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把好弓要一年?揭秘中国古代传统弓制作

自古中国武艺就流传有这么一句话:“武艺一十八般,唯有弓矢第一”。远古神话中后羿射日的传说,则间接说明了中华民族制作使用弓矢的起源之早。中华射艺源远流长,古代诗词中既 有“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的从容与“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的荣耀,也有“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遐想与“行人弓箭各在腰”的惶恐。

不管是在金戈铁马的冷兵器时代,还是在火药兵器出现之后,弓箭在远射兵器中一直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古人将其列入“五兵”之内,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战争的需要,弓箭也必须改良。如何最大限度地增加射程与增强杀伤力,成了弓匠们奋斗一生的课题。

传统弓箭的构造及材质可主要分为单体弓、加强弓及复合弓三大类。单体弓就是用单一材料制成的弓。加强弓也称为合成弓、叠片弓,是用相同或相近的材料叠加制成的。复合弓则是采用不同的多种材料制成的弓。中华民族使用筋、木、角制作复合弓的历史甚长,在商代之前就已经掌握了这一技术。

复合弓又称筋角复合弓,如其名所述,使用了动物的筋,角,作为原材料,但如果这么简单的取材也能领先于当时时代的科技,未免有些儿戏了,让我们来看看《考工记》中的记载:“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该文便详细介绍了制弓时所需的六材(干、角、筋、胶、丝、漆,统称“六材")及其作用,弓人选材追求至善,而每一种材料只在其特定的时节里才能达到要求。因此《考工记?弓人》曰:“取六材必以其时。”郑玄注:“取干以冬,取角以秋,丝漆以夏。筋胶未闻。”可以看出古时一张弓的制造仅仅取材就有多么考究。

传统的筋角复合弓在制作上同样十分的讲究,一丝不差,因为工序众多的制作过程中如果有那么一丝一毫的差错,即使成了一张弓,也必然是瑕疵品。何况传统筋角弓的制作时间往往在一到三年,可想而知制作一把好弓的困难,因此制作严谨成了弓匠们的第一准则。

▲高翔老师作品

传统筋角弓的制作中,每一部分都要单独进行,一开始的修弓胎,长度确定后还要保证均匀的厚度,而后打磨弓胎,这一步就已经开始控制弓的形变。弓胎两端开V口后,要将打磨何时的稍子进行插接,这一步十分的关键,如果弓稍不在弓胎的中线上,那么弓成后必然会出现“翻弓”。老话讲:“翻弓打死牛”,而这一步的严谨就决定了成弓时不会有翻弓现象的发生。

这两步过后就可以给弓粘贴望把了。望把,即弓把,是射箭时持弓手握持的部分,望把的粘合要尽可能的牢固,当然严丝合缝是最基本的条件。

当这一切都做好时,就要处理牛角了。牛角是贴在弓臂内侧的部件,牛角首先要修型,成片后还有一道工序叫做刮角面,这一步骤可以减轻牛角的自重,同时又加快了牛角的回弹速度。成弓后,这一部分主要保证了箭的初速。贴牛角时如果角片不够长,则需要一个叫做“梁子”的东西出场了。梁子可以在保证不影响弓的性能的前提下让弓匠使用更短的角片。

接下来就是组合这些原材料了。先贴望把,再插弓稍,而后贴角片。这时候,胶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胶既要有强大的粘合力,又要有弹性,古时工匠们便选择了天然的生物胶:鳔胶。鳔胶取自鱼鳔,进行熬制后成胶,熬制的火候也有着不少的讲究。好胶才能出好弓,所以胶的熬制也是决定弓的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了胶,自然就可以开始粘合原材料了。这时候,为了保证弓胎与角片粘合的严丝合缝,一样新的工具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走绳”。走绳可以给粘合时的弓胎以及角片施加平均的压力,让粘合变得精致而细腻。

这时候就可以开始制作的最后一部分了,铺筋。筋一般取自牛背筋或蹄筋,要晒干后砸开,在经过数道工序后除去蛋白质的部分,然后梳理到筋丝相互不交叉,这样的筋丝才能使用。铺筋时也不是随便铺上就行,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厚度,而且一定要左右对称,不然出来的弓是没有办法使用的。

这全部的过程形容起来不过侃侃千字,但是真的做起来,整套工序最快也要一年时间。当然了,一年只有一张弓自然是没有办法达到供给数量的,所以旧时弓匠们都会在相应的季节里备上多把弓的原材料。据现代传统弓匠所言,一个人一年最多也就同时做着那么三五张弓,不是做不多了,而是没法分心同时做好这么多张,所以古时弓匠都是一大家子的传承。

▲制作过程图取自wencheh《清弓制作流程》

但是在现代,那种家族式的传承逐渐式微,生于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弓匠们对制弓也有了新的认识。传统的筋角弓因为使用天然材料,在材料的成本和性能上必然是无法与现代的合成材料相比的,而传统工艺的工序繁杂又耗费时日,其效率必然很难为当今生活在快节奏的工业化社会的普罗大众所接受。那么传统弓箭射艺如果想发展与复兴,革新自然是势在必行的。

随着传统文化近些年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传统弓箭爱好者开始涌现,但大家所都面临着一个大问题。传统筋角弓的实用价值虽然不容置疑,但是昂贵的天然材料导致的价格偏高和将近一年的制作工期着实是为难了不少的爱好者。所以,传统弓箭的第一次大改革,就是材料的更新换代。

▲弓匠医生作品

现代工匠使用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代替了传统的牛角牛筋,用竹木复合弓胎代替了单一的竹弓胎、木弓胎,更是使用了环氧树代替了生物胶质,使用气压带代替了原始的走绳。至此,现代层压弓诞生了,合成材料使得其稳定性大幅度提高,更有目的性的材料性能也让传统弓箭得到了一次新生。

中国传统射艺的复兴已然开始了进程,随着更多传统文化的大力推广以及全国各地的传统弓比赛日益增多,相信中国的传统射艺也能更好的发展!

▲天水第二届国际传统弓大赛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天彧,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对刀剑有兴趣可加龙泉刀匠老刘weixin:Lqbj689

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公众号:LBQYJS

  • 发表于 2016-12-29 00:00
  • 阅读 ( 986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