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任性”是一种病,你知道吗?

“任性”俩字不知何时红遍了网络,“有时间,任性!”、“IT宅,任性!”、“官微认证出柜,任性!”,女孩子被男友说任性,再也不噘嘴怄气了,一脸傲娇表情明媚如“APEC蓝”。


3岁左右的孩子、青春期的少年以及有些人格发育不太完善的成人,为何会常出现“任性”的情况?科学研究表明,人脑中的“杏仁核”器官对人类情绪的产生起主导作用,恐惧、生气、兴奋等都由它管理,人脑中的前额叶皮质负责抑制非理性或不合适行为。“任性”就是因为前额叶皮质容量不够大。

人为什么会“任性”?大脑各部分发育时间不同造就孩子“叛逆”

在放置于句尾的“任性”成为“有态度”的网络热词以前,大家常常用它来形容那些调皮捣蛋的熊孩子,他们唱反调、发脾气、非得抱着泰迪熊吃饭走路上厕所。通常人们会说,都是父母给惯的。当然也有任性的儿童心理学家说,这是你家娃处于“逆反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

有理论认为,孩子的第一个逆反期在3岁左右,自我意识发展,家长让往东,他偏向西去;第二个逆反期在10来岁,开始经受成长的烦恼,欲与家长平起平坐,急于表现独立个性。“孩子不听话,该怎么办?”家长有些急了。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开出的方子是:宽容、理性、多沟通、正面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不过,来自神经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可能会让手足无措的家长多一些平常心。他们发现,孩子的任性行为与人脑发育密不可分,整个发育过程要到20岁左右才结束,而他们不听话、叛逆、出格的根源,只不过是因为人脑各个部分发育的时间段不一样。

前额叶皮质容量越大,自省力越高

位于人脑底部,有一个叫做“杏仁核”的神经器官,它因形似杏仁而得名。1990年,纽约大学神经科学中心的神经学专家约瑟夫·勒杜(Joseph.E. LeDoux)首先发现了杏仁核对人类情绪的产生起主导作用,恐惧、生气、兴奋等都由它管理。这个器官喜欢惊险、刺激的体验。


与此相对应,人脑中有一块小小的前额叶皮质负责抑制非理性或不合适行为。2010年,伦敦学院大学神经认知学家史蒂夫·弗莱明(Steve Fleming)等人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脑构造与自省能力的关联》的论文,发现人的自省能力与前额叶皮质的容量相关。简单而言,前额叶皮质容量越大的人,自省能力越高。

有趣的是,科学家据此普遍认为,前额叶皮质的发达,是人类与原始人之间进化的分野。

负责“任性”的杏仁核更早趋于发育成熟

让我们回头来看看熊孩子那任性的大脑。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神经影像学手段,来自美国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的科学家Alexander Weigard等人发现,从人脑功能发育的角度来说,杏仁核发育成熟而前额叶皮质仍在发育中的那段时期,与青少年叛逆期基本重合。所以家长们大可不必担忧,更不必责怪自己的娃儿任性不懂事了。

不过,早就过了发育期的成年人被别人说任性的潜台词,也很有可能是:“你有病,得治。”那么问题来了,这种时候你该怎么回答呢?

(作者:郝俊;责任编辑:杨清晓)

  • 发表于 2015-09-17 00:00
  • 阅读 ( 86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