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你胖瘦的,是它们的“三角恋”?

不健康的饮食、不规律的作息,都可能让人长胖,这是为什么?

科学家们对肠道菌群的研究越发深入,正在揭开“饮食、生物钟和肠道菌群”间的密切关系,并发现它们一起决定了小鼠的胖瘦:


图的大概意思是:

1)不同饮食会影响小鼠的肠道菌群,造成生物钟改变,决定胖瘦;

2)生物钟改变(如熬夜、倒时差)会影响肠道菌群(注意图中黑色双向箭头);

3)无菌小鼠,肠道里没有菌群,不管吃什么,它都不会胖。(胖子可别激动,无菌对人不适用!人肚子里不可能无菌,或者用广谱抗生素可消灭绝大多数细菌,但也就失去健康屏障了!)

有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会通过代谢产物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干预人的行为。一日三餐吃什么,可能是由肠道菌群和大脑一起决定的。

所以,这些研究大概说明了“饮食、生物钟、肠道菌群”的“三角恋”关系!

它们仨恋得欢,却一不小心决定了我们是胖是瘦:


你不服还不行!


下面的内容,是清华师妹“爱吃椰子”给大家准备的,文笔比我好太多,推荐大家阅读:


3张图带你看:熬夜,长胖,菌群之间的恩怨情仇

古人说“为伊消得人憔悴”,看来“废寝忘食”应该“累瘦”才对啊,可小编为啥老“长肉”呢?

作为一个常常在熬夜突击考试、通宵实验、上顿不接下顿的杯具日子之后。。。不累瘦、反长肉,因而常遭嘲笑的可怜妹子,小编决定,要用铁一般的科学事实自证清白!

2014年10月,以色列Weizmann研究所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细胞》上发表研究成果称:在宿主进食时间的调控之下,健康的肠道菌群的生长状态有着昼夜节律的变化;而扰乱宿主生物钟,将导致菌群失衡,并与宿主的代谢紊乱息息相关。

什么意思呢?且看咱今天的第1张图——

科学家通过敲除生物钟调控基因或环境干扰 (模拟倒时差),来干扰宿主小鼠的正常生物钟,小鼠的活动和取食行为都失去节律。

节律缺失导致了包括组成和功能在内的菌群失调。而将这样失调的菌群通过“粪菌移植”,移植给无菌小鼠后,受移植小鼠的患肥胖症和葡萄糖不耐受的倾向会增加!

这个研究对日常生活有很大启示,总结起来就是今天的第2张图——

“颠倒黑白”—菌群昼夜节律失衡 — 长肉!



可以说,该研究从肠道菌群的角度解释了为啥生物钟“拧劲儿”的人群(比如那些倒夜班的工人和长跨时区的“空中飞人”)容易出现代谢紊乱的症状。哎,这么想想,挣点夜班和出差的钱真是不容易啊……

那这些现象发生的机制是什么呢?第3张图来自2015年的重磅研究:

菌群怎作用?——生物钟的“信号兵”


这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小组的成果,他们系统性研究了昼夜节律对健康和代谢的影响:肠道菌群不仅在菌群组成,更是在其合成代谢产物方面有着昼夜周期的振荡节律,而这些,正是由宿主的饮食和生物钟所驱动。由高脂饮食所诱发的菌群失调,会扰乱微生物和宿主之间昼夜节律网络的平衡,进而影响代谢和肥胖。

总结起来是极有参考意义的三点:

1)瞎吃有后果——

高脂饮食会扰乱节律性肠道菌群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导致菌群信号异常!(来碗泡面~撸个串~你懂的~)

2)菌群控“信号”——

此前研究阐释了宿主机体的“分子钟”对菌群组成的影响,而本研究发现:菌群也可以反过来调控宿主“分子钟”,说明宿主生物钟与肠道菌群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

在仍提供与节律相关的“明暗信号(light-dark signals)”的情况下,无论进食低脂或高脂肪食物,无菌老鼠脑部和肝部生物钟基因的表达都明显受损(菌群缺失—生物钟受损),与对照相比体重并不增加。这种基因表达异常不但发生在“家门口”的肠上皮细胞中,更发生在“远隔千里”的脑部和肝部。

3)代谢物做“中介”——

本研究强调了菌群代谢产物在调节或改变脑和肝的生理节律和宿主代谢功能方面的能力。数据显示:高脂或低脂饮食下诱导的特定菌群代谢产物的合成,特别是短链脂肪酸,会直接调控肝细胞内生物钟基因的表达(例如,体外模型中加入丁酸酯,将加剧肝中生物钟基因表达的振幅,并改变其表达的相位)也就是说,这些代谢产物介导了上面说的菌群与宿主生物钟之间“双向交流”。

哎,看来熬夜,菌群和长肉之间,还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啊~虽然小编成功的证明了“累胖”我不是一个人(哭脸),但是也要提醒大家注意,咱是在用什么样的风险和代价在熬夜啊——珍爱健康,别太拼!!!

参考文献

1.Thaiss et al. Transkingdom control of microbiota diurnal oscillations promotesmetabolic homeostasis. Cell. 2014 Oct 23; 159(3):514-29.

2.XueLet al. Time in motion: the molecular clock meets the microbiome Cell 159, October 23, 2014.

3.Leone et al., Effects of diurnal variation of gut microbes and high-fat feeding on host circadian clock function and metabolismCell Host & Microbe 17, 681–689 May 13,2015.

4.Emily V et al. Message in a Biota: Gut Microbes Signal to the Circadian ClockCell Host & Microbe 17, May 13, 2015.

5.Rudicet al., Circulation, 112 (2005), pp.2716–2724

  • 发表于 2015-08-27 00:00
  • 阅读 ( 83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