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有利也有弊?

母乳的益处

对于大多数母亲来说,母乳是新生儿最佳的食物和主要营养物质来源,毕竟婴儿配方奶粉是由牛奶制作出来的,可孩子并不是小牛。世界卫生组织(简称WHO)建议,6个月内的婴儿要用母乳喂养,接下来可以适当添加婴儿辅食,直到2岁以上就可以只进食普通食物了。这种喂养婴儿的方式可大大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据估计,在人均收入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母乳喂养平均每年可以挽救约80万新生儿的生命。

女性在分娩后2-3天内分泌的乳汁被称为初乳,初乳内含有比正常乳汁多5倍的蛋白质,且含有更丰富的免疫球蛋白(所有抗体的化学基础)、乳铁蛋白(帮助婴幼儿抵抗细菌病毒)、生长因子(吞噬病毒病菌和癌细胞)、中性粒细胞(与细胞的吞噬和消化功能有关)等,这些都可以有效预防婴儿病菌感染,提高婴儿免疫力。除此之外,初乳中还富含大量铜、铁、锌、镁盐等微量元素,可以促进新生儿消化道蠕动,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从长远看,母乳喂养有利于新生儿感觉和认知的发育,降低新生儿患传染病和慢性疾病的风险。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简称UNICEF)曾建议,婴儿出生后一小时内就应该开始母乳喂养。

很多研究结果证实,妊娠期的女性接种疫苗很可能会危害到婴儿的生命健康,比如导致婴儿感染百日咳和流行性感冒等疾病,但是研究人员指出,喂养初乳也许是保护新生儿免受这些疾病的最好办法。尽管这种保护的具体机制还不得而知,但很可能是得益于初乳特有的免疫功效。

母乳中可能的有害物质和过敏源

母乳是女性产后乳房产生的用作哺育婴儿的汁液。因此,若母体患有重大传染性疾病(如乙肝、艾滋病等)或正在服用某些药物所产生的毒素,则都会通过乳汁进入到婴儿体内,严重损害婴儿的生命健康。实验表明,如果母亲患有活动性肺结核、乙型肝炎、急性传染病等疾病,在治愈前不可母乳喂养婴儿。WHO声明,HIV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导致艾滋病的病毒)可以通过母乳传播给婴儿,如果感染HIV病毒的母亲接受了充分的抗逆转率病毒治疗,那么她们还是可以用母乳喂养婴儿的。这样新生儿在受益于母乳喂养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感染HIV病毒的风险。

除此之外,母乳中还有可能含有母亲体内食物产生的致癌物质以及环境中的有害化合物等,这些都可通过乳汁损害婴儿的身体健康。众所周知,胎盘是供给胎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可帮助母子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排除胎儿体内的代谢产物。人们一直都认为胎盘可以帮助胎儿免受母体细菌和药物毒素的危害,并且认为母乳是“纯净无污染的、百利而无一害的”,但这两个想法其实都是错误的。事实上,胎盘对病菌的屏障作用极其有限,接受母乳喂养的婴儿也会受到这些母亲体内有害物质的侵害。

20世纪中后期,成百上千种化合物开始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对于它们的安全性却缺少相应的检测。美国疾控中心(Centres for Disease Control,CDC)曾对212种环境中的危险化合物进行过一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美国人体内都含有这些化合物,那些可溶于脂肪的化合物很可能会通过母乳进入到婴儿体内,危害婴儿健康。

此外,除了这些环境中的有害化合物,通过母乳进入到婴儿体内的食物蛋白也可能增加婴儿食物过敏的风险。澳大利亚过敏及临床免疫学会发布的《婴儿喂养指南》(Infant Feeding Guidelines)就建议人们给4-6个月大的宝宝喂一些辅食,这样防止食物过敏。

拥有健康的身体才是硬道理

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婴儿会摄取母乳中的有害化合物和过敏源,那是否意味着母乳喂养是不安全的呢?显然没那么绝对,尽管母乳中的有害化合物常常会导致婴儿身体出现不良反应,但是有害化合物在婴儿体内达到怎样的水平时才会对婴儿造成危害?有害化合物对婴儿的危害是否会超过母乳本身的益处?这些疑问都不得而知。

虽然母乳对于新生儿来说是最适宜、最天然的食物,但它并不是最“纯净无害”或“百利无害”的,权衡母乳喂养的利弊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至今为止,还没有研究者在这方面做出过研究。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对于广大女性来说,最重要的是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生活方式,保护好自己,远离有害化合物,从而减少母乳中的有害物质。

相关文献:

[1] Breastfeeding.    

[2] 10 FACTS ON BREASTFEEDING.    

[3] F.O Uruakpa, M.A.H Ismond, E.N.T Akobundu. Colostrum and its benefits: a review. doi:10.1016/S0271-5317(02)00373-1  

[4] Prevention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PMTCT) of HIV.

[5] The Great Chemical Unknown: A Graphical View of Limited Lab Testing.

[6] National Report on Human Exposure to Environmental Chemicals. http://www.cdc.gov/exposurereport/

[7] INFANT FEEDING ADVICE. http://www.allergy.org.au/images/stories/aer/infobulletins/2010pdf/ASCIA_Infant_Feeding_Advice_2010.pdf  

[8] David J Briggs. A framework for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health impact assessment of systemic risks. Environmental Health 2008, 7:61. doi:10.1186/1476-069X-7-61

[9]

(译审/编辑:AJ Chen)

  • 发表于 2015-09-07 00:00
  • 阅读 ( 81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