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不舒服,为什么医生让我去看精神科?

消化内科遇到会遇到这样的患者,反反复复腹胀,有时候腹痛难忍,甚至浑身不舒服,然而几乎所有的检查结果(如大便常规,胃镜,肠镜,消化道钡餐,甚至腹部增强CT)均显示无明显异常。

临床上,这种具有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但缺乏能解释该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或其他异常证据的一组疾病叫做“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有三个特点:

患病率高,约占消化科门诊的50%~70%,且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症状产生机制复杂,约40%~60%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和心理障碍。

常用的调理消化道的药物(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促动力药如吗丁啉)对相当一部分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没有明显的效果。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在作怪?

心理、社会因素是引起和加重功能性胃肠病的重要原因!

心理因素如神经质、情绪化、易猜忌等人格特征是引起功能性胃肠病的重要原因。

生活应激事件如高考失利、情场失恋、家庭矛盾或者家庭意外事件的发生常常引起脑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肾上腺素不平衡,导致胃肠功能及分泌功能发生紊乱,腹胀的患者会更加腹胀甚至便秘,腹泻的患者会加重腹泻。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常具有胃肠道外症状,如呼吸急促、胸闷、心慌、头痛、肌痛等。部分患者非常容易激惹,往往感觉“没有信心了”,“快要绝望了”,而且平时说话语气可能也是咄咄逼人。

▍该如何治疗比较好呢?

虽然功能性胃肠病并不象严重器质性病变那样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但因治疗效果不满意,常合并心理异常,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

1、心理治疗

对于正在顽固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心理治疗可以不仅可以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患者心理情感应激的频率和强度、减少患者反复就诊次数、减轻社会和经济压力,还能使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精神症状明显减少、疑病心理减轻,且明显改善肠道和躯体症状。

2、抗焦虑抑郁治疗

对于有明显精神或情绪抑郁和焦虑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抗抑郁药物能明显减轻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可以使症状消失,且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是常用最常用的抗抑郁剂。黛力新单用或黛力新联合抗抑郁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赛乐特)或氟西汀(百忧解),两者联合使用治疗起效快,约3~4 d起效。

因此,腹部不适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消化内科的疾病哦!

(本文作者:龚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博士)

  • 发表于 2015-08-17 00:00
  • 阅读 ( 73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