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癌症是“命不好”?慢性感染刺激酿成悲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王充《论衡》--《状留篇》

相信我们身边不难听到这样的话语:“平时很健康的一个人,怎么突然间就检查出来癌症晚期了?”“隔壁的小张才二十出头,竟然检查出了胃癌,太不幸了!”……是不是很熟悉的话语?曾经有国外的研究显示,得了癌症是因为运气不好,其实非也,固然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得了癌症的躯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慢性感染地刺激最终导致了肿瘤产生。是什么原因而导致了慢性感染?难道真是由于所谓的“命不好”?看了下面的介绍,我相信你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幽门螺杆菌感染

图一:幽门螺杆菌形态

幽门螺杆菌又称幽门螺旋菌,英文名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它是通过碗筷、饭菜、粪便传播的。年轻人越来越繁重的工作压力以及现代科技手段的发达,很容易凑齐一桌人吃吃喝喝,如果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用沾有其口水的餐具食用了公共盘子内的食物,那么很有可能食物上已经沾上了幽门螺杆菌,防不胜防[1]。

长此以往,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他的感染是无声无息的,如果没有定期体检,恐怕会愈演愈烈,甚至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

HPV感染

HPV是一种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表现为寻常疣、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等明显症状。随着性病中尖锐湿疣的发病率急速上升和宫颈癌、肛门癌等增多,HPV感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图二: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形态

来自美国的统计学数据表示,宫颈原位癌中,100%查出HPV病毒,宫颈癌中,90%查出HPV病毒,外阴癌该相关率在70%左右,阴道癌近78%[2]。因此,做好HPV筛查,直接关系到多种性病、恶性肿瘤的防治。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HPV病毒的传播与性行为密切相关,尤其是无保护措施的非固定伴侣性交,然而病毒看不见摸不着,癌前病变基本没有症状,而等到女性发现血性分泌物、同房后出血等明显症状后基本都是中晚期。所以不论男女,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不能自甘堕落,以防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HBV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根据目前所知,HBV就只对人和猩猩有易感性,会引发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3]。


图三:乙肝病毒形态

肝细胞癌(HCC)在最常见的肿瘤中居第五位, 具有相当广泛的地域差异。80%左右的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有关。乙肝病毒的主要致癌机理是加快肝硬化的发展,但乙肝也可直接导致肝癌的发生。预防乙肝相关肝癌、控制乙肝病毒的感染以及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尚需全世界的共同努力。

乙肝的传播方式很多元化,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破损皮肤或者粘膜传播、医源性接触等传播方式。如果家庭内有成员患有乙肝,那么其他家人要注意了,要与患者的日常生活用品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EB病毒

EB病毒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将Burkitt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通过体外悬浮培养而建株,并在建株细胞涂片中用电镜观察到的疱疹病毒颗粒,他们认为该病毒是多种恶性肿瘤(如鼻咽癌)的病因之一,它主要感染人类口咽部的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

图四:EB病毒形态

EB病毒主要经唾液传播,人体感染后会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非洲儿童淋巴瘤(即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等疾病[4]。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青年人要对自己的性行为负责,远离高危性行为,做足保护措施。如果确诊为EB病毒,日常生活一定要采取分餐制,每人有专用碗筷,使用公筷夹菜,避免病毒传播。

以上为大家列举了四种慢性感染所酿成的悲剧,慢性感染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不难看出,慢性感染还是与生活方式与习惯息息相关的。“NO ZUO NO DIE”,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细节,改掉不良习惯。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小心呵护,注重保养,俗话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并且也能为家庭带来幸福。

参考文献

1.XiongF, Xiong M; Lack of Association Found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Study; Gastroenterol Res Pract. 2016; 2016 July 17.

2.WangL, Wang P; Prevalence of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 Genotypes andMultiple Infections in Cervical Abnormalities from Northern Xinjiang,China.PLoS One. 2016 Aug 5;11(8):e0160698. 3.Jahan M, Islam MA; Anti-HBcScreening of Blood Donors in Bangladesh: Relevance to Containment of HBVPropagation.J Clin Exp Hepatol. 2016 Jun;6(2):115-8. doi:10.1016/j.jceh.2016.05.002. Epub 2016 May 24

4.Zhang X, Yu L,Xu H; Lysosome Calcium in ROS Regulation of Autophagy. Autophagy. 2016 Aug 2:0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天津市金匮灵兰科技有限公司(金匮灵兰)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2016-11-23 00:00
  • 阅读 ( 1341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