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油、玉米油、大豆油,到底买哪种?

有的人喜欢买超市打折促销的食用油,因为量大优惠还省事,也有人认为调和油一定比纯的油好,还有人觉得猪油坚决不能吃,只能吃植物油,甚至有人认为贵的油才是好油,所以一直吃橄榄油...

其实我们都知道不同食用油有不同的营养价值,那么究竟该如何正确挑选食用油呢?

▋1.没有一种植物油是完美的,应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

首先,不要相信广告里说的某某油就是最好的,或是认为贵的油应该就是好油,比如橄榄油。

因为其实油的价格和生产油的原料有关系,和它自身的营养价值没有必然联系。

不同植物油脂肪酸构成不同,营养特点也不同

例如,橄榄油、油茶籽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但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很低;

花生油油酸含量比较高,但亚麻酸含量很低;

菜籽油油酸和亚麻酸含量都比较高,但亚油酸含量低,而且含有较多可能对健康不利的芥酸。

玉米油、葵花子油则富含亚油酸,但亚麻酸含量很低;

大豆油则富含两种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a‐亚麻酸,但油酸含量低;

菜籽油,尤其是低芥酸菜籽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及亚油酸,还含有一定量的a‐亚麻酸。

所以,没有一种植物油是完美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建议,“应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食用多种植物油”。

而且,不同脂肪酸对健康影响不同

在脂肪酸结构中,不含双键的是饱和脂肪酸,有一个不饱和键的称作单不饱和脂肪酸,有两个以上不饱和键的称作多不饱和脂肪酸。根据不饱和化学键的位置不同,又可以分成n‐9、n‐6和n‐3系脂肪酸。

n‐9系脂肪酸以油酸为代表,有降低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HDL)的作用。

n‐6系列脂肪酸以亚油酸为代表,n‐3系列脂肪酸以亚麻酸为代表,它们在体内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阻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对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如果脂肪酸比例失调会怎样?

不同类别的脂肪酸对血脂代谢的影响不同,饱和脂肪酸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单不饱和脂肪酸则降低TC(总胆固醇)和LDL(坏胆固醇),并增高HDL,多不饱和脂肪可以使TC,LDL和HDL(好胆固醇)都降低。虽然两者都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过多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因为双键多容易氧化,产生脂质过氧化物,对健康不利。膳食脂肪酸比例失调不但容易造成血脂异常,肥胖、还和糖尿病、高血压、免疫异常等有关。

所以,用油最好换着来。比如平时一直吃花生油,下次可以换成亚麻籽油、或者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或者橄榄油/茶籽油等。根据脂肪酸构成的不同,大致分类如下:

1.高油酸型:橄榄油、油茶籽油

2.高亚油酸型: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棉籽油

3.高亚麻酸型:亚麻籽油、紫苏籽油、核桃油

4.高饱和型:棕榈油、椰子油

5.均衡型:花生油、芝麻油、米糠油

如果有条件,家里最好同时准备几种油,主要是为了膳食营养平衡,和做出高品质的菜,而且因为不同种类的植物油的稳定性、耐热性、发烟点等不同,以便满足不同烹调方式的需要。

比如家里同时有花生油、橄榄油和亚麻籽油,高温爆炒煎炸等可以用一级花生油,凉拌可以用特级初榨橄榄油,炖、煮、蒸可以用亚麻籽油,普通炒菜多种油都可以用。

▋2.不是每一种调和油都能做到符合不同人群需要的黄金配比

在《食用调和油》行业标准中规定,食用调和油,是根据食用油的化学组分,以大宗高级食用油为基质油,加入另一种或一种以上具有功能特性的食用油、经科学调配具有增进营养功效的食用油。

因为目前没有相关国家标准,仅有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所以调和油中油的种类、比例、各种脂肪酸的比例等国家都没有明确要求。现在市场上调和油种类很多,不是每一种调和油都能做到符合不同人群需要的黄金配比。

例如,有一种“橄榄葵花食用调和油”,虽然“橄榄”二字写在前面,可实际却在背侧标示:90%葵花籽油+10%橄榄油。也有商家根本不把比例标示出来,只写配料:葵花籽油、特级初榨橄榄油。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

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那么很显然,葵花籽油作为基质油,橄榄油作为功能性食用油,但加的量还不到1/3,各种脂肪酸难以达到比例合理。

我们在购买调和油时要看清各种油的种类、配比,并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以维持各种脂肪酸的平衡。

▋3.如果平时吃很少肉、蛋、奶等,吃点动物油也是合理的

关于是否吃动物油的问题,不少专家会告诫我们不要吃动物油(如猪油、奶油、牛油、羊油等),因为动物油中含有的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很高,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

的确,从现在不少人多肉少菜的膳食结构来考虑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们不是非得说动物油一定是不好的,比如动物油中的胆固醇是合成激素和胆汁的原料,形成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具体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正常人如果平时吃很少肉、蛋、奶等,这时吃点动物油也是合理的。如果平时总是大鱼大肉,这时强调猪油和植物油按比例搭配吃就意义不大了。

▋4.其它注意事项

选择规模较大、信誉好的厂家

最简单的方法是上网搜索这家企业,看看官网、相关的报道、以及评价等。

看认证

常见的质量认证如“QS”、“有机产品”等,尤其最近很受关注的“有机食用油”,一般在营养、品质和安全性等方面都会更好。

选择高品质等级的食用油

除了橄榄油和某些特殊的油,一般的食用植物油都会从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4个等级,如浸出成品花生油、浸出成品油茶籽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

压榨成品花生油、压榨成品油茶籽油、浸出核桃油、芝麻香油等只有一级和二级。因为越高等级的食用油,国家对它的酸值、溶剂残留量等要求也越严格,所以质量也越好。

所以一般建议选择等级高些的食用植物油。当然,低级的食用油中某些天然营养素可能保留得更多。

正确看待浸出油和压榨油

国家规定植物油的包装上要注明是压榨法还是浸出法生产。因为受一些媒体的相关报道的影响,不少人担心浸出油溶剂残留的问题,事实上,不管是压榨还是浸出的油,还要看后续的精炼工艺怎么样,只要是符合国家质量和卫生标准的食用油,一般都是安全的。

选择包装大小合适的食用油

不少人喜欢买超市大瓶的油,一方面是价格实惠,另一方面也省去频繁买油的麻烦。但是大瓶的油开封后,如果存放不恰当或放太久,品质会下降甚至变质,产生哈喇味,比如放在厨房容易晒到太阳的位置、或长期放在锅炉旁边,或受到密封程度、温度、湿度等的影响。

如果家里用油不多,建议买小瓶一点的油,最好能在一两个月内用完。

参考资料: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

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

3.《中国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食用调和油》(SB/T 10292-1998)

4.王兴国.食用油与健康.

5.杨月欣等.中国食物成分表(第2版).

(作者:刘萍萍,国家高级营养师,高级健康管理师。)

  • 发表于 2015-09-06 00:00
  • 阅读 ( 81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