧撤吧!

(作者:姜永育)

  • 发表于 2016-12-19 00:00
  • 阅读 ( 1155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