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是外向还是内向?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你真的了解自己的性格吗?你是外向者还是内向者?具体点,你是更喜欢一群人的狂欢,还是更享受一个人的孤单?你是更希望拓展人生的宽度,还是更追求生命的深度?

早在1921年,心理分析家Carl Jung就充分阐释了内向和外向的性格类型理论,这也是诸多性格类型理论中最为著名的。他根据力比多(libido)的倾向划分性格类型——个体的力比多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就是外倾性的人;力比多的活动倾向于自己,就是内倾性的人。外倾意指力比多的外向转移,内倾意味着力比多的内向发展,它表现了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否定联系。外倾型和内倾型是性格的两大态度类型,也就是性格反应特有情境的两种态度或方式。

Jung并没有把性格简单划分为外向或内向,他的性格类型学只是作为一个理论体系来说明性格的差异。内向和外向处于连续体相反的两端,我们通常会偏向某一端,而相对远离另外一端。我们在生活重心上的基本差异,在我们日常做的每一件事情上都会有所表现。每一种性格倾向性都有其积极的方面,每一种个性都很好——只是彼此有所差异而已。

具体而言,这些差异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1.心理能量的来源与对外部刺激的感受;2.对宽度与深度的把控。


外向者的能量来源于外部世界——如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形形色色的人们、不同的场合和事物。他们是精力的挥霍者,长时间的置身事外、沉思、独处,或是只与另一人呆在一起,难以使他们感觉兴奋;他们对社会的展示较多——他们爱社交、活跃、开朗、自信、勇于进取、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很感兴趣、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然而,内向者的能量多来源于自身内在世界——如思想、情绪和观念。他们善于保存精力,但他们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刺激,并体验到不舒服的"刺激太多"的感觉,由此他们需要限制自己的社会交往,以免被过分消耗。他们并不一定就是安静或孤僻的,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在自己的头脑内部,他们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常常沉浸在自我欣赏和陶醉之中,可能缺乏自信、易害羞、冷漠、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


性格内外向的另一个差别在于对宽度和深度的把控。总的来说,外向者喜欢宽度——许多的朋友和经验,对任何事情都知晓一点,是一个通晓多方面知识的人。当他们对体验进行加工时,他们从外部世界了解的事物并不一定就能扩展其内在世界,他们随时都准备着做下一件事情。对他们而言,生活就是积累经验,而多样性是刺激和精力的源泉。内向者则更喜欢深度,他们限制从外部进入的经验,但对每一经验都体验较深。他们通常都只有较少的几个朋友,但与这些朋友的关系都较为密切。他们喜欢深入地钻研问题,对某一问题深入性的探讨甚于宽泛性的追寻。

有关双生子的研究发现,我们生来就具有某种个性——性格的内/外向是一种个性特征,它在很大程度上由基因决定,不能被改变。Jung认为我们在内外向连续体之间,都有一个"自然的位置",在那里能最好地实现自己的机能。他还认为,在连续体上的任意一个位置都是健康的,若将一个孩子推出他(或她)的个性的自然范围是有害的,这会"破坏个体天生的倾向"。实际上,他认为这也正是一些精神疾病的原因。

所以,你可以学着利用它,而不是对抗它。那么,融入多姿多彩的生活之中吧,让天性为您引路(William Wordsworth)~

【参考资料】

玛蒂·莱利(Marti Olsen Laney)《内向者优势》

(文:素秋)

  • 发表于 2015-09-01 00:00
  • 阅读 ( 758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